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好几个人说,现在豪华车越来越“不值钱”了。一开始我还不信,觉得是不是被国产新能源“卷”得太狠了。但真去店里一转、真帮朋友谈一回价才发现,哎,有些豪华品牌啊,还真是自己把自己玩没了。
为啥这么说?套路太多,看人下菜的“戏”演得太明显了。
豪华?有时候只是个标而已
就拿那次我陪哥们去看某品牌的SUV说起,明面上搞活动优惠力度看着挺大,到店一问,现车没货,加价提车不说,连个全景影像还得选装。你要是不想贷款?对不起,优惠就打折扣。这一套一套下来,不就是逼你走他们的路吗?
你说配置缩水也就算了,动力方面更是一言难尽。以前2.0T听起来就很唬人,现在一查,低功率版本马力还不如国产的1.5T,起步都软绵绵的。可你看看人家宣传,还是豪华品牌,还是“高性能”发动机,你说说,是不是有点当人是傻子看?
配置两重天,一不小心就成“冤大头”
最让我无语的是,低配和高配之间的差距,简直像是两个世界。有些三四十万的车,低配连个雷达都省,360影像没有、座椅加热没有、车机卡得不行,开起来跟几年前的合资A级车差不多。

更气人的是,价格虚高,还非得你自己去磨,和销售斗智斗勇。一问价格就说:“这个您得加点精品”、“我们这边金融政策走一走”、“保险一起上”……这不就是变相加价嘛?你要真是全系高配置,咱也认了,可你这拿个“壳子”来唬人,心里别提多膈应。
反倒是凯迪拉克这次有点“轴”
本来对凯迪拉克没啥好感,一直觉得它就是个“美式肌肉”的代表,不太懂现在的市场。但最近XT4新款一上市,我是真有点坐不住,跑去看了下,结果还真给我点小惊喜。

最直接的,价格上来就给你明着的。一口价,15.99万起,不用你在那边来回讨价还价,也不用非得找“关系”。不像别的品牌价格写得很漂亮,真到手却总是绕来绕去。
你说便宜了是不是缩水?还真不是。
配置上来就是“满配”思路
那块33英寸的曲面屏真不小,最关键是用着不卡,搭载的是高通8155芯片,系统流畅得跟用iPad似的。而且AI语音助手基本上不需要重复说指令,响应快,识别准。

导航、美团、微信这些还能直接投到中控屏上,不是简单的CarPlay那种,是深度集成进去的,方便得很。我坐副驾上试了下,点个奶茶都不用掏手机,语音一句话就搞定,体验真不赖。
安全配置上也不含糊,整车76%以上是高强钢和超高强钢,这用料在同级里真不多见。最有意思的是那套自修复轮胎,一般小钉子扎进去不用补,它自己就能“愈合”,省心不少。
动力上也给力,1.5T 211马力,2.0T 237马力,说实话,这个数据已经比很多竞品的高功率版还要猛了。关键这台2.0T是通用家里最成熟的发动机之一,稳定性在圈子里口碑也不错,我认识几个开老款XT5的哥们,十万公里下来基本没出啥毛病。
豪华不是“唬人”,得让人真有享受感
你别看XT4现在起步价低,但配的东西一点不拉胯:座椅通风加热、双层夹胶玻璃、主动降噪,全都给你备好了。不是那种顶配才有的“摆设”,而是入门就能享受到。
这个思路说实话,比起那些“豪华外壳+寒酸内饰”的套路车厚道多了。要我说,凯迪拉克这次就是扭转了之前“价高不实”的印象,把车做回“性价比+质感”路子上了。
总结:别再迷信车标,谁真谁假,开了才知道
现在买车的环境真的变了,品牌确实还有价值,但已经没以前那么“玄学”了。你拿个logo来唬人、拿些缩水配置来糊弄人,大家心里都有杆秤,久而久之,自然没人买账。

反倒是那些踏实造车的,比如这次的凯迪拉克XT4,定价合理、配置不缩水、用料不含糊,反而更容易被接受。尤其是对预算20万上下、想入手豪华车的年轻人来说,XT4就像是给了一条“体面又不吃亏”的退路。
当然你说它是不是比BBA还高级?咱也不吹。但起码,它没有骗你。这年头,不骗人,本身就已经算豪华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