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1-06-30发布于:唐DM车友圈

    刀片电池即将“跌落神坛”,长城大禹电池正式发布! 比亚迪dmi车系让准车主们等得苦不堪言,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刀片电池”产能不足,众多消费者对其“趋之若鹜” ,而比亚迪的产能和供应信息不透明却让广大车友倍感无奈。而今,同样具备众多黑科技的长城汽车“大禹电池”正式发布了,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电池将为全行业免费开放专利,这真正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胸怀和大格局,而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多了一种更好的选择,亦实乃一件幸事! 6月29日,长城汽车在其科技节期间正式发布“大禹电池”,该电池可有效解决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发生热失控之后的起火、爆炸问题,尤其是针对活性较强的811高镍电池也适用。这款电池采用三元811大容量高镍电芯,长城方面表示,“大禹电池”的核心优势在于“大容量高镍电芯”、“电池包内任意位置”、“单个或多个电芯触发热失控”的情况下均能实现不起火、不爆炸。采用多梯次换流系统、快速极冷抑制系统、多级定向排爆系统、灭火盒系统来从Pack层级保障电池安全。据悉,“大禹电池”计划于2022年全面应用于长城汽车旗下产品,同时面向下一代全新电动车平台,基于电池PACK与整车深度融合,将动力电池安全提升到全新高度。   “大禹电池”设计融入多项全新设计理念——“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智能冷却”设计,并布局数十项核心技术专利,主要覆盖热源抑制、隔离、冷却、排出等领域。具体来看: ■热源隔断:电芯间采用公司全新开发的双层复合材料,实现既能隔离热源,又耐火焰冲击,有效解决了传统气凝胶不耐冲击的痛点。 ■双向换流:热失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火流,通过双向换流可实现热源在电池包内安全流动,减少热源对相邻模组热冲击,避免二次引燃。 ■热流分配:通过燃烧模型、热流体力学、冲击强度和压力计算等应用研究,可实现气火流在多种结构通道内的均匀分布。 ■定向排爆:结合电芯防爆阀位置,设计热失控后气火流路径,并通过分流、导流,双向换流将火源快速引导至灭火通道并安全排出。同时对高压连接及高压安全区域进行高温绝缘防护,消除高压起弧危险。 ■自动灭火,正压阻氧:在定向排爆出口设置多层不对称蜂窝状通道,可保持包内压力始终高于包外,避免因氧气进入导致二次燃烧。 ■智能冷却:当电池管理系统有效识别电芯已触发热失控,通过BMS和云端双重监控,整车可快速开启冷却系统并抑制电池热扩散。   在测试实验中采用了中心电芯的双电芯加热至热失控,实验中最高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但全程仍无起火爆炸,并且排出的烟气温度也控制在100度左右。 关于这款电池被命名为“大禹电池”的原因,长城汽车高管表示:主要原因是安全保障的原理采用大禹治水的理念--“疏导”,通过换流走到最后灭火,结合冷却系统的引入,起到不起火、不爆炸的效果。预计不久后,搭载“大禹电池”的首款新能源汽车将会与大家正式见面,对于已预订dmi车系又等待得倍感煎熬的车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款福利,那么,你会选择这款更加大气智能的“大禹电池”吗?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