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事故闹得沸沸扬扬,L2级别辅助驾驶警示过晚或为主因

    小米SU7安徽铜陵事故导致3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香消玉殒,我判断大概率是过度相信智驾导致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本人开的是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纯电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启用L2辅助驾驶,但是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不能准确识别锥形桶。

    大家都知道,高速道路的维修是经常存在的情况,一般会在维修车道放置锥形桶,便于把行驶的汽车引导到其他车道,甚至有时候一侧车道全部维护时,会在高速的中间隔离带破开缺口,借道行驶。

    说说的我自己的经历,我开电车时,会在某个固定车道开启L2辅助行驶,而且一般会把手搭在方向盘上和同车的人闲聊,也会注意车道情况,但是不会像手动驾驶那样,100%集中精力放在观察道路状况上,所以在有一次遇到车道维护时,偶然发现L2级别的辅助驾驶,并不能有效识别减速引导作用的锥桶,没有做出任何有效规避动作,而是无视锥桶的存在直直的撞了过去,得亏自己没有放松警惕,介入的及时才没有事故发生。

    自此之后,自己开车时,即使聊天,眼睛也一直盯着道路前方,就很注意观察路况,避免出现事故,但是估计新手完全不了解情况,过于相信L2辅助驾驶,就很容易入坑。

    后来我特意搜索了很多车辆、不同品牌的L2辅助驾驶技术,基本没有一家能够100%准确识别锥形桶的,这就导致驾驶员过度依赖L2智驾时,一旦放松心神,等发现紧急情况介入时根本来不及反应,会导致交通事故。

    估计本次驾驶小米SU7的女孩,就是这个原因,过度依赖L2辅助驾驶,等到发现道路维修状况时,小米汽车本身系统不能及早识别,警示太晚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而等到过度依赖L2智驾的新手驾驶员介入时,也为时已晚。

    汽车厂家都是讲故事的,宣扬自己的智驾多牛多好,而没有任何推介会会告诉大家,某些方面还不能有效识别或者100%准确识别,需要在驾驶时提高注意,如果这么干,估计新车卖不动。但是未告知的都是bug,都是关乎性命的。

    没有有效100%识别锥形桶,车企就应该缓一缓自己的脚步,或者重点提示给客户,不然这种事故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电车车主的一点儿亲身经历,希望能够帮助到看到的人,引起大家的重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