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Lorinser M级怎么样_Lorinser M级值得买吗

    ·Lorinser M级

    什么是懂车分

    https://p3-dcd.byteimg.com/img/tos-cn-i-dcdx/d6c36057b91a02ffe0f0039d4ed327da~960x540.png
    暂无评分
    懂车分来源为真实车主或试驾过的用户、车评人发表的评价,平台会根据评分人的各种行为判断一条评价的可信度,可信的评价积累到一定数量且懂车分较为稳定后,分数才会被公布
    头像头像
    共1人评价
    经销商报价
    暂无报价
    厂商指导价
    122.80-174.80万
    • 项目
    • 当前车系评分
    • 同价位平均分
    • 综合
    • -
    • -
    • 外观
    • -
    • -
    • 内饰
    • -
    • -
    • 配置
    • -
    • -
    • 空间
    • -
    • -
    • 舒适性
    • -
    • -
    • 操控
    • -
    • -
    • 动力
    • -
    • -

    分项评分

    同级车评分

    • 同级车均值-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Lorinser M级--
    • 奔驰GLE轿跑 AMG--
    • ---
    • ---
    • ---

    分项评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同级车均值--
    • Lorinser M级--

    Lorinser M级·全部评分

    点评车型: 2023款仰望U8 豪华版

    4.57优秀

    外观方面,仰望U8的前脸设计非常吸睛,“时空之门”的前格栅设计采用了大量灯珠,整个视觉冲击力很强,排列的灯组科技感也很足。车身长度超过5.3米,体量宽大方正,线条流畅,并且仰望U8突破了传统燃油硬派越野的一贯风格,外观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十足。而罗伦士M800星际战车则以重型军用装甲车为设计基础,融入“星际战舰”的科幻美学。前脸轮廓、侧身线条以及车尾的造型,都非常锋利,给人一种锐中藏势之感,展现出征服广阔天地的气度。两款车的车身都非常宽大,给人一种强壮饱满的感觉。 在内饰方面,仰望U8的“星环座舱”设计理念非常独特,通过五块大屏营造出不俗的科技感,同时配备了顶级Nappa真皮包覆座椅、丹拿证据系列Hi-End级音响以及内嵌悬浮式星空纹理的全景天窗,个性化程度非常高。而罗伦士M800星际战车则采用了“致简至心”风格,营造出置身太空般的座舱氛围,同时也配备了5块大屏,丹拿Confidence信心音响系统和可电动调节的Nappa真皮座椅。深邃碳纤维立体纹理、皓月白与星际灰的撞色设计,火山熔岩色专属线条等元素则营造出极强的星际氛围。

    2023-11-19
    前往

    同级车热门评分

    4.36分“优秀”
    奔驰GLE轿跑 AMG 2022款 AMG GLE 53 4MATIC+ 轿跑SUV奔驰GLE轿跑 AMG 2022款 AMG GLE 53 4MATIC+ 轿跑SUV

