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1-03-08发布于:Mirai车友圈

    #省油省电新能源能源逐渐多样化的今天,互联网有五大误区。 第一误区: 电能是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所以电动车就一定替代燃油车,这种顺势归纳的错误在于,错误地把能源产业链归纳到了汽车行业,这两个概念层级不同,有共性,但没法1:1地实现,也就是说,未来燃油车会一直有,电动车也会越发展越好,这一点我是认同的,但某些人恨不得明天燃油车就消失这种心态一定是中邪要么就是被急功近利的某些纯电企业充值才有如此不堪的言论,所以所有讲以后的世界是电动车这种人,麻烦带上时间刻度,如果忽略了时间刻度来用大趋势忽悠人短期内买技术并不成熟的电动车,就等于谋财害命。那么今后会是什么样?今后燃油车(含混动)和电动车彼此干涉的区间会逐渐脱离,燃油车会越来越高端、收藏化、强调玩具属性、另外就是严酷环境续航和扭矩并重的军事和商业用途。 第二误区:未来是氢能源的天下,这个我在节目中说的很清楚了,如果这世界上没燃油车之后让我选择,目前我宁愿选择锂电池的纯电动,我也不会选择氢能源,因为更加不靠谱。氢能源在未来是不是主流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在质子交换膜、储氢金属储量比例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之前,氢能源基本就是PPT产物。别跟我提MIRAI,在日本早就已经判死刑了,也曾经100%召回过,漏氢、电控崩溃、燃料电池能量不足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加之日本的能源结构本身就很需要氢能源作为支撑才向各国推广以换取规模效应红利,然而我国跟氢能源的风气也只是为了技术储备而非梭哈。韩国甚至有议员提议直接叫停氢能源的落地。我唯一觉得有希望的是氢能源在未来登月或登陆其他行星后用于中转的空间车作为瓶装气体转存蓄电使用。虽然我国制氢能力很强,但仍未完成可靠的大规模车规级氢气储存的良性运转体系。 第三误区:我们只有发展电池才能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实现弯道超车,目前我国电池产业的确发展空前,这一点值得赞许,但国外电池发展仍没有大幅度落后于国内。最关键的是,过早带着这种心态去让燃油车退坡不仅不能对新能源有帮助,反而会把国内刚刚进入稳定的内燃机研发进程扼杀在萌芽阶段。在20年内,内燃机都是不可动摇的,是主流中的主流,期间允许电动车高速发展,但并行发展的轨道在2030年前如果被强行干涉,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光影响的是乘用车的发展,商用车、军事作战系统动力总成的人才培养梯队都会被间接影响。 第四误区:发展电池让我们对石油依赖没有那么严重。 这种观点有它的道理但过于片面,因为汽油只是石油分馏出来的一个副产品,没有汽油需求,其他的诸如合成橡胶、沥青、重油、润滑油、航空煤油等产物,会继续从分馏塔中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不会因为汽油需求的减少而给石油消耗省多少。反过来看,这些东西未来都有可能被制约,那么根源是我国地缘政治的特殊性,那么我们更应该支持建设一个强大的蓝水海军去正面提升太平洋和印度洋影响力而不是自我阉割像鸵鸟一样把头扎到土里强行不要石油了,况且各行各业都不能缺少石油,这种论题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最关键是还真有人信! 第五误区:欧洲停售燃油车政策真的有效吗? 首先,欧洲国家政治格局不一样,有的停售燃油车的提议仅仅是在野党派为博取选票而提出的激进策略,这往往无法落地,就算像荷兰、芬兰等极特殊的本土没有汽车产业且需要将汽车产业分拆到特别细致的全球协作当中的国家可以进行政策,其余国家像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很多年内都无法将路面行驶的电动车比例提升至50%以上,而这些国家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往往在某些城市做试点,而这种试点城市也是一拖在拖,并未真正实施燃油车停售。

    作者提到的车系:


    • 用媒体行业规则,套用汽车行业也同样,200百年前,当广播(终端收音机)发明后,有当时所谓的专家叫兽说,报纸要消亡了,当八九十年前,电视出现的时候,又说广播要退出历史了。至今广播这个老古董还存在,新旧媒体是共存的,同样的道理,新旧能源汽车也是共存的

      评论发表于2021-03-09
      • 这个观点我今后会采纳,非常精彩

        回复发表于2021-03-09
      • 纠正,收音机发明130年,电视60年。

        @懂车老王这个观点我今后会采纳,非常精彩

        回复发表于2021-03-09
    • 是摇号政策活生生让电动车变成了大趋势

      评论发表于2021-03-09
    • 弯道超车必将失败!

      评论发表于2021-03-08
    • 老王谈到的这些都是外在因素。推动电动车普及的,必然是其内在因素,那就是智能化。当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那是怎么也挡不住的。其实从现在年轻人对特斯拉和其他新势力的推崇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未来是属于崇尚科技轻视品牌的年轻人的。可惜燃油车天生承载不了智能化的重任。发动机变速箱复杂的电控系统,动力系统无法避免的延迟,没有高压供电系统支持强劲的算力,这几点已经足够判定未来燃油车只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东西。当然,燃油车不会死,偏远地区、军用、机械爱好者等等。但主流一定属于智能电动车。

      评论发表于2021-03-14
      • 插电混动今后各大车企会大行其道,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发动机,混动系统也是这样,每个人做自己最厉害的工作。燃油车就像以前的小农经济,啥都自给自足,低转速,高转速,低扭矩,高扭矩,低油耗,高油耗,不可能面面俱到。混动就像工业文明。分工越来越细,你说纯燃油还有机会吗?

