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发布于:宋PLUS车友圈
二是在动态驾驶方面,本车的安全驾驶系统设置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前方碰撞预警系统(FCW),主动刹车系统(AEB)、车道保持辅助系统、道路交通识别系统(RSR)、自适应巡航(ACC)、主副驾驶安全气囊、侧气帘、后排座位侧气帘、主动驻车雷达(AUTOHOLD)、上坡辅助功能(HAC)、陡坡缓降(HDC)等功能。在10W级别的SUV中,安全驾驶系统达到了L2级的标准也是很不错的了。在挡位的操控方面,配置的是电子档杆,在驾驶中使用D挡、P挡、N挡的转换时都比较顺畅,没有发现有卡顿现象。在辅助档位上还设置了 Sports(运动)模式、ECO (经济模式)和标准舒适模式CDM。我的驾驶行车主要在城区,一般主要选用的是标准舒适挡模式,在城区驾车路口多,路况复杂,红绿灯比较多,运用这个模式无论是起步和加速,只要掌握好油门都不会有顿挫感,换挡也比较平顺,在跑高速中加速、超车动力澎湃,轻松自如,油耗也比较低。但在使用经济模式(ECO)时,由于在城区中行驶,车辆比较多,红绿灯比较多,走走停停,在频繁的换挡起步中提速比较肉,有时会发现有顿挫感,在和其他挡位的使用比对中,这个档位上的油耗要比标准模式下油耗偏大了一些。在运动挡模式的驾驶体验中,这个挡位都要比前两个挡位动力大,但耗油量更大,一般不走山区道路也不需要太大的动力,我的个人驾驶习惯基本是用标准舒适挡。三是在车联系统方面该车设有导航路况、GPS车辆定位系统便于在停车时能顺利找到自己的爱车,车联网比较顺畅,OTA系统可升级下载“APP”比较方便。四是在其它设置方面,有后视镜加热、停车后视镜自动折叠、后排出风口、智能遥控钥匙、手机蓝牙钥匙、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发动机、远程启动和手机遥控移动泊车等配置到位,设计的比较人性化,使用操控起来确实比较方便。 综上所述,宋plus作为一般的家用紧凑型SUV汽车,在乘用舒适性方面设计的比较合理,前后排距离很大,后排坐3个人绰绰有余,中间还设有茶台扶手供乘车休闲时使用,跑长途坐2个人最舒适。在整车动力上最大为185马力(Ps)、288牛米,60升的油箱一次加满足够跑600多公里,作为家庭用车无论是在空间和动力方面已足够用了。 最后要说的是“金无足赤,车无完车”。说到了它的优点,还要指出宋plus存在的不足方面:一是这台车虽然颜值比较高,但是作为安全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未有设置胎压实时检测系统,只有胎压报警,还是有缺失的。现在一般的车辆都有这个功能。二是本车没有设置抬头显示有点遗憾,这也是因为成本的问题吧。三是仪表盘为非全液晶显示,而且屏幕略显小了一点(5英寸),一般的大致在7英寸左右,这样显示的文字和符号也就比较小看着不舒服。四是在语音识别系统中,车外噪音稍大时语音识别不够灵敏,需要及时关闭车窗。五是溜背设计的略低、略小,后排要是坐一个1.68米以上的乘员就会遮挡住后视窗,影响后视效果,特别是在跑高速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跑高速行车安全中的一项。六是3600全景影像像素比较低,画面不够清晰,需要升级。七是引擎舱左右的翼子板与主副驾车门前端的连接处隔音棉有松脱现象,不紧实密封不严,缝隙很大,封闭工艺不得当,起不到隔音的效果。八是车速跑到100左右,风噪和胎噪比较大,主要是轮胎的选用上不匹配,这种轮胎耐磨性比较好,但里层没有隔音材料。九是多媒体SD卡槽设置在了中控中间舱下部镂空置物位置上,既不能防尘,也不方便插拔,为什么不设在中控平台上呢,不知设计师是怎么想的?十是后备箱没有配置12V电源插口,使用起来不方便,不具备使用轮胎充气机,电动洗车设备和野外照明的功能。十一是前排正副驾驶座椅设计为一体式座椅看着很新颖,但在使用当中驾驶时间长了,感到颈椎很酸痛,靠枕处是一体式设计的不通风,尤其是炎热的夏季颈部不能很好地散热通风,也遮挡了后排乘车人员环顾前方的视线。十二是在底盘悬挂调教上,采用的是德系悬挂模式,过一些小沟坎时减震过滤的不是很好有点硬朗,过大一点坑包时会产生颠簸。十三是手机和中控屏不能互联、互通,实属遗憾。 以上这些不足之处,也可能是花的“银子”不到位所致吧,也就是说“一分钱一分货”。但是这些存在的实际问题,都是在驾驶中发现的,希望制造厂家要进一步完善人性化设计,以后在配置上加以改进和完善,更好的体现大厂家在整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进一步提升。实话实说,以上存在的不足都是在驾车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代表其他人的驾车感受。
哪个键是上坡辅助?
有说明书可以看一下
上坡辅助是假的,就是靠怠速,我的上坡经常后溜
你银子花到位,全液晶和胎压显示,就会有,钱没花到位能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