    1.舒适模式下:真的很舒服,特别是过减速带的时候感觉底下有一大片海绵在帮忙减震。(原来X5过减速带是非常硬的),而声浪除了发动和深踩油门的时候会大一些,平时相对安静。缺点是过弯的时候还是没有运动模式绷得紧。 2.运动+模式:除自定义以外最喜欢的模式,超车有信心,过弯不侧倾。哈哈,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在市区红绿灯多的情况深踩油门后又停的时候降档的顿挫感非常明显。 3.防滑模式:这个有点厉害,第一次感觉到模式的切换如此有意义。有次在开着运动+模式,进入停车场后。在倒车的时候看后视镜感觉车子在往方向盘的反向飘,试了几次才反应是停车场地下可能返潮,很湿滑。好奇切换到防滑模式。直接倒进库,没有一点打滑。这个当时感觉真的好神奇。车速都一样,但是就是不飘了。 。自定义模式:最喜欢的模式了,之前舒适模式下过弯不紧、运动+模式的降档顿挫感。这个模式都能解决。分别调试悬架和发动机的模式再加上AMG排气打开。开着舒服的同时还能时不时享受AMG的放炮声。 目前感觉的问题: 1.奔驰新车味道真的大,我感觉有甲醛不开窗久了会头晕。友情提示不要买那些什么包了,没什么用,后面买了个空气净化器。真的好很多,最明显的就是头不晕了。真心推荐。 2.开了短距离的长途发现车速上120后会有风噪就在驾驶室,就是那种很小的吹口哨那种声音。声音很小,但是确实不舒服,解决办法就是调点音量。 3.在倒车的时候,如果周边有车经过或者人经过(估计但凡有移动的物体都会发生,哪怕距离还相对较远)车子都会非常突然的急刹车。提示也会一直叫。就像撞到什么东西一样。遇到两次特别吓人,要不是看后视镜人也好,车也好都离我很远,我都准备下车鞠躬道歉了。[惊恐] 4.关于远光灯,平时都是自动灯模式,这个没什么区别。但是却用不了远光灯,远光灯显示的是A。我猜测是也是自动的,但到目前也没在这个模式下自动切换成远光灯。走高速的时候也没变过来。后面把灯改为手动,在开远光灯才打开。开始我以为是自动远光不是很明显但可能打开了,我特地对比过真正打开远光灯是确实不一样。

