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丰田变了。

    轩辕商业评论头像轩辕商业评论头像
    轩辕商业评论5天前

    作者 / 徐美慧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丰田汽车电动化战略正在激进转向。


    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7日报道,这家全球销量第一的传统车企计划到2027年推出15款全新电动汽车(包括其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的部分车型),并将年产量提升至100万辆。


    不过,对此,丰田汽车未予置评,并称该消息并非由该公司官方发布。


    丰田的这一目标被外界视为丰田对特朗普政府25%进口汽车关税的直接回应,也是其面对中国价格战、欧洲环保政策与特斯拉竞争压力的“背水一战”。


    01


    丰田“迟到的激进”电动化战略




    自2020年全球汽车业掀起电动化浪潮以来,丰田因过度依赖混合动力技术而饱受“转型迟缓”的质疑。2024年,丰田电动汽车销量仅14万辆,占其全球总销量的1.3%。


    然而,多重压力正迫使这头“大象”加速转身。


    特朗普政府于当地时间2025年4月2日生效的25%进口汽车关税,直击丰田的全球化供应链软肋。


    当前,丰田仅在日本和中国生产5款电动车型,而美国市场占其全球销量的20.7%。若维持现状,其美国在售的进口电动车成本将飙升3500至1.2万美元,彻底丧失竞争力。


    与此同时,日元汇率波动导致日本本土制造成本高企,2024年丰田日本国内销量因认证丑闻暴跌7.5%,进一步削弱其本土化生产优势。


    在中国,丰田的电动化步伐更显被动。2024年,其bZ3轿车因定价过高销量遇冷,全年在华电动车份额不足0.5%。为应对中国市场激烈的价格战,丰田紧急推出起售价11万元的铂智3X。


    即便如此,有分析师指出,丰田若无法在2027年前将中国电动车市占率提升至5%,可能面临被挤出主流市场的风险。


    此次公布的2027年百万产能目标,实际上是丰田对现实的妥协。


    由于市场需求放缓,丰田汽车近期对其短期目标进行了调整。《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丰田汽车当前预计将在2026年生产约80万辆电动汽车,较原计划的产量大幅下调近50%。


    丰田汽车曾表示,计划到2026年其电动汽车年销量达到150万辆,同时计划到2030年每年销售350万辆电动汽车,但这些数值被视为股东基准而非具体目标。此外,丰田汽车还决定推迟原定于今年3月份在日本福冈建设的电池工厂项目。


    不过,根据数据分析与咨询公司GlobalData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达到3176万辆,大约是2024年的三倍,届时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30%以上。


    2024年,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了近14万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约三分之一。尽管如此,在丰田汽车逾1000万辆的全球总销量中,电动汽车所占的比例仍不足2%。


    02


    全球生产网络重构:从“保守派”到“风险对冲者”




    目前,丰田汽车拥有5款自主研发的电动车型,并仅限在日本和中国市场生产。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披露的规划,为了应对特朗普关税和外汇风险,并缩短交付时间,丰田汽车计划将生产扩展至美国、泰国和阿根廷,以此构建区域性供应链网络。


    这一布局直指三大风险对冲。


    一方面是关税壁垒,丰田汽车位于美国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纳州的工厂将从2026年开始生产三排座SUV,该款车型的电池将来自该公司斥资140亿美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新建的工厂,实现“美国车美国造”。值得一提的是,该工厂不仅是丰田汽车的首个电池生产基地,还将为竞争对手本田汽车提供混合动力电池。


    另一方面是成本控制,丰田汽车还将于今年10月份在泰国启动其Hilux(图片)皮卡电动版的生产,这一举措与泰国政府制定的“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泰国本土汽车总产量30%”的目标相契合,该款车型也将在阿根廷进行生产。据悉,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政府补贴,单车成本可降低18%。


    此外,丰田还计划于今年在中国推出首款搭载华为车载操作软件的电动轿车,并在2026年至2027年期间推出磷酸铁锂电池,以降低电动车的生产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15款新车中包含多款雷克萨斯电动车型。丰田试图复制其在燃油车时代“用豪华品牌利润反哺大众市场”的策略。


    为打破电池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丰田在上海金山独资设立电池研发中心,并在泰国建立首条海外电池pack产线。与此同时,其宣布向本田供应混合动力电池,试图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边际成本。这种“竞合策略”在传统车企中尚无先例,也被视为丰田对抗宁德时代、LG新能源等巨头的无奈之举。


    尽管丰田试图通过全球生产网络对冲风险,但其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仍引发资本市场担忧。


    尽管丰田的转型计划引发资本市场关注,但质疑声仍未消散。


    美国投行伯恩斯坦分析师指出:“丰田的百万目标仅相当于特斯拉2024年产能的77%,且其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从2025年推迟至2028年,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


    不过,根据GlobalData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车需求将达3176万辆,丰田若能抢占3%份额即可实现目标,这为其留下喘息空间。


    从混合动力的捍卫者到电动化的追赶者,丰田的激进转型折射出传统车企在时代裂变中的集体焦虑。


    当100万辆产能目标遭遇关税、技术、市场的三重围剿,这场“大象转身”的成败,不仅关乎丰田自身存亡,更可能改写全球汽车业格局。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