2022-02-18发布于:海豹车友圈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第一,如此营销太low,花了大钱请大V,不但没达到正向宣传品牌的目的,反而让之前关注海豹的人感觉被套路了。 第二,真的如此定价,让一方面低预算的人不得不转投其它品牌,另一方面也让原本关注汉的消费放弃i汉转而购买海豹。实际的情况很可能海豹的销量在砸钱营销的攻势下销量大幅增加,但是汉的销量急距下滑。形成自己左手打右手的困境。。 第三,纯属猜测,如果海豹咬定22-28的定价,那么换代后的汉将会将定价覆盖在30-40区间。。 之前我曾经预测海豹的价格区间在17。98-26。5区间,除了最低价可以吸引其它品牌这个区间的消费者,又可以争取那些原本关注合资品牌的消费者,达到潜在消费者数量的最大化。 其二是因为我觉得比亚迪目前产品线过于混乱,无效成本支出太多,导致企业出现毛利率低、净利润低的困境。比亚迪急需一款真正的能顶起半边天的纯EV车型。设想一下,如果海豹能够在18-27区间形成足够强大的产品竞争力,争取销量达到2万+,配合汉2代改款从26-35的价格区间的销量,形成销量双保险,夯实比亚迪纯电销量的基石。。在些基础上比亚迪就有足够的时间清理一些重复自我竞争的车型,缩减企业重复低效的研发,管理,销量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净利润率。。 新能源车的利润来源已经和传统燃油车不同,不再是仅依靠硬件利润,转而从服务,软件,二次销售来得到长期的利润源。你的销量越大,这些新增的利润源也越多。 说的再赤祼一些,当你把你的销量、财报做漂亮了,二级市场随便上涨个百分几十,企业得到的就远高于产品销售的利润了。。
比亚迪内部出问题了,管理混乱山头林立,应该是早年经营低端市场留下的痼疾,属于是积重难返了。 比亚迪纯电平台的利润率不低,主要还是DMI利润低。产品线、销售和服务上的混乱都是为了照顾经销商,也是内部山头林立的侧面反映。 主要矛盾还是比亚迪技术产出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并不能支撑起他期望的溢价,而比亚迪现在的品牌力那就更不可能了。之所以比亚迪现在这么着急想要溢价,应该也是看到新势力的成功产生了危机感,这和之前魏建军发飙应该是一个心理。但问题是海豹真要22起那汉不得30起?汉一个老平台加点配置能撑起30的价位么。这就和楼主说的一样,就算海豹销量能维持住那汉销量就只能暴跌。 现在比亚迪把能踩的雷都踩了,定位有问题,营销有问题,销售还是有问题。现在削尖了脑袋往上顶,真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了。要是站不住又只能像之前元PRO那样消耗品牌信誉的代价,发售没多久就大降价。像这么玩多玩几次,比亚迪迟早把自己玩死。
,你比我看的更深
22万起好啊,我就不用纠结了,果断放弃。您要真弄个19万起售,我还真有点难受。
希望要不17左右起,直接拿下。要不20+起,果断放弃。千万不要卡中间搞得难选。新技术跟其他厂没形成代差,又不是非要它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