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4发布于:Giulia朱丽叶车友圈
4.21
分
优秀
外观
5.00
分
配置
3.50
分
操控
5.00
分
内饰
3.50
分
空间
3.50
分
动力
4.50
分
舒适
4.50
分
【提车背景】94年留学生,在新势力三傻之一从事产品相关工作。上一台车是在纽约州读书时候的5mt的二手FIAT500tubro。坐标广州,佛山提车,竞速绿选配花瓣轮毂。不送任何加装、送两次保养、落地35.5。提车过程没有考虑其他产品,作为一名行业内人士,非常清楚电动化趋势的不可逆性,在这个时间节点的40万以下国内新车市场,Giulia是那个长达百余年的内燃机时代最后的光辉产物了。 【外观】作为一台不到4.7米的“小车”,前轴到驾驶员H点的L113很长,同时也是为了50:50的重量配比,发动机位置后移的比较多,车身的比例非常非常好,当然同时挤压了驾驶员舱的空间。局部的造型设计非常意大利,符合我的主观个人审美。花瓣轮毂只用+7000元,还附送一套倍耐力P ZERO的轮胎升级,划算到爆炸。 【空间】车型的工程开发是一件各部分彼此权衡的事情。为了50:50追求更好的handling,驾驶员舱的空间被牺牲掉了。副驾的脚部的纵向空间被挤压了,后排的腿部空间也被挤压,因此空间相比同级别是要弱很多的。但由于是个中型车,所以坐人还🆗。 【转向】有人说giulia的转向非常神经,我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车辆工程背景的说法。电子转向的年代,评价转向的标准无非几个点:「线性可期」、「手感自然」。Giulia的转向很贼,是因为响应很快,很跟手,转向一打,就有横向加速度响应,持续加大角度,横摆速度又快又稳。横摆响应非常线性不突兀。而「手感自然」说的转向的力矩曲线,Giulia转向力矩的上升随着转角增大有着非常线性的增加,转角和力矩的比例关系线性可期,才能做到人车合一。最后,转向比很小,山路上很少换手。 【悬架/舒适性】 Giulia的舒适性绝非想象中的运动型车的硬桥硬马。Giulia的车身的控制是非常”紧致“的。Giulia减振器的低速阻尼力控制比较强,中高速适中,强低速阻尼使得车身没有过多的拉扯感,给人很稳的感觉。如果是路况较差的路面,小跳动还是有很多。但整体来说舒适性还是不错的,对于路面的过滤还是干净。 【制动】在电子助力刹车里,脚感已经算很好的了。但是如果跟调的比较好的非电子助力的刹车相比,脚感还是由差距的。 【动力总成】国六对于传统的内燃机车型来说简直是掐住了命运的喉咙。相比国五版本的车型,为了适配国六标准,GPF、新的换挡标定逻辑都是动力响应相比国五车型慢了一拍,这可能是21款车型最大的遗憾。但没办法,国五的时候咱也买不起不是?不过好在拨片,响应速度ok,可以人工介入调节换挡逻辑了。但如果对比同级竞品,那还是TOP1。 【配置】如果追求操控、动总Giulia性价比极高,如果追求内饰、空间、使用配置,这车性价比极低。 【内饰】座舱主驾驶位的人机工学设计是非常ok的,内饰凑合能看。车机响应还算ok,蓝牙之类的基础功能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保养油耗】目前跑了大概2500公里,平均油耗11.8,一直加95,高速油耗的话,大概8上下。保养还没做过。至于可靠性,作为老FIAT车主认为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一般的电子故障重启都能解决。北上广即便是阿尔法罗密欧退出中国市场,都有专修的地方,所以并不太慌。 【总结】最后总结一下,Giulia这个车特点过于鲜明了,果断买了的人不太存在后悔的可能。犹豫不决的,建议不要买。总的来说是小众车,一个月全国也就一百上下的量,想上量也绝无可能。作为曾经在FCA亚太工作过的前员工,最想说的是,一个月卖一百多台的品牌,在国内养这么多人,还不退出中国市场,这简直就是在做慈善。当然也得感谢阿尔法罗密欧还能继续在国内销售,因为目前国内新车市场的多样性实在是太差了。要么价格虚高,比如supra这类,要么就是直接不引进。Giulia还是给各位提供了一共能够兼顾一些家用需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