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销量增长与市场认可的双重推动下,极氪科技集团再度交出亮眼成绩单。
在刚刚过去的3月,极氪科技集团集团整体销量达到40,715台,同比增长24.6%,环比增长30.2%;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达114,011台,同比增长21.1%。其中,极氪品牌销量15,422台,领克品牌全系销量25,293台。在竞争日益激烈、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市场环境下,极氪科技集团不仅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更成功登顶中国新势力高端豪华销量冠军。

自极氪与领克完成整合以来,极氪科技集团的利好消息接连不断。从前不久公布的2024年总营收突破千亿,到如今销量稳步攀升,持续释放的积极信号让市场信心不断增强,也进一步巩固了集团在新能源和高端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布局,还是市场策略的精准落地,极氪科技集团正不断拓宽自身的发展边界。
登顶“销冠”,极氪科技集团的后劲绝不是绝不是简单的“整合”

谈及当下的极氪科技集团,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极氪与领克的合并。从品牌整合之初,市场便围绕这次调整展开了诸多讨论。寰球汽车此前也多次分析过其协同效应的可持续性,而如今来看,这样的协同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并在销量层面得到进一步印证。
其中,登顶“销冠”无疑是极氪科技集团整合成效的直接体现。然而,也有人认为,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极氪与领克的资源整合,即依靠品牌协同、渠道共享等方式带来的短期增长红利。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显然只看到了表象,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竞争力——极氪科技集团的真正后劲,远不止“整合”这么简单。

直白来看,市场表现的持续攀升不仅仅是规模效应的结果,而是产品力的直接反映。在这个过程中,极氪7X成为20万以上中国纯电动SUV销量冠军,极氪009家族在高端MPV市场站稳脚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领克品牌则在各细分领域多点开花,不仅延续了运动化、个性化的品牌优势,还借助CMA Evo、SPA Evo等先进架构实现了产品力的全面进阶。更值得一提的是,领克900在开启预售仅24小时后便斩获超14,600台订单,这不仅验证了市场对其高端化路线的认可,也为后续销量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极氪科技集团的竞争力并非简单的“1+1>2”式的资源拼接,而是更深层次的体系化协同。在智能化、电动化的核心竞争领域,极氪和领克均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并依托吉利庞大的研发体系和供应链能力,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闭环。这不仅意味着技术升级的高效迭代,也让集团在智能座舱、驾驶辅助、动力总成等关键领域形成了持续领先的优势。总而言之,在两者的协同作战下,极氪科技集团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中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化了。

根据规划,今年,极氪科技集团将加速产品布局,计划推出5款新车,其中4款为混动车型,进一步丰富品牌矩阵,提升市场竞争力。其中,极氪品牌将新增3款车型,领克品牌则带来2款全新产品。科技猎装轿跑极氪007 GT预计于4月中旬上市并开启交付,以个性化设计与智能科技强化品牌吸引力。全球超豪华SUV新旗舰极氪9X和一款大型豪华SUV则分别定档三季度和四季度,两款车型均搭载超级电混技术,锁定高端豪华市场,为用户提供更强劲的动力与更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此外,领克将在下半年推出EM-P中大型轿车,进一步夯实其在高端插电混动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拓展新能源赛道。

所以,登顶“销冠”只是阶段性的成果,真正决定其长期竞争力的,是能否在未来持续优化产品矩阵、深化技术创新,并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找到更大的增量空间。而从当前的发展轨迹来看,极氪科技集团显然已经迈上了这样一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上“新”不断,极氪科技集团要用智能驱动竞争新格局
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智能化正成为品牌竞争的关键分水岭。如果说早期的新能源车比拼的是续航和充电效率,如今,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体验,已经成为驱动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面对智能化全面深入发展的行业趋势,极氪科技集团并未止步于基础智能,而是通过技术自研、数据积累和体系化整合,持续推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进阶。

在智能驾驶方面,极氪科技集团坚持自研智驾解决方案,并带来了三项核心技术突破。全球首发的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智驾系统的安全性和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行业首个满血版车位到车位,让停车与泊车体验更加智能流畅;同时,面向未来的L3级智能驾驶技术架构,也在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做铺垫。这些技术的落地,意味着极氪科技集团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不仅关注当前市场需求,也在为未来的高阶智驾做准备。
除了技术能力的积累,智能驾驶的真正进化,离不开数据和算力的支持。截至目前,极氪科技集团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可调用23.5EFLOPS的综合算力,位列中国车企第一,同时依托750万辆L2及以上辅助驾驶车辆的数据积累,实现了每天超过2亿公里的真实驾驶数据输入,为智驾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的实测场景。庞大的数据体系和高算力支撑,使得极氪科技集团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快适应复杂路况,实现“越开越聪明,越开越懂用户”,并最终形成市场竞争中的智能化壁垒。

而在智能座舱领域,极氪科技集团也在加快智能互联生态的布局。领克07、08 EM-P率先推送LYNK Flyme Auto 1.8.0版本更新,引入CarPlay、HUAWEI HiCar等功能,并优化了Carlink的使用体验,使得车机互联更加顺畅。与此同时,智能座舱的升级还带来了更丰富的个性化体验,如哈曼卡顿虚拟场馆、个性锁车提示音、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等级调节等,进一步增强用户的沉浸感与舒适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极氪与领克整合后,集团在智能化方向的推进变得更加高效。从研发资源的协调,到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再到市场反馈的响应速度,极氪科技集团的整体运作体系明显更加敏捷。这种整合带来的体系化优势,使极氪科技集团能够更快捕捉用户需求,优化产品体验,并在智能化竞争中抢占先机。

当智能化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决定性变量,技术与数据的积累,已经成为品牌能否长期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极氪科技集团依托强大的自研能力和整合优势,正在构建一个不断进化的智能体系,而这样的体系化能力,才是其在未来竞争格局中持续占据领先地位的关键。
长尾效应显现,加速冲击“年销百万”的汽车集团

当新能源竞争进入深水区,极氪科技集团冲击年销百万目标的底气,正来自于其构建的“技术+生态+全球化”三位一体战略体系。这种体系化能力的持续释放,正在将短期市场优势转化为长期竞争壁垒。
在决定用户体验的补能领域,集团展现出远超行业的前瞻布局。行业率先落地“三个800”全生态解决方案,全球量产首发四电机分布式电驱,全球量产充电速度最快的金砖电池,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补能方面,极氪将首发单枪峰值功率全球第一的1.2兆瓦全液冷充电桩,并于4月上海车展首次亮相,未来将引领单枪兆瓦级超快充时代。相比于传统充电网络布局的被动适应,极氪科技集团正在通过前瞻性的技术布局,主动塑造市场需求,这一战略思路,无疑将进一步增强其在新能源市场中的影响力。

全球化布局的加速突破,则为销量增长开辟第二战场。截至3月底,集团已进入60多个国际市场,全球门店超过1200家,覆盖五大洲。这种全球市场的深度渗透,使极氪科技集团能够在不同地区新能源渗透率和市场需求各异的情况下,保持稳健增长。

从目前的发展节奏来看,极氪科技集团冲击百万年销量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加。但相比销量数字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如何构建起长期稳健增长的体系。规模化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化、智能化技术的持续迭代、全球市场的稳步渗透、充电网络的行业领先布局,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让极氪科技集团不仅仅是一个在销量上冲击“头部”的新能源企业,而是逐步建立起新能源市场新秩序的参与者之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