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5发布于:汉EV车友圈
作为一名汉ev车主,实在没想到平时冷冷清清的车友圈一夜之间成为话题漩涡。很多因车结缘的车友也在问我到底怎么看。我也冷静思考了一整天,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写下来。 一、纯电平台迫在眉睫 目前汉ev的底盘和车身结构仍然是纯电和混动共用,从企业成本角度出发,无可厚非的。但是伴生的问题就是纯电车型在车身材料和结构设计上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妥协,这个妥协所带来的影响是综合性的,比如搭载的动力电池组尺寸容量、车辆操控性、车身安全性等等。 这场碰撞无疑是进一步放大了这个问题。 二、正确看待刀片电池 首先,我仍然对刀片电池的安全性表示认可。刀片电池并不是不会起火燃烧,这点上需要厂家和媒体正确宣传。过度捧杀刀片电池,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再回到这次碰撞48小时后燃烧,其实站在车主角度来说,我真的是表示满意的,毕竟这个时间足够在真实事故中确保成员安全撤离。而对于极狐没有发生燃烧,而汉ev发生燃烧,我对极狐的表现点赞。 三、厂家和媒体对原因的查找才是真正对用户的负责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水军也罢,车黑也罢斗个甚嚣尘上,车主受伤最深。为啥?吵来吵去,阴谋论、资本操控、舆论控制等等的假设猜想,真正对于车辆改进提升没有任何意义。 我真心希望厂家能够联合媒体和权威机构共同针对这次碰撞进行研究分析。谁都不服谁,就按照都认可的标准和方法攒局再碰一次,给广大消费者一个客观权威的结果。 不足的地方加强改进,优势的地方做大做强。
我写这个内容,也只是想站在很多理性车主的角度去表达一下。我是一个看人和问题喜欢往好处想的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比亚迪来说这个事件既是一个危机但同时也是一个契机,不同的角度去处理这个事件,可能结果相去甚远。对于懂车帝来说,其实也应该反思,在追求流量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把栏目内容策划、选题、制作的时候考虑的更全面,比如征集网友建议,会同厂家、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参与、为行业标准制定带来更多新的启发和提升。  行业需要企业和媒体良性健康的互动模式,专业坦诚的对话方式,往大里说这是为民族工业发展助力,往小里说追求更加健康持续的商业盈利模式。 
比亚迪可以做的更好,很像无所谓,销售也一样,终身质保也一样,感觉多是套路,本来我也看好汉的,因为置换补贴、其他品牌补贴1W,比亚迪补贴1.5W,比亚迪新能源补贴2W,只要车6个月就可以置换,让我迟疑了,明明有优惠,非要这样,后面发现汉是油改电,筷子悬挂,悬挂粗一点怎么了,不行吗,前悬挂一很普通,机车也很一般,那时候吹的有多凶,买汉还是其他什么排队半年什么的,我关注比亚迪,希望做好一点,不足地方肯定会说,现在新能源新势力销量多不比比亚迪差多少,要加油
我也是车主,无所谓,本来锂电就不安全所以我基本就市内代步下。但是这个结构明显是有问题,但那又能怎么样,毕竟已经入手了。另外我想说说一点汉的内饰真的有点对不起这个价位,刚开始觉得可以,后面再比比掉价 。如果内饰真材实料,我可以接受以上的瑕疵
反正北汽蓝谷今天跌惨了
然后具体情况其实我也看我就看到个标题,刀片电池起火
其实刀片电池也会燃烧,只是在单体测试中不会,但不代表说在真实碰撞事故中不会因为其他部位起火而不燃烧,在之前的宣传中媒体和厂家都没有就这个方面向消费者进行重点宣传。
只能说,刀片电池,不会自燃。
@凯叔的车影日记:其实刀片电池也会燃烧,只是在单体测试中不会,但不代表说在真实碰撞事故中不会因为其他部位起火而不燃烧,在之前的宣传中媒体和厂家都没有就这个方面向消费者进行重点宣传。
汉没被打到右侧,因为极狐防撞梁瞬间对折顶住了汉的前梁中段,造成右侧吸能盒不起作用所以汉等于是25对极狐的正面,按防撞梁程度来说极狐似乎更严重
撞成这样都没有起火,那样就起火?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