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发布于:海豚车友圈
汽车界国货风起,吉利汽车不容错过 昨天乘联会刚刚的 8 月乘用车产销数据中,有一组数据格外显眼: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 3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 2.8%。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赛道上,自主品牌已经取得了明显优势。 此外,轿车最能凸显一家汽车制造商的实力,中型轿车市场基本一直由大众、丰田等强势主流品牌占据,是自主品牌最大的瓶颈,但随着吉利家轿颠覆者星瑞、长安 UNI-V 的成功,自主品牌在燃油车领域的实力也得到了明显的突破。 不能再用老的眼光看待自主品牌了,尤其作为自主一哥的吉利汽车当前正站在新一轮新车周期和电动化转型的起点上,投资机会不容错过。 下面重温了一下海豚(图片|配置|询价)君在吉利汽车时核心关注的问题: 1、历史复盘,公司如何一步步成长为自主品牌一哥的?当前的主要投资逻辑是什么? 2、4.0 架构化造车。2020 年吉利进入 4.0 架构化造车新时代,CMA、SEA 浩瀚架构频繁成为车企宣传的亮点,如何理解?和平台沾边就都很厉害吗? 3、电动化布局。吉利的电动化是落后的,但近期推出的极氪品牌广受市场关注,极氪品牌能否成功带动公司实现电动化上的追赶,并带动公司成功转型?除了极氪之外,吉利电动化方面还有没大招? 4、智能化布局。2020 年吉利冲击科创板,高举科技的大旗,由汽车制造转型科技出行公司,喊口号的背后,吉利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 5、估值。吉利汽车价值几何?股价是否具备潜力走出比亚迪或长城的气势? 海豚君在上篇(《吉利汽车(上):重压之下,王者归来?》)中回答了前三个问题,因此本篇主要回答后两个问题——智能化和估值问题。以下为正文: 一、智能化布局:虽难言有优势,但布局意识已经到位 吉利虽然计划转型科技出行公司,但当前应该还是硬件制造和电动化的逻辑更强一些,智能化方面有布局,处于起步阶段,具备一定自研能力,但难言有多大优势,所以资本市场对这款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但海豚君认为智能化是比电动化更重要的长期发展趋势,公司必须有布局和追赶的意识,否则难以摆脱最终走向代工厂的宿命。所以我们先了解一下吉利智能化的路线选择及其目前取得的进展。 汽车智能化,目前行业并存三条路线,一是以特斯拉为主的深度自研的路线,二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为整车厂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整车厂代表为北汽、长安等;三是以 “灵魂论” 引发热议的上汽为代表的传统的供应商模式,以主机厂为核心,整合供应商资源,共同参与相关模块的研发。吉利目前选择的是第三条路线。 在明确了吉利选择的路线之后,我们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个方面来看: 【1】智能座舱:亿咖通科技 亿咖通科技是吉利集团 2016 年成立的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目前在国内的杭州、北京、上海、武汉、大连五地设置了分支机构及研发中心,还在瑞典哥德堡设立了欧洲研发总部。2020 年 10 月以 13 亿规模完成 A 轮融资,投后估值过百亿。属于传统主机厂中的具备影响力的智能化科技公司。 产品方面,亿咖通核心产品包括车载芯片、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等。 车载芯片:高性能数字座舱芯片 E 系列、全栈 AI 语音芯片 V 系列、驾驶辅助芯片 AD 系列、微控制处理器 M 系列四大车规级芯片序列矩阵。具体到座舱芯片,公司自研 E 系列芯片主要应用于低端车型,比如吉利博越,极氪 001 选择的是则高通的高性能芯片,亿咖通在高通芯片的基础上做车机系统的优化;具体驾驶辅助芯片,极氪 001 采用的是 Mobileye 的芯片。所以整体看,亿咖通车载芯片在行业属于二三流的水平。 智能座舱系统:以银河 OS 系统赋能星越 L。银河 OS 系统类似 GKUI 吉客智能生态系统的 2.0 版本,智能座舱车机系统是影响用车体验的重要因素,银河 OS 系统的推出,是吉利 4.0 造车时代一张重要的组合牌。吉客智能生态系统(GKUI)是亿咖通为吉利汽车深度定制开发的车机系统,已经拥有了超过 220 万 4G 在线用户,是业内用户数增速最快的智能网联系统,而且还在以每年 100 万以上的用户量持续增长。 对外合作方面,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系统,作为硬件的车载芯片方面也小有成就: 沃尔沃: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适用于全球市场的应用生态和新一代车载智能操作系统,开启为传统豪华汽车品牌服务; 高通、伟世通:联手为全球市场提供领先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共享研究成果,同时适用于燃油车和电动车;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丰富亿咖通在智能座舱上的内容生态,产品将逐步覆盖吉利、领克品牌; 华为智能出行:在智能座舱和消费者生态服务领域合作,运用华为 Hicar、手机数字车钥匙、HMS for car 等解决方案,为车主带来更好的车内智能互联体验;2020 年 12 月,亿咖通科技以创始会员的身份加入了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