        评论发表于2021-03-08
        • 但是一环出问题就会导致全盘罢工,越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个弊端也要考虑到

          回复发表于2021-03-14
        • 不管啥车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得一样

          @科学的力量真伟大但是一环出问题就会导致全盘罢工,越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个弊端也要考虑到

          回复发表于2021-03-14
      • 乘用车用电 一是减少碳排放 二是提高发电企业生产效率,晚上充电是电网发电波谷,严重影响生产效能 三是把石油资源留给其他地方用,比如化工制品、军事燃料、航空燃料等

        评论发表于2021-03-08
        • 还有就是减少石油进口依赖,如果现在中国石油进口停止,撑不住几天。用电就好多了,至少那么多火电站和水电站。

          回复发表于2021-03-13
      • 元头像元头像

        瑞虎5x车主·车龄4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2021牛气冲天2021牛气冲天

        电车除了续航焦虑,别的都胜过油车很多。 然而电车续航真的是很大的劣势么?其实不是,只是充电,换电的基础设施不行。电车的普及,只剩下两个点了,一是要有低价电车,如果五六万的电车续航里程能有四百公里以上就很好。一个是基础设施的普及了。做到了这两点,电车势必迅速成为主流,油车成为支流

        评论发表于2021-03-13
      • 电动车时代只会早于大家的预期加速到来。1、碳排放中和是地球战略;2、三电技术、甚至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大大快于大家的预期。

        评论发表于2021-03-14
        • 就因为一个油价八块十块一升的时候,电动车只要再进步一个层面,就会很多人买了

          评论发表于2021-03-13
        • 说得还不错,给你补充一点,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可燃冰大规模开采,内燃机还会延续很多年呢,新能源绝对不只是电动车,电动车也肯定不是终极方案,甚至电动车走不了太远。

          评论发表于2021-03-09
          • 可燃冰转化成电能使用,难道装车上使用?无论什么形式能源,电驱是基础,电驱也是智能化最好的载体

            回复发表于2021-03-09
          • 全面智能化的弊端也要想清楚,到时候黑客敲敲键盘就能制造大规模车祸可就不只出现在速8电影里面了

            @李正邪的江湖可燃冰转化成电能使用,难道装车上使用?无论什么形式能源,电驱是基础,电驱也是智能化最好的载体

            回复发表于2021-03-14
        • 未来是氢动力内燃机,没有电,没有膜

          评论发表于2021-03-09
          • 还是避不开储存泄露。还有就是氢内燃机1979年就做过,后来为啥没发展,还是技术有缺点。

            回复发表于2021-03-09
          • 千万别说技术有障碍,洋人都准备殖民火星了,电动车一百多年前就有了,现在不也成规模了

            @人言人不言还是避不开储存泄露。还有就是氢内燃机1979年就做过,后来为啥没发展,还是技术有缺点。

            回复发表于2021-03-09
        • 氢能源为什么还不行,我在这一期讲的很明白了,未来会再做一个更深度的,大家可酌情先看这个

          评论发表于2021-03-09
          • 氢气除了燃烧产物是水以外,没啥优点!

            回复发表于2021-03-13
          • 氢能源汽车和核动力比起来差不多难度

            回复发表于2021-03-13
        • 冬天续航不缩水再说电池车成为主流。。

          评论发表于2021-03-09
          • 就像数码相机替代胶卷相机一样,未来10年就是电动车的天下。 我们国家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通过特高压输送电力,减少石油进口,打破石油美元的霸权,是今后20年的国策。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评论发表于2021-03-08
            • 你看不懂文章吗,除了汽油,石油衍生品多了去了,也没有可以替代的,比如很多化工原料,你以为石油光做汽油?

              回复发表于2021-03-11
            • 不看比例就是耍流氓,进口的石油绝大部分练成汽油了,剩下作为化工原料,国产石油生产足够满足需求。

              @HenryChen499你看不懂文章吗,除了汽油,石油衍生品多了去了,也没有可以替代的,比如很多化工原料,你以为石油光做汽油?

              回复发表于2021-03-12
          • 很对!

            评论发表于2021-03-15
            • 不要嘴犟 只要电池出现突破性的革命 更小的容量更大的续航

              评论发表于2021-03-08
              • 其实续航能力电池容量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充电时间才是。

                回复发表于2021-03-10
              • 两者都是,而且前者更重要,后者可以通过以换代充来弥补,前提是所有电动车的电池规模要统一

                @依然如故74886081其实续航能力电池容量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充电时间才是。

                回复发表于2021-03-14
            • 我只选择纯油产品

              评论发表于2021-03-08
            • 就看政策导向了,理论是这样,实际会受政策调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单纯的制定时间表来淘汰燃油车肯定是不科学的

              评论发表于2021-03-08
              • 老王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评论发表于2021-03-08
                • 找一期聊聊氢燃料电池吧

                  评论发表于2021-03-09
                  • https://dcd.zjbyte.cn/i6846963166337827342/?&aid=36&app_name=automobile&app=automobile&iid=141164658048829&device_id=70053772242

                    回复发表于2021-03-09
                  • 666

                    @懂车老王https://dcd.zjbyte.cn/i6846963166337827342/?&aid=36&app_name=automobile&app=automobile&iid=141164658048829&device_id=70053772242

                    回复发表于2021-03-09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