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众泰Z7002016款1.8T 手动尊贵型值得买吗_众泰Z700怎么样

    ·众泰Z700

    什么是懂车分

    https://p3-dcd.byteimg.com/img/tos-cn-i-dcdx/d6c36057b91a02ffe0f0039d4ed327da~960x540.png
    暂无评分
    懂车分来源为真实车主或试驾过的用户、车评人发表的评价,平台会根据评分人的各种行为判断一条评价的可信度,可信的评价积累到一定数量且懂车分较为稳定后,分数才会被公布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共4人评价
    经销商报价
    暂无报价
    厂商指导价
    9.98-16.58万
    • 项目
    • 当前车系评分
    • 同价位平均分
    • 综合
    • -
    • -
    • 外观
    • -
    • -
    • 内饰
    • -
    • -
    • 配置
    • -
    • -
    • 空间
    • -
    • -
    • 舒适性
    • -
    • -
    • 操控
    • -
    • -
    • 动力
    • -
    • -

    分项评分

    同级车评分

    • 同级车均值3.88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迈锐宝XL3.88外观4.46
    • 众泰Z700--
    • ---
    • ---
    • ---

    分项评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同级车均值3.88-
    • 迈锐宝XL3.88外观4.46

    众泰Z700·全部评分

    点评车型: 2016款众泰Z700 1.8T 手动尊贵型

    4.22优秀

    这个价位外观无话可说,同价位基本无敌,内饰虽然模仿的A6,但是相比同价位少了很多塑料感,空间在C级车中中规中矩,但相比B级车大了很多,毕竟轴距放在那里。操控中规中矩,1.8T动力还算可以,但是车子太大,没什么推背感,也倒是够用。 电子部件质量不咋地,电动后备箱偶尔无法开启,盲区检测偶尔不能用。电吸门倒是至今没什么问题。 外观:非常漂亮,大气,不输二三十万合资车。 内饰:虽然模仿,但质感也还可以,中控台软仿皮质感,车门也是软的仿皮质感,塑料感不多。 空间:我身高184,调到适合我开,后排做个180的还能翘二郎腿。后备箱高度一般,深度优秀。后排座椅可以放倒,偶尔拉个长的管子都可以。 配置:国产车仅有了,电吸门、电尾门、盲区检测、座椅加热记忆,后排独立空调,自动空调、空调分区控制。反正各种配置都给你安排上了。 动力:发动机动力数据看上去还不错,但实在是车子太大,提速一般般,与国产1.5T紧凑型车车相比可能稍微快一点。 油耗:市区11个,高速7-8个,油耗偏高。 维修保养成本:较低,配件也便宜。 总结:外观大气漂亮,空间大,驾乘感受舒适,内饰质感不错,配置高故障率当然也高,动力一般,油耗偏高。

    2016款众泰Z700 1.8T 手动尊贵型 图 02016款众泰Z700 1.8T 手动尊贵型 图 0
    2016款众泰Z700 1.8T 手动尊贵型 图 12016款众泰Z700 1.8T 手动尊贵型 图 1
    2016款众泰Z700 1.8T 手动尊贵型 图 22016款众泰Z700 1.8T 手动尊贵型 图 2
    2021-10-20

    李幼楚你管这叫c级车?