    4.64分“优秀”
    理想L6 2024款 Max版理想L6 2024款 Max版

    因考虑到小区安装家用充电桩日趋紧张,我是提前从CRV混动更新到理想L6,且选择的是max版本。买车的预算不超过30W。今年初开始看上的是魏牌蓝山,也试驾过几次,由于蓝山车的尺寸较大,加之六坐对我们平时就两人用车来说,需求并不大,主要是看上了南山放倒第三排后的空间,对我们退休后长途自驾确实有诱惑。为何最后选择了理想?其实最初理想的L7我也看过,但是价格最低配都要超过30W而放弃。在老婆的要求下,六月初再次去看理想l7,突然发现了新款l6,了解尺寸和配置后又进行了试驾,当场决定就是他了。第二天网下订,等了近一个月于7月中旬提车。 目前提车已经一个多月了,行驶接近4000公里,7月底至8月中旬跑过一次长途,成都至云南转了一圈,全程近3000公里。高速路、国道、铺装路、山路都经历了,从我40余年开车的经历来说,这车在动力、操控、转向、刹车上基本没什么值得挑剔的,符合我购车的需求和预期。网上很多朋友说理想汽车开起来没有操控感,什么是操控感?自己开着舒服,转向刹车线性灵敏,没有突兀感就是操控感。 按照惯例先说优点:一是车辆外观不错,中规中矩,车辆尺寸大小合适,车内空间坐四个大人,完全没有问题,特别是前面两个座位,配置拉满(后排少了坐椅按摩)。车内驾驶位的操作部分设计基本没有按钮(方向盘的几个按键功能分区明确,也好用)看到很整洁,所有操作都在屏幕上或用语音控制都可以搞定,对我长期使用电脑的人来说,没有不习惯,只是需要多花点时间去适应和学习。二是我最在意的可油可电,因有家用充电桩,平时周边跑可以纯电,就我们退休老同志来说,真的是用车成本很低。这次到云南长途一趟,满油满电近1000公里不需要补能,油耗6.8升。在云南转了一圈,充了八次电,充电很方便,电价比高速路上便宜得多。三是说说驾驶和智能驾驶部分,这是我选择这台车很看重的一点。NOA高速没问题,市内感觉和我自己的驾驶习惯还是差点意思。HUD抬头显示是大亮点,显示内容丰富且实用,让开车注意力能更集中。车辆的静谧性和我以前的CRV比简直是好太多了,就是增程器启动后那怕120速度,车内的整体静谧性也较好,说话交谈基本不受影响。智能泊车也试过,没有问题,好用实用,尤其是对女司机来说,是个亮点。最后说说车机系统,操作流畅,唤醒和控制灵敏实用,用语音就能控制你想要达到的几乎所有要求(当然得先了解学习,都说这是奶爸车,老同志也一样喜欢),这也是大家都认可的一面。车载导航也是我用的最多的,和手机高德可以无缝连接,随时支持更新,第二天想到哪儿去,前一天在手机上找好地址收藏,上车后点一下发送了事。任务大师相当实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使用习惯设定不同的内容执行,可玩性极高。这车的音响效果也不差(也许是铂金音响的功劳吧),高频不刺耳,低频量感较足,在停车等候时播放歌曲或音乐能听到更多细节。当然得播放无损音乐,我在车上拷贝了不少无损音乐,支持所有的无损音乐格式,哪怕就是听古典音乐,它也能带给你一定的声场和细节。至于说是买max还是Pro版本?三万块钱的差价,只能根据你自己的经济条件来决定。但我肯定建议上max版本,相信智能驾驶会不断的完善好用,特别是在处理高速上的紧急情况,哪怕就一次成功处理,就能回本。至于冰箱和音响也都很实用,让自己学会在车上享受生活。 最后说说不足吧,一是智能驾驶目前版本在市内(成都,是堵车严重而出名)还是过于保守,有些地方看到它开的太保守和肉很着急,特别是老司机可能都会有这个共同的感受,看OTA不断更新后的结果吧。二是自动助车还使用不习惯,停车后一定得深踩刹车才能激活,有几次深踩后没看屏幕以为激活了,结果一放刹车车还在往前走。三是在驾驶性能模式上,设计的可调选项过多,经这一个多月的试用,每个场景下的差别并不明显,后边也懒得调了,全部运动模式。第四就是购车时遇到的情况,我是6月18日下订,7月15日提车,结果等回来后才发现,车是四月底就出厂了,就是说在我六月中旬下定前,这个车就已经出厂快两个月了,这与理想汽车在网络上的销售策略(app上随时看到车辆生产情况)严重不符,与销售方和厂家联系没有结果,只是给我说车肯定没有问题,全新车,没有返修或事故。车虽然到目前没有发现问题,但这事儿很不舒服,提醒朋友们验车时一定注意。 至于车顶玻璃、后门进灰、车内异响等问题我没碰上,纯电行驶距离短、油耗高等,这完全与个人的驾驶习惯和预判有关,平时建议把能量回收设定为高,下山或长下坡路一定要调到高(省刹车片和回收电,一举两得)。我属于开车比较暴力的,但近4000公里的综合油耗确实就只有6.8升(看图,最有代表性的是8月9日1天内,4个大人加1小孩和全部行李,车满载,行驶一千余公里,中途补过一次电,真实能耗就是这样),平时充满电,纯电行驶里程能够保证在160公里左右,电池是宁德时代。因六月份订的车,送充电桩,5千补贴没享受。

