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在德上高速发生的爆燃事故再次将智能驾驶系统推上风口浪尖。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既要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

现阶段的宣传智驾,给消费者的认知有所偏颇,部分用户误以为开启智驾后可以完全放手,导致危险操作时缺乏应急反应。不管是激光雷达还是可视化,还是毫米波雷达所有的传感器,都无法做到游戏中的上帝视角,技术边界并没有突破,各类传感器都有不同的感知死角,另外就是算法问题,这类逻辑决策,都是根据以往大量事实数据进行训练,遇见特殊情况很难有相对应的策略进行有效判定并操控车辆,也就是现阶段为什么都叫辅助驾驶的原因所在。

作为普通用户该怎么办?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明确的观点,现阶段L2不是自动驾驶,切记就是辅助驾驶,在碰到恶劣天气的时候,人比机器更重要,一定要以人为主,跟车距离调到最高,给自己留好更多反应时间 系统出现频繁刹车,等各种异常提醒立即接管车辆,保证系统的最新,因为所有的都是依据与系统进行的判断,系统的更新都是数据库的不断积累成熟,还有算法的不断迭代修复漏洞和bug
剩下的就是盼望了,尽快明确智驾的相关标定和责任,建立第三方的监管机构,会计还得配出纳呢,避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做到有法可依才是真的。
智驾是汽车行业的很明确的未来趋势了,但当前仍需要“人机共驾”的过渡阶段。作为消费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也要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唯有技术迭代与用户教育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向成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