    阳~^_^倒车的时候声音有点不正常是什么情况

    不吹1不黑众泰用事实告诉我们车上的电子配置一点都不值钱

    前往

    同级车热门评分

    4.70分“优秀”
    迈锐宝XL 2023款 1.5T 锐动版迈锐宝XL 2023款 1.5T 锐动版

    缘分,一切都是缘分。读书的时候,看见我家附近有一辆全黑的迈锐宝XL,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特别帅,凌厉运动的外形,全黑色的外观,无形中透露着一种隐世高手的气息,当时我就觉得这车我好喜欢,这辆车很好很贵,可能不在我以后买车预算之内吧,但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时间一晃到了今天,前前后后看了好几个品牌的很多车型,最终选择了迈锐宝XL,现在我也成为了迈锐宝XL的车主,虽然不是高配的,但是我觉得我这辆仍然具有我当初喜欢的惊艳感觉,当初更喜欢凌厉运动,现在工作了,可能更追求稳重大气,个人觉得这车符合我各个阶段的审美。 买车前,我的计划是买一辆A级轿车,日常通勤代步足够就行,德系速腾朗逸高尔夫,日系卡罗拉轩逸凌派,美系科鲁泽威朗,国产帝豪UNIV等等都看过,始终觉得差点什么,直到有人介绍了迈锐宝XL,好家伙一看这不就是我当年看到的那辆车吗,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销售聊了一下,发现这车性价比极高,还是个B级车,研究对比了那么多车型,硬是把这车落下了,缘分又让我们相遇,最终综合考虑多方,买了迈锐宝XL 1.5T锐动。 跟别人提起这事,都说别买,说美系车油耗高,小毛病多,不要买,但是话说回来,没有完美的车,任啥车都有缺陷,那大众烧机油,日系铁皮薄啥的卖的也不少,仔细想想谁也别说谁,只要你看中了,能接受他的不足就可以,关键是要买一辆自己真正喜欢的车。 这车提了不到一个星期,我期间迫不及待的开出去溜了好几圈,大概说一说我的感受吧: 1、 内饰和空间 车内中控台、座椅门边都是黑色,有一块不大的屏幕,功能通过物理按键实现,有多功能方向盘,机械仪表,整体氛围沉稳大气,简单朴素,是我喜欢的风格,不需要花里胡哨复杂的装饰,这样更耐看,见仁见智吧。迈锐宝XL内饰可能是被吐槽的最多的一个点吧,好多人第一眼看到这车的内饰就丑拒了,的确,这是现实,这车内饰设计和现在好多车型对比真的差不少,还是很传统的风格,屏幕最大尺寸可能还不如某些车最小的屏幕大,还有厚厚的黑边,还全是物理按键,一点科技感也没有。就中控而言,屏幕大点固然好,看着爽,但是个人觉得没必要,按键全部集成到屏幕,操作起来个人觉得真的不方便,我一同学买的大屏车,在不用语音的情况下操作空调要在屏幕上戳半天(有说用语音的,好多车型都有了,迈锐宝也有),看了很难受,也不安全,还是物理按键比较好,直截了当,方便快捷,按一下或者拧一下就行,而且永远不会黑屏死机。车辆控制就要简单安全,不要为了美观而美观,不要为了智能而智能,不能牺牲本质去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屏幕只要能够显示所需的东西就足够。 前排空间蛮大,储物空间足够,前排调整好座位后,后排空间不算宽敞够用,后备箱空间很大,应该是牺牲了后排空间换来的,毕竟美系车,后备箱可能要装点啥,这个网上有很多讨论,现在来说就我一人开,后期后排应该坐人也不多,当然,如果能把后备箱空间匀一点给后排就更好了。 2、功能 这车该有的功能都有,自动大灯、自动空调、电动座椅、座椅加热,语音控制、侧气囊、安吉星等等。安吉星好东西,有事故可以自动联系救援,音响音质也很不错,我喜欢开车时候听歌,开着自己的爱车听这个,别提有多爽。有吐槽车灯的,好多都改装了,我还没跑过夜路,暂时还看不出来好不好用,后期更新。 3、动力油耗 1.5T+9AT,我买这车通勤家用,我开车不激进,属于比较稳的那种,1.5T动力足够,动力响应还挺快的,起步轻点一点油门就跑,超车啥的也挺快,换挡也挺平顺的。油耗方面,提车时候显示跑了9KM,出了4S店加了200块的92,现在46KM,表显平均值18.4,我只在市区里跑了几圈,遇上了一次下班高峰期,没跑过高速和野外,这200块的有还没烧完,油耗数据不稳定,后期稳定了再更新。 4、驾驶感受 方向盘转起来带点阻力,没有想象中那么轻快,但是不重,悬挂没有像2.0T那么硬,转向操控也挺精准,还没有跑过复杂的路况,那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这车的性能,后期有机会跑完再更新。 5、其他 有人说雪佛兰位列屌丝三宝之一,定位低,我倒是没感觉,我也不在意,此前没车的时候我都挺开心的,有车了更好,我也不是要这车撑面子的,自己喜欢,能满足我的需求就可以。再有保值率的问题,买车是自己开的,在爱护车辆的同时,发挥它的价值,开到这车不能开了或者不想开了,完成了他的使命,转手卖了能卖多少是多少,买车不是用来投资的。对于网上说的各类问题暂时还没出现,现阶段心中有数。 6、小结 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车了,外观、内饰、动力、功能等各方面整体来说很满意,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缘分促使我们走到了一起(感觉跟找对象似的),买这车他将陪伴我历经风雨,走过人生一段重要的旅程,我也会带他去看世间繁华,期待大宝后期的表现。

