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6 日下午,问界 M8 正式上市,价格为 35.98-44.98 万元。新车有 Max、Max+和 Ultra 三个版本,均有 5/6 座可选,相比问界 M9 便宜了 12 万起,4 月 20 日开始规模交付。

那么问界 M8 和问界 M9 有什么区别?哪款最值得选?相比竞品有何优劣势?又能给问界品牌带来多少增量呢?
既生 M9,何生 M8?

从车身尺寸和定位来看,问界 M9 和 M8 是高度重合的,二者都是 5 米 2 左右的全尺寸 SUV,动力系统上,二者也基本一样,都是 1.5T 的增程系统(M9 多了纯电版),也都有六座和大五座。

而一般在传统 BBA 的产品矩阵里,「等级」是非常森严的,比如奔驰 S 级和 E 级,车长和轴距分别差了 230mm 和 145mm,宽度和高度也多了 74mm 和 35mm,而不是像问界 M9 和 M8 这样「基本一样大」。
既然不像传统豪华品牌那样以尺寸来划分阶级,那么问界 M8 相比 M9 在哪些地方有所「简配」?毕竟价格差了 10 多万块呢。
首先是智驾系统,问界 M9 标配了 4 颗激光雷达的顶级硬件,是可以支持 L3 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的,而问界 M8 上只有两颗激光雷达,当然肯定还是智驾的第一梯队。
另外在底盘上,问界 M9 采用的是全铝的材料,M8 则用的是钢铝混合,另外 M9 底盘的 CDC 可变阻尼系统是标配的,M8 需要选装。

车身方面,M9 有双色车身 M8 没有,M9 轮毂尺寸起步就是 22 英寸,M8 则是 21 英寸,另外 M9 具备华为车载卫星通话功能、隔空开门、电动隐藏拖车钩等功能。
可以看到问界的刀法还是非常精准的,如果预算充足肯定还是 M9 更「尊」一点。
问界 M8 哪款最值得选?
问界 M8 提供三个配置:Max、Max+ 和 Ultra,均有五座和六座,均为双电机四驱,标配空气悬挂+CDC 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增强型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以及华为乾崑智驾 ADS 3.3(含前后激光雷达、5 个 4D 毫米波雷达)。

具体来看三个配置的差别首先在于电池,Max 版配备的是 37kWh 的电池,CLTC 纯电续航 201km,Max+和 Ultra 版配备的是 53.4kWh 电池,CLTC 纯电续航 310km,纯电续航明显更长,对于不想频繁充电的潜客来说 Max+和 Ultra 版更合适。

另外 Max+版本相比 Max 版(贵了 2 万块钱)增加了增加了副驾折叠舒云双享座椅,可与二排形成躺平模式;六座版二排升级为零重力座椅,提升舒适性;增加流媒体后视镜;可选装电动门和激光投影(迎宾灯效等)以及更大的轮毂。

Ultra 版相比 Max+版贵了 5 万元,但多了 22 英寸轮毂,配电动门、激光投影;二排零重力座椅优化;HUD 抬头显示;另外内饰可选琥珀棕/星云红高级配色,可能使用更高级皮质材料。

三款配置最推荐的是 Max 版,性价比最高,210km 的纯电续航大部分时候够用了,尤其是对于有家充桩的用户来说;Max+人群更适合追求更高舒适性和更长续航,经常全家出行或商务使用的人群,310km 的纯电续航更为从容,零重力座椅+副驾折叠功能提升后排体验,对家庭用户更为友好;如果预算充足,顶配 Ultra 电动门、激光投影、HUD 等一应俱全,内饰更高级,接近 M9 高配的体验了,如果想买问界 M9 高配但预算有点吃紧,不如考虑一下 M8 的高配。
对比理想 L8、腾势 N9、领克 900,问界 M8 有何优劣势?

今年算是大型增程/插混 SUV 的集体爆发之年,除了理想 L8,有腾势 N9、领克 900(预售状态)、问界 M8 等车型,都是看中了 30 万以上的这块大蛋糕。

这里就对比一下问界 M8、理想 L8、腾势 N9 和领克 900 的入门车型,看看谁的性价比最高。

首先从动力来看,腾势 N9 标配 2.0T+三电机,易三方系统还有圆规掉头等黑科技,在三电方面腾势 N9 确实明显领先一大截,零百加速也只需 3.9 秒,当然油耗也会更高一点。其余三款车均是 1.5T+双电机的组合,其中理想 L8、问界 M8 都是增程,领克 900 是插混,在燃油经济性方面会更好一点。

再来对比一下智能化方面,问界 M8 标配了两颗激光雷达,并且还有招牌的华为 ADS 智驾系统,对其他三台车有一定优势,其次就是理想 L8,腾势 N9 和领克 900 的高阶智驾能力还有待验证。

最后再来看看一些其他的亮点配置,问界 M8 和腾势 N9 都标配了空气悬挂,M8 高配有零重力座椅,激光投影,领克 900 有电动天地门,理想 L8 高配也有电视、冰箱等。

总体来看,要追求智驾的话肯定选问界 M8,要三电机械素质选腾势 N9,要成熟的用户体验选理想 L8,要性价比和一些新奇配置选领克 900。
M8 能给问界带来多少增量?

根据懂车帝的榜单,问界 M9 的月销量长期在 1.5 万左右(2、3 月低是因为 3 月新款上市,新旧交替期),对于一台均价 50 万以上的车算是非常牛了。
现在的问题来了,问界 M8 的上市会对 M9 产生多大影响?M8+M9 的组合相比 M9 能带来多少增量?

这里首先问界 M8 肯定会分走一部分 M9 的用户,3 月新款 M9 正式上市,短期几个月还看不出来,后面这里笔者预测 M9 很难再回到「常态月销 1 万 5」的了,月销量可能维持在 8000 左右。
但即便如此,M8 的到来还是会带来不少增量,毕竟便宜了 10 多万块呢,虽然比竞争对手可能还是贵了几万,但毕竟有华为的智驾和品牌加持,很多人还是会优先选自己能买得起的问界,更何况这次华为很聪明的把 M8 的车身尺寸维持到了 5 米 2 左右,符合这个价位的消费者「大就是好」的口味。
这里笔者预测问界 M8 的月销量可以维持在 1 万 5 左右,M8+M9 的组合能给问界带来每月近 1 万的增量,对于这个价位来说还是非常可观的。
当然这里问界 M8 也有很大的槽点,40 万的 Max+版本,也就是很多人会选的中配,电动踏板、电动门、投影幕布、激光投影大灯这些都没有或者得额外花钱选配,价格还不便宜,说实话诚意略显不足。如果后面腾势 N9 出一些政策,领克 900 正式上市时的定价比较炸裂的话,问界 M8 还是会流失不少订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