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队:全场景高阶智驾标杆
1. 华为ADS 3.0(问界M9/阿维塔12)
- 技术亮点:激光雷达+毫米波+视觉三重感知融合,支持无图城市NCA和车位到车位全链路智驾,夜间识别能力比人类快0.3秒。
- 场景表现:
- 复杂路口:提前预判行人意图,支持红绿灯识别、环岛通行、机械车位泊车。
- 极端天气:暴雨中仍能稳定识别障碍物,AEB紧急制动成功率达99.7%。
- 用户评价:主动安全拦截率行业第一,鸿蒙座舱联动实现“车-路-云”协同。
2. 极氪浩瀚智驾2.0(极氪001/领克900)
- 技术亮点:双Orin-X芯片+激光雷达,全球首发“满血版车位到车位”,支持机械车位自动泊车和高速ETC通行。
- 场景表现:
- 动态避障:130km/h时速下完成连续两次避让,响应速度比人类快0.5秒。
- 泊车能力:断头路车位、窄车位(宽度≥1.8米)一键泊入,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
- 用户评价:L3级架构预埋,算力储备行业领先(1400 TOPS),适合科技尝鲜用户。
3. 小鹏XNGP(小鹏G9/X9)
- 技术亮点:纯视觉方案+端到端大模型,取消激光雷达后成本降低18%,支持全国无图城市NOA。
- 场景表现:
- 城区通行:汇入主路、无标线道路成功率超90%,拥堵路段0重刹率提升至85%。
- 极端场景:仿真训练覆盖17000+专项场景,极端天气识别准确率提升37%。
- 用户评价:入门即高配,智驾功能全系免费,适合预算有限但追求实用性的用户。
第二梯队:功能实用但存在局限
1. 特斯拉FSD Beta(Model 3焕新版)
- 技术亮点:纯视觉方案+Dojo超算训练,国内开放高速NOA,行为预测能力行业领先。
- 局限性:
- 依赖高精度道路数据,异形红绿灯、左转待转区易误判。
- 无泊车辅助功能,需依赖手机遥控。
2. 比亚迪DiPilot 300(汉EV/仰望U8)
- 技术亮点: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融合,支持高速领航和代客泊车,安全性通过ISO 26262认证。
- 局限性:城区场景依赖高精地图更新,复杂路口通行效率低于头部玩家。
3. 理想AD Max 6.5.1(理想L9/MEGA)
- 技术亮点:家庭出行场景优化,支持“休息模式”自动接管,模拟人类柔性博弈策略。
- 局限性:泊车响应速度略慢,极端天气下车道保持稳定性待提升。
燃油车智驾黑马
- 奥迪A5L(2025款):搭载华为ADS系统,支持L2+级辅助驾驶,高速领航稳定性优于同级新能源车。
- 奔驰GLC L:L2导航辅助+智能泊车,8295芯片提升语音交互流畅度,适合传统豪华车用户。
- 大众途观L Pro:与大疆合作开发智驾系统,ACC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精准度达新势力水平。
选购建议
1. 追求极致安全:优先华为系(问界M9/阿维塔12)或极氪001,激光雷达+多传感器冗余设计更可靠。
2. 注重性价比:小鹏X9(2025款)或比亚迪汉EV,25-35万区间智驾功能最均衡。
3. 家庭用户:理想MEGA的“休息模式”和空间设计更贴合需求,但需接受泊车能力短板。
4. 技术前瞻性:极氪H9方案(L3级预埋)和特斯拉FSD(纯视觉潜力)适合愿意尝鲜的用户。
行业趋势与风险提示
- 技术路线分化:激光雷达派(华为/极氪)与纯视觉派(小鹏/特斯拉)竞争加剧,前者安全性高但成本高,后者依赖算法迭代。
- 政策风险:L3级法规尚未全面开放,部分车型(如极氪9X)需等待政策落地。
- 数据壁垒:特斯拉、华为凭借海量数据训练模型,新势力车企需加速追赶。
建议优先试驾对比,重点关注极端天气稳定性和泊车场景通过率,这两项是智驾系统可靠性的核心指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