    4.31分“优秀”
    小米SU7 2024款 后驱标准长续航版小米SU7 2024款 后驱标准长续航版

    【外观】当初选择小米SU7有70%是冲着它的颜值去的,网上的段子说的好,谁会拒绝自己的老婆长得想刘亦菲呢,提车后第一时间就去贴了车衣主要是为了防止大货车的小石头磕伤车漆; 外观改装: 1、碳纤维外观侧翼叶子板装饰盖,保护侧翼摄像头; 2、粘贴黑化字母,提高车辆运动感; 3、碳纤维外观车牌框,完美贴合车身曲线; 【内饰】保留方向盘滚轮、驾驶模式旋钮等高频操作键,盲操更方便,比某些纯触控车型更人性化 【空间】我身高1.74空间主副驾完全够用,溜背造型牺牲了后排的头部空间 【配置】我觉得驾驶方面的配置拉满了,5秒多的加速度日常完全够用,但是舒适度方面性价比极低,同价位的新能源,电动前备箱,前后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都已经安排上了,SU7连选配都不给 【驾驶感受】方向盘虚位极小,指哪打哪,山路攻弯时通过方向盘的震动能清晰感知车轮抓地力变化,动力充沛,路上超车信心十足。槽点:过减速带时车辆会异响 【续航能耗】日常出行基本是50%高速,50%国道,动能回收开到20%,空调一般开到27°,几千公里下来能耗在14KWh/100KM,中大型车辆能有这个能耗表现应该算是不错了 【辅助驾驶】标准版的纯视觉辅助驾驶在高速上面完全够用,就是超车的时候有点毛病会突然减速再加速,而且每次都感觉辅助驾驶时车辆偏向车道右边 【智能座舱】小爱同学基本上能完成你的所有命令,而且响应速度极快。 需要改进的有几点: 1、手机只能控制空调开启关闭,无法调节空调内外循环; 2、官网购买的香氛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个人觉得香氛系统应该要间断开启,不然一直开着嗅觉适应了就闻不到味道; 3、前置摄像头未做好密封,每次早上都会起雾,去了售后说要重新做密封;

