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8发布于:天逸 C5 AIRCROSS车友圈
3.93
分
良好
外观
3.50
分
配置
4.00
分
操控
4.00
分
内饰
3.50
分
空间
4.00
分
动力
4.00
分
舒适
4.50
分
【外形气质遵循传统燃油车】 在2022款雪铁龙天逸BEYOND的外观上,没有运用现在流行的极简设计,既没有刻意隐藏的进气格栅,也没有细长的贯穿式尾灯,它所有的设计思路都是在遵循传统燃油车。粗狂的横向格栅、大灯和尾灯内部都布满了齿形结构,车身边角处都使用了黑色防擦条,而且还在门槛的部分刻意做出了复杂和抽象的型面。但你不能因此就认为它忽略了空气动力学,轿车式的车头与A柱的倾角恰恰是最有利于破风的造型,你还可以在前保两侧找到真正的导流口。 【内饰功能多用机械按键和档把】 内饰也一样,仪表台向来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可巨大的空调出风口却占据C位,下方是传统的代表——按键和档把,上方则是科技的代表——液晶屏,车机系统相比之前的凡尔赛有了长足的进步,菜单的逻辑变得合理了很多,速度也有所提升,在同级合资车中的表现不算差,但可惜尺寸不大,只有10英寸。 方向盘是雪铁龙祖传的四幅设计,背后除了一块的12.3英寸的液晶仪表,还藏着大量的物理操作方式,换挡拨片、灯光控制杆、雨刮控制杆、驾驶辅助操作杆以及若干功能按键。门上的设计也足够复杂,可以看到许多矩阵式的凹槽点缀,把手也非常厚实,在开关门的瞬间会提供一种安全感。 【内饰不豪华但有厚重感】 天逸BEYOND的内饰看上去虽然不华丽,但有一定的厚重感,有意思的是这种厚重感并不是由大面积的软包材料营造的,相反可以摸到许多硬塑料,可设计师很巧妙地在硬塑料上做出了缝线工艺的效果,比如这条缝制在仪表台上的装饰皮带,如果不用手去摸,根本想不到它只是一块塑料。不过座椅是实打实的舒服,尤其是高配版车型,不光座椅面料到位,使用了翻毛绒和皮质的拼接,而且坐垫很长,对大腿的支撑不错,但因为A柱倾角偏大,在向车顶过渡的区域有一部分落在了前排位置,所以前排头部空间会略微受点影响。 【后排空间有优势】 我178的身高,魁梧的身材,后排的腿部和头部空间都很舒适,和前排一样,坐垫对大腿的支撑也非常充足,可见空间利用率是不错的。但后排座椅也有缺点,那就是靠背的角度偏直,且不能调节,所以长途乘坐会比较容易疲劳。后备箱的表现中规中矩,内部宽度一般,但高度空间不错,地板也支持两层调节,地板下配备了一个非全尺寸的备胎。 【底盘调教舒适且成熟】 天逸BEYOND依旧使用了纵臂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四轮使用了PHC可变阻尼避震技术,这套悬架的实际体验效果在之前的凡尔赛上已经得到过验证,天逸BEYOND也不例外,简单说就是利用了扭力梁提供的整体性和PHC提供的线性变化阻尼,调制出一种舒适性可以与多连杆独立悬架媲美的底盘感受,行驶中路面的细节得以保留,并通过踏板传递到脚底,但力度恰到好处,体感仅仅是获取路面的信息,而不是震动。在坑洼路面,悬架又会柔和地去路面进行对抗,所以人不会感觉到冲击性的颠簸。这种会随着路况而变化的底盘特性,虽然并不适合运动,但相对于纯粹偏软调校的普通悬架而言,的确展示出了法系车对舒适性的特有理解。 【1.6T和1.8T两个动力版本】 动力方面,天逸BEYOND提供了1.6T和1.8T两个版本,配备的变速箱同样都是8AT。变速箱的调校优先保证了平顺性,调校水平成熟,油门踏板的阻尼偏大,踩起来很扎实,但是随行程变化确非常细腻,所以不管是起步的瞬间,还是中途加速,又或者是堵车时踩风琴脚,这辆车的加速平顺性都很好。不过它的刹车踏板阻尼非常软,第一次开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否则很容易出现点头的现象,但适应之后就会发现虚位其实很小,可以轻易地把制动力控制得很线性。转向不突兀,在中位附近提供了充分的线性过渡区,但不是虚位,仍然可以细腻地对方向进行微调。 【隔音静谧性一般】 不过天逸BEYOND的动态表现也是有缺点的,比如隔音静谧性中规中矩,风噪和胎噪抑制得不错,但发动机舱噪音和环境噪音隔绝得还不够彻底。另外,这辆车的驾驶辅助表现一般,自适应巡航时,前后跟车表现还不错,但是左右居中表现一般,会在车道里出现S型走位,而且我个人不喜欢它的ADAS操作杆,上面的按钮位置和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车型都不一样,甚至在操纵杆的背面还有按键,比较反常规。 【试驾总结】 总体而言,天逸BEYOND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体验都表现不错,底盘调教老练,驾乘舒适感上乘,我会推荐给对驾驶辅助和智能化需求不大的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