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风吹到了姚书记的窗台

    Kai车La头像Kai车La头像
    Kai车La04-02

    预售会结束后次日,郑州日产党委书记姚利文发了条朋友圈:“四月的风,吹过窗台,生活明朗,万物可爱。”前一晚满是糙汉子们拉渣胡子讲野性讲征服的皮卡预售会,一瞬间变得不一样了,好像沙漠里闯入了绿洲,干燥的砂砾化作了沃土,孕育万物,生机勃勃。

    1

    好了,煽情文艺就先到此为止了。大家都知道出来混,要碰上风口才能混的风生水起,这么多年来我觉得最牛逼的一档人是自己创造风口,比如乔老爷子说过要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东西很难,因为有时候消费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啥,所以他不如直接给你设计个你想要的东西,然后苹果手机就出来了,大伙一用,卧槽还真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另一档则是追着风跑,然后成功追上的。比如当初许多跟风造SUV的企业,有很多给追上了,然后就开始过上了有声有色的生活,还有当初跟风做新能源的,也是同理。当然,有追上的就有没追上的,那日子要么就继续不咸不淡了,要么当时追风时候一不小心赌大了一把梭哈,那也可能直接出局。郑州日产当年也曾追过风,做过SUV,但是属于没怎么追上,继续不咸不淡的那一类。还有一档,就是风直接吹到你家窗前了,这时候你大概可以感受到什么叫做“时来天地皆同力”或者“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个人感觉最明显的代表就是BYD了,很早很早就开始做新能源车,等到历史的进程来到新能源的时刻,就直接起飞了,“不光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这句话不光适用于人,也适用于企业。话说回来,这三档类型其实并无高下之分,毕竟不同的人不同的品牌企业都有各自的际遇和能力,没有最好的发展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

    眼下,SUV、MPV之后,皮卡的风似乎也隐隐有刮起来的势头。一方面是有几家主流车企都开始推出自家的皮卡品牌或者车型,另一方面是发布会上看到数据说,98%的城市在政策上做了开放。所以风不光吹到了姚书记的窗台,也吹到了郑州日产的窗台,毕竟郑州日产是皮卡领域的专家。我看官方给的材料里介绍,日产做皮卡做了92年了,算是亚洲最早生产皮卡的汽车品牌。后来郑州日产成为日产在国内的第一家合资公司,1993年就在国内生产皮卡了,这年头比我岁数都大。多说一句早年国内的车子都是商用为先,就像早年的电脑也都是一样,结果谁也没想到后来大爆发的是家用车和个人电脑。另外,在新势力横扫四方的时代,在这些新势力还没有涉足或者成气候的品类范围,或许是很多合资品牌的重要机会之一,抓住了,或许就能继续潇洒站稳许多年。

    发布会上,郑州日产还强调要搞改革,并说这是“刀刃向内的自我变革”,虽然还不知道太具体细化的措施,但是改革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就像我们的国家曾经也是如此,然后就成功接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说到这里,想把九十年代深圳报纸上那句著名的“东方风来满眼春”送给姚书记和郑州日产,毕竟风已经刮到他们窗台了,祝他们可以抓住机遇、顺势而起、扶摇直上。


    2

    这几年车企领导跑出来当网红拍视频做直播,也是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这里面当然包括这次预售发布会上说要对标的“雷凤军”——雷军、王凤英、魏建军。

    雷军当然不用多说了,流量转化销量的代表人物。王凤英在gap的那段时间(没错,大佬也有gap的时候),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开设过那种讲管理思维之类的号,感觉是想对标那些头部的商业大V,当时我还去看过她的账号,流量一般,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真正的管理干货和知识,其实并不太能吸引到太多的流量,而有时候那些流量泼天的商业大V,本身未必有多少这方面的真才实学,更多的只是知道网上刷手机的人喜欢听的“管理学”或者“商业知识”是什么样,所以可以成功靠这个变现,比如卖书卖课卖年终大会的门票,本质上其实是包装成了“学习”的娱乐活动,跟演唱会音乐节之类的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一个是唱给你听,一个是讲给你听。

    最后是长城的魏建军,这两年的出镜率也是越来越高。这次预售发布会上,强烈感觉到这家河南郑州的车企,对于隔壁河北保定的车企,非常关注,所以,姚书记要不要也考虑开个号?认真的说,姚书记身上有不少开号的天然优势和潜质,比如他虽然是湖南人,但大学毕业后基本就在广西柳州工作了,所以普通话有很重的广西口音。经常刷短视频的朋友们都知道,有几个地方的方言口音是有天然网感的,广西就是其中之一。这次活动上,姚书记理了一个略显喜感的新发型,加上笑容可掬平易近人,太能拉近用户了。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个非头部的品牌或者全新的产品来说,最缺的就是流量了,感觉这也是这几年这么多车企掌门人愿意放下身段做主播的核心原因之一。当然,去年给河北竞品带来过一次泼天流量的,倒不是老板本人,而是一个叫大力仑的网红小妹妹,至于是不是剧本,就不知道了。

    3

    按官方资料,定位“硬派新玩家”的郑州日产战略型皮卡产品Z9共推出了Z9、Z9 GT两种版本,价格区间在11.99万元-18.19万元。同时,另外还有个25万元级的Z9 GTS版本。说实话10万出头的起售价,在乍一看的观感里还是很惊喜的,可惜预售会现场估计没安排“气氛组”,没有其他同类型场合里,一出价格台下一片哇哇叫的节目效果。

    这两年我除了汽车圈之外,机缘巧合跟那些品牌战略咨询公司也接触了很多,所以一看到“定位”、“战略”之类的词汇就感到扑面而来的熟悉感,按节奏后面估计就是“皮卡专家”或者“皮卡发明者”之类的品牌定位了。虽然感觉咨询公司主要做的似乎都是快消类产品,但隔壁河北的车企,之前也找过咨询公司,成功做了某款畅销品类,所以不排除郑州日产也有找咨询公司。

    顺着这方面多说两句。很多年前,我还是一个青涩的土(图片|配置|询价)少年,跟着某进口车企的CMO在魔都街头瞎溜达,当时他突然问我:“小kai,小众品牌等不等于低销量品牌?”。我本着多年来虽然读书不用功但是会揣摩出题人意图的丰富经验和技能,告诉他不等于。他说非常好,小众是比例,但是在中国这么大一个人口基数里,再小的比例,都可以有很大的销量绝对值。遥远的记忆再结合这两年听到的这些定位理论,皮卡市场哪怕再小众,只要成为这个品类里头部首选,都可以有不俗的销量表现。

    另外,这些年的消费愈加重视氛围感了,太细致的参数对比,除了职业选手,其实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毕竟对比这玩意儿堪比做数学题,有时候甚至不如直接比谁家再便宜个块八毛的,毕竟谁都不愿意花了钱还得费脑子。但最新的消息,国家层面要干预内卷式竞争,尤其指出了汽车价格市场的监测,后续纯价格的战术动作显然已经没花头了,重要的还是品牌给到的氛围感,就像当初SUV火爆,但并非买的人都是为了去越野,毕竟通过性好在面对城市一些烂路或者马路牙子之类的时候是真香,其次就是大尺寸大空间舒畅能装,对于皮卡也是一样,越野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氛围,并不一定真开去越野,而是让人觉得我想去野的时候可以野,我不想野的时候,这些本用于户外越野的性能,对平时生活工作的通勤需求,简直是降维满足。而当我想要买皮卡的时候,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冒出来的品牌和产品是谁,这就很重要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