    4.13分“优秀”
    小米SU7 Ultra 2025款 标准版小米SU7 Ultra 2025款 标准版

    开完6000+公里的小米SU7 Ultra,一些真实感受 最近开这台小米SU7 Ultra跑了不少路,感觉有些想法可以和大家分享分享。这车呢,优点很突出,开起来确实带劲,但也有些地方在实际用起来的时候,感觉还有待改进,希望小米能听听用户声音。 先说说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1. 外观和内饰用料很实在: 这车停在路边很显眼,造型确实漂亮,不少路人会多看两眼。进到车里,摸得到的地方用了不少 碳纤维和 Alcantara 材料,像方向盘包覆和顶棚这些地方,手感挺舒服,看起来也显档次。坐进去那种偏向驾驶的氛围营造得不错。 2. 开起来是真舒服: 底盘调校可以说是这台车最大的亮点之一。 开起来感觉很扎实,过弯支撑足,跑高速稳当,过一些不平的路面处理得也挺好,不会觉得颠得难受。方向盘指哪打哪,动力响应快而且平顺,整体操控感在同价位里算得上非常好开的那种。 3. 小米手机搭配着用特别方便: 像我用的就是小米手机,靠近车子自己解锁上车这点就很省心。在车里还能直接在车机大屏上操控手机以及家里的米家设备,比如提前打开空调或者看看摄像头,这点对于习惯了智能家居的人来说很方便。 4. 记忆泊车实用性强: 对于固定的停车路线,比如公司或者家里的地库,他可以自动学习,下次就可以让车自己停进去,尤其是手里拎着东西的时候,省了不少事。 5. 赛道大师功能专业: 这个模式主要是给喜欢下赛道或者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准备的。它提供 非常详细的车况信息(像胎温、胎压、功率这些),并且可以让你非常精细地调整底盘设定,比如有增强动能回收,赛道特调abs,方向盘手感等等,有点像给你一套专业工具去调校车辆状态。 核心是它极其精准的赛道计时和数据分析功能, 用来做圈速对比和分析跑法帮助很大,对提升成绩有帮助。打开这个模式界面和音效的变换也有点仪式感。 赛道成绩确实硬气: 国内几个像上赛浙赛这样的专业赛道,现在圈速榜上都能看到它领先的量产车成绩,实力是过硬的。 最让人兴奋的是前段时间它在“绿色地狱”纽北赛道跑出的那个第三名,虽然是官方测试的原型车,但这个成绩本身非常了不起,证明了国产车在顶级性能领域的潜力。 开了一段时间,也发现一些小问题或者不那么顺手的地方: 1. 偶发异响: 主要是在过一些不太平的路面时, 方向盘那块区域能听到细微的咯吱声,虽然不算一直响,但出现了确实会影响点心情。后来售后帮忙解决了,总算不那么闹心了。 2. 车机稳定性和体验有待提高: 日常用着还行,但偶尔会遇到抽风和小bug比方说座椅位置记忆错误,再比如小憩模式,座椅和空调的配合感觉逻辑不能预设,时长还得躺下爬起来再设定用不了语音。再比如雷石歌又少又要花钱,还有行车视频app打不开等。 3. 语音助手不够聪明: 小爱同学在车上用起来不如想象中那么顺畅。 有些热词不按照我说的语音语调来(特别在导航时),大模型能力也不强,经常这个还不会那个还在学习中。 4. 用户反馈响应慢: 这也是不少车主提到的一个槽点。 通过官方渠道反馈问题后,感觉跟进的速度和处理效率不太让人满意,这点挺影响体验的。希望买了车,反馈问题也能得到更及时的关注。 5.音响特别差:说到这个车的音响,非常失望。 本来期待挺高的,毕竟都这个价位了。但实际听下来,感觉不太对劲。 低音下潜不够深, 放点节奏强的音乐或者看电影时,总感觉鼓点像是浮在上面,少了点那种沉下去、从地板传来的震撼感,劲儿使不出来。 高音呢,又偏生硬,不够通透亮丽, 特别是人声或者弦乐的高音部分,有时候听着有点“燥”,甚至有点刺耳,就像被掐着嗓子,不够舒展。整体听起来,层次感和清晰度就打了折扣,调来调去也总觉得差点意思,听着容易让人有点烦躁上火。 说实话,这套音响的表现,离它其他方面的水准,比如性能或者用料,有点差距,和这个“新豪车”定位感觉不太匹配,真心建议能提供官方后改,实在太差了。 总的来说: 小米SU7 Ultra, 尤其是在开起来的感受上、赛道上的硬实力、以及像碳纤维、Alcantara这些看得到摸得着的用料上,完全配得上大家对它的期待。纽北那个成绩真的让人对国产车刮目相看。 但也正因为硬件底子这么好,也特别希望它在软件体验、细节做工的耐久性(比如异响)以及用户服务响应这些方面能再精进一些。这些小的地方处理好了,才能真正配得上“顶级”的称号。 真心希望小米能重视这些实实在在的用户反馈, 赶紧通过OTA优化一下车机和语音的功能,别光天天想着yu7独占,也考虑一下音响升级的事项,更重要的是,把售后服务反馈的通道打通,让它真正高效运转起来。这么好的车,潜力巨大,希望它能不断改进,做得更好。毕竟作为用户,谁不希望自己买的车越来越好呢?也看好中国汽车能靠这样的产品走得更远。