    4.43分“优秀”
    普拉多 2024款 2.4T 双擎 穿越BX版 5座普拉多 2024款 2.4T 双擎 穿越BX版 5座

    导语: 在当下各大电动新势力层出不穷,消费者都将注意力都放在电动车之际,第五代普拉多(图片|配置|询价)的诞生却为燃油车市场扳回了一局。众所周知,普拉多不仅是硬派SUV的标杆级选手,更是诸多车迷们的Dream Car,毕竟自上代车型至今,已历经三年之久。2024北京车展前期,一汽丰田全新普拉多宣布正式上市,新车共在售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45.98万~54.98万元,那么新车都有哪些亮点和槽点呢? 造型设计: 或许受到近几年流行的“方盒子”即硬派印象,作为硬派SUV的佼佼者,全新普拉多也开始走向了主流设计风格,方正的车身搭配上硬朗线条,几乎很难与上代车型联想到一起。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全新普拉多还采用双外观设计,其中致敬1958年经典款的圆灯版是否有种FJ酷路泽的既视感?其次还有矩形大灯版,不禁让郝哥又联想到同门老大哥雷克萨斯GX的影子。此外,车头的字母标识也要比椭圆形牛头标更具视觉冲击力,像银色装饰框和大面积黑色饰板的融入也堪称点睛之笔,不仅辨识度更高,而且还进一步拉开了横向宽度。值得一提的是,两侧的雾灯包括饰板是支持单独更换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维修成本。侧面多处细节彰显了全新普拉多对越野属性追求极致的一面,例如车窗下端位置被降低,为乘客提供更好地视野。硕大的外后视镜还能在极端越野路面上扫除更多盲区,同时还配备了主打越野操控并兼顾舒适性的邓禄普GRANDTREK AT30系列轮胎。相比前脸,尾部设计则以简洁为主,下方银色与黑色护板可对两种外观进行快速区分,右下角的HEV字样也证明了新车是一款混动车型。遗憾的是,全新普拉多并未采用“野味十足”的备胎后挂和尾门侧开设计,那么对于这样的造型设计您感觉如何呢? 内饰配置: 相比新能源“一块大屏走天下”的主流设计理念,全新普拉多的内饰氛围却被大量物理按键覆盖,将你瞬间拉回到经典燃油车时代,同时与海外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唯一的区别是减配了大尺寸全液晶仪表盘。12.3英寸中控大屏配备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涵盖了专为本土化升级后的HUAWEI HiCar、微信和智能家居功能等智能化配置,下方的空调控制区域以及座椅加热通风等舒适性配置也均采用物理按键,更方便越野场景下精准盲操。在挡把周围还配备了诸多越野专属按键,包括低速四驱、高速四驱以及差速锁切换等快捷键,高配车型还增加多地形选择系统、蠕行模式和后桥差速锁等功能按键。 空间表现: 全新普拉多共分为五座和六座两种座椅布局可选,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925/1940/1910毫米,轴距为2850毫米。其中六座版第三排座椅比较单薄,乘坐空间也稍显局促,郝哥建议最好仅应急使用,不过第二排座椅支持向前掀起,进一步拓展了储物能力,五座版的缺点是放倒二排座椅后并不平整。总而言之,空间灵活性并非普拉多强项,但得益于中大型SUV的定位,满足一般家用需求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动力系统: 新车全系搭载2.4T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组合,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43千瓦(330马力),最大扭矩为630牛·米,与之匹配的是8AT变速箱,最大接近角为31度、最大离去角为22度,离地间隙可达221毫米。如果从越野性角度出发,相信熟悉普拉多的朋友对它的实力毋庸置疑,而郝哥更关心的倒是硬派SUV的燃油经济性如何?虽然目前官方暂未公布油耗数据,但在拥有强大动力和通过性的同时,能依靠混动系统来进一步降低油耗,郝哥认为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越野性能: 得益于超长的悬架行程和强大的动力分配,在极限越野路段中,全新普拉多无论是抓地力还是脱困能力均保持着较高的水准,甚至面对爬坡、交叉轴等常见路况下,不开启低速四驱模式也能顺利通过。在涉水体验环节中,由于新车采用了进气口反置防浪涌和780毫米的涉水高度,也能轻松通过。与此同时,全新普拉多还提供了多地形驾驶模式选择,可实现泥地、沙地和岩石等恶劣路况全覆盖。 推荐配置: 如果喜欢五座的朋友,郝哥认为入门车型穿越BX版 5座的性价比更高,虽然相比中配全能TX版 5座缺少了电动尾门、语音控制、真皮方向盘、座椅电动调节加热通风等诸多舒适性配置,并且还未配备全套的安全配置,但郝哥认为对于普拉多来说,这些并不重要,毕竟像2.4T混动系统、全时四驱系统、中央差速锁和低速四驱等硬核功能一应俱全就足够了,况且还能节省高达6万元的预算,如果只能增加3万元郝哥都觉得可以考虑。那么如果考虑六座版车型,郝哥则推荐首选全能TX版了,虽然预算再增加3万元的顶配悍野WX版增加了10多项科技舒适性配置,但郝哥觉得只有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540度透明底盘和蠕行模式等几个配置对得起多花的钱,因此从使用率和实用性综合来看,还是售价51.98万的全能TX版 6座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