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美国对华104%关税落地,国内新能源车价格战一触即发?

    文旅胡爷头像文旅胡爷头像
    文旅胡爷04-09


    一、新能源车价格走势与补贴政策

    1. 价格走势:降价压力与成本博弈并存

    - 出口转内销加剧竞争:美国对华104%关税落地后,部分原本依赖出口的车企(如比亚迪、蔚来)可能将产能转向国内市场,导致供给增加。例如,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29万辆,若其中10%转向国内,将新增约13万辆供给,可能引发价格竞争。

    - 技术降本对冲关税: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成本较磷酸铁锂低40%,比亚迪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提升50%,这些技术突破可能推动整车成本下降。例如,2025年1月比亚迪单月出口量达6.6万辆,其规模化生产能力可能进一步压缩价格空间。

    - 政策导向影响:2025年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最高达2万元,置换补贴最高1.5万元,总规模4000亿元,政策重心从直接购车补贴转向刺激消费升级。这可能引导车企推出中高端车型,而非单纯降价。


    2. 补贴政策:结构性加码而非全面提升

    - 中央政策:

    - 报废更新补贴:报废旧车换购新能源车可获2万元补贴,且仅支持纳入购置税减免目录的车型,政策向技术合规车型倾斜。

    - 置换补贴:购买新能源车最高补1.5万元,燃油车补1.3万元,新能源补贴力度更大,加速行业电动化转型。

    - 地方补充:湖北省对10-20万元新能源车补1.2万元,20万元以上补1.5万元;福州市允许跨年度衔接补贴申请,提升政策灵活性。

    - 趋势判断:补贴从“普惠式”转向“精准化”,重点支持技术升级和消费结构优化,而非单纯提高补贴比例。例如,2025年政策明确要求补贴资金90%由中央承担,地方仅需配套10%,降低财政压力。


    二、新能源车企对美出口情况

    1. 出口美国的头部企业

    - 特斯拉中国(上海工厂):2024年出口量达26万辆,占中国对美汽车出口总量的22.4%,是实际出口主力。但特斯拉属于美国公司,其出口不计入中国自主品牌。

    - 比亚迪:2023年对美出口仅1.25万辆,占其全球出口量的5.1%。2024年通过墨西哥工厂间接出口,对美销量约3.5万辆,但未进入美国市场前十大品牌。

    - 奇瑞:2024年出口总量114万辆,主要市场为俄罗斯、巴西,对美出口占比不足1%,通过墨西哥工厂的出口量约1.2万辆。

    - 上汽MG:2024年对美出口约1.8万辆,主要车型为MG4 EV,但受关税影响,2025年计划减少对美出口。


    2. 对美出口前十企业(2024年数据)

    排名 企业 对美出口量(辆) 主要车型 市场策略

    1 特斯拉中国 260,000 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Y 上海工厂直供,关税后售价翻倍

    2 比亚迪 35,000 宋PLUS、海豚 墨西哥工厂间接出口

    3 奇瑞 12,000 瑞虎7、艾瑞泽e 墨西哥工厂+零部件组装

    4 上汽MG 18,000 MG4 EV 欧洲库存转售美国

    5 长安汽车 8,500 深蓝S07 东南亚工厂辐射

    6 吉利汽车 7,200 几何C、领克03 欧洲市场转口

    7 江淮汽车 5,800 思皓E10X 墨西哥合资工厂

    8 长城汽车 4,500 欧拉好猫 零部件出口+当地组装

    9 小鹏汽车 3,200 P5 加州测试车+小批量销售

    10 零跑汽车 2,100 T03 加拿大中转


    数据说明:

    - 2024年中国对美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约11.6万辆,占总出口量的1.8%。

    - 美国并非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前十企业对美出口占比不足中国新能源出口总量的10%。


    三、出口策略与市场格局

    1. 规避关税的主要路径

    - 墨西哥工厂:比亚迪、奇瑞、江淮等企业在墨西哥建厂,利用北美自贸协定(USMCA)免税进入美国市场。例如,比亚迪在墨西哥蒙特雷的工厂2025年产能将达30万辆,其中60%计划出口美国。

    - 技术输出: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合作研发电动车平台,反向供应标致、雪铁龙,间接进入美国市场。

    - 电池本地化:宁德时代在匈牙利投建100GWh电池厂,通过欧洲供应链降低对美出口成本。


    2. 市场多元化趋势

    - 新兴市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超70%,东南亚、中东、拉美成为主力。例如,比亚迪在巴西市占率达61%,奇瑞在俄罗斯市占率23%。

    - 欧洲市场:比亚迪、蔚来通过换电站和高端车型(如ET7)渗透欧洲,2024年对欧出口量达42万辆,占总出口量的32.5%。


    3. 政策影响与长期挑战

    - 美国关税冲击:104%关税导致中国新能源车在美国售价翻倍,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45%。但特斯拉中国因品牌溢价,仍维持一定市场份额。

    - 供应链重构:美国车企加速本土化生产,2024年在美电池产能达120GWh,可能挤压中国零部件出口空间。


    四、总结与展望

    - 价格与补贴:新能源车降价压力存在,但幅度受技术降本和政策引导限制;补贴将继续向以旧换新、置换升级倾斜,而非全面提高。

    - 对美出口:特斯拉中国是实际出口主力,但自主品牌对美出口量小,未来将通过墨西哥工厂和技术合作逐步渗透。

    - 全球布局:中国车企正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标准输出”,通过本地化生产和生态建设(如换电网络)主导全球电动化进程。

    建议关注比亚迪、奇瑞的墨西哥工厂进展,以及宁德时代、华为在技术标准领域的突破,这些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的关键变量。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