    4.00分“良好”
    奥迪A6L 2024款 45 TFSI quattro 臻选动感型奥迪A6L 2024款 45 TFSI quattro 臻选动感型

    新手小白一个,人生第一辆车。也不会做什么评测,只是简单的分享一下一个多月的感受。 【购车经历】 买车之前做了很多攻略,基本上都是理论也对比下了5和e,但都仅限理论和先驱们的经验分享。没有去4s店试驾。因为过年用车,所以12月份比较急,必须出手了。刚好赶上5e大改款。新款优惠幅度几乎为0,老款的价格优惠已回收,老款5系比新款好看,但是怕传动轴异响,从原先最看好到变成放弃。 【舒适性】 首先一点春节回家跑高速确实车子稳。方向盘比较紧不容易跑偏。车子操控好,指向精准。虽然油门刹车也比较紧,但是整体还好。 【最不满意】 车机真的可以升级换代了。黑色车漆,下雨千万不要出门。不是在自己擦车就是再去洗车店的路上。没有一个合适的放手机位置,一上车就把手机往车载支架放,相当不优雅。 【动力表现】 45版本245匹我觉得日常出行已经足够,我还没开发出它的最强实力,让我开可能大材小用了😅 【油耗】 高速7.8个 市区一般路段12-15个,听说过了磨合期还会降。 【空间表现】 5米多点的车,空间整体表现比较满意。再大了怕是不好驾驭,特别是停车要大车位,小车位不太好停,也许是我技术菜的原因。 【提车价格】 都说12月是理想的购车季,确实优惠力度比较大,简单沟通,优惠11万,感觉跟预期差不多,也就下单了。 有点小遗憾,当时也是着急提车,选装要等,所以也没办法。只能提现车。不着急现车的车友,电动方向盘和双层隔音玻璃可以选一下,因为我发现这个车跑高速风噪有点大。

    4.60分“优秀”
    奔驰E级 2025款 E 300 L  豪华型 轿车奔驰E级 2025款 E 300 L  豪华型 轿车

    平民天花板,必须立标,永远的神! 【购车经历】 纠结宝马5顶配,a7l黑武士,Glc300L,奔驰E300L 宝马5屁股一开始想将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 a7L是很好,但是价格跟E快差不多了。 纠结Suv家用还是E300L 最后老婆给下决定,看我自己最喜欢,22岁的梦等到30岁再去完成就会后悔莫及。 后来去试了试,Glc个人觉得座椅不太舒服,像我的老cs75换壳😂 个人因为对动力没多大要求,操纵也没有,就纯粹觉得E坐着舒服,兼具一定的豪华性。 辗转亦庄,朝阳星徽,最后去了马驹桥利星行。 【购车价格】 找店总谈的,裸车38.38,带装饰,上牌,保险,购置税,2A2B,落地43.68,做了延保至5年9800,车衣自己贴的巴斯夫罗蒂姆7000。 利息两年提前还款加上46.8,旧车22款cs75折了7w。 硬要说缺点:底盘太低,容易拖底,有的时候雨刷器异响,其他没啥了。 油耗差不多7个左右,北京市区+部分六环+五环+京新。 目前2000km,后续再观察。 【乘坐感受】 后排比前排舒服,该有的配套设施都是有的,老爸和老婆坐前后排都是很合适的。适合三口之家。 【动力表现】 2.0t没啥特别的,够用了,又不是卷提速的车,个人不太接受电车,家里在郊区小胡同,不好把车开进去充电。 【操控】 包不如宝马奥迪,不过够用啦,我很满意。 【适用人群】 不喜欢电车,喜欢油车,想买豪华型轿车,不喜欢a6的官气,不喜欢宝马5的屁股,人生没开过bba还有点小米人傻钱多的适合买这个😅(狗头保命,防喷,我也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