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汽车8天2事故,3死1昏迷,雷军发文回应,汽车博主:安装限速

    史无眠头像史无眠头像
    史无眠04-01

    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细节" data-uid="" data-id="" data-concern-id="1828176081040464" rel="noopener noreferrer">#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细节##小米汽车App悄悄上线安全分Beta#

    十次事故九次快,车在前面“飞”,魂在后面追!

    近日,小米汽车8天时间2起严重事故,3死1昏迷(昏迷之人脑死亡、靠仪器维持)前后共计4个家庭陷入痛苦之中。

    小米SU7事故引发热议,三女子被大火烧死,“弹射”起步的性能车到底该不该买?雷军发文回应,向网友表达决心,千万粉丝汽车博主呼吁:安装限速功能。

    8天2事故,3死1昏迷:

    3月21日,泉州某公路,一辆小米SU7 Ultra 因超速撞飞一名骑电动车的女子,受伤女子至今昏迷,家属表示脑死亡,全靠仪器维持。

    事故视频曝光,可以看出电动车女子直接被小米汽车撞飞。市区公路开这么快,简直丧良心。(下图)

    小米SU7车载记录仪显示,事故发生时最高车速149千米\小时,这个速度在城区道路属于严重超速。

    小米SU7 Ultra在这种车主手里,简直就是马路“大杀器”。

    家属表示,自己姐姐是正常行驶下班回家,小米车超速行驶,前方又有车调头,小米车避让不及刹不住车就往旁边转去,结果就撞到她姐姐,整个人被撞飞,目前被撞女子经过抢救,已经被医生宣布脑死亡,目前靠机器维持着最后那一口气。

    3月29日,一场更大的事故发生,三名女大学生在小米SU7车内活活烧死,一时间引发网络热议。

    时间:3月29日晚,地点:安徽铜陵德上高速某处,一辆绿色小米SU7撞击水泥护栏后起火燃烧,车内三人全部烧死。

    看车辆烧毁的残骸,就知道当时遇难女子多么的绝望。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网上有自称系车乘人员家属表示,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三人活活烧死。(具体情况以最终调查结果为准)

    小米汽车是驾驶员男朋友送的,两人就差结婚了,与同学在去考事业编的路上出事,令人惋惜。

    网上有自称遇难女子亲戚的人表示,事故发生后当场烧死2人,后排女子被救出后死在去医院的路上。

    小米官方回应:

    3月29日烧死3人的事故,引发广泛关注,

    小米官方给出一份通报,内容显示“事故碰撞前速度为97千米每小时。

    在事故发生前的十多分钟里,驾驶员被车辆检测出存在“轻度分心警报”、“方向盘脱手预警”、“注意前方障碍”等主动安全提示。

    对于三位女孩烧死在小米汽车内,小米总裁雷军发文表示心情沉重,并表示大家的批评会记下,用行动回答大家问题。

    可以看出,小米汽车方面还没有接触到事故车。

    千万粉丝网红汽车博主“虎哥说车”点评:

    记得小米汽车上市后出现很多事故时,还有网友调侃:“第一批小米汽车已经不在了,但车主还在”。

    可是,伴随着8天2事故,几乎4条人命后,网友的调侃似乎要改一下了。

    小米汽车自上市以来,各种事故出了真不少,性能车为何变成了“事故车”?

    千万网红汽车博主"虎哥说车"谈到小米SU7时点评:"1500匹的菜刀"!

    大网红"虎哥说车"发视频表示,最近他被小米汽车事故刷屏了,先是泉州150公里超速撞飞电动车,接着就是广州178公里深夜狂飙,看得让他后背发凉。

    视频中虎哥发出几个灵魂之问:

    ①、买的起超跑,买的起后悔药吗?

    ②、1548匹马力,1.98秒破百,可能就是"马路凶器"。

    ③、年轻人想要回头率、想要推背感,一脚电门下去,没有发动机轰鸣声预警,有的只是躲闪不及的事故。

    ④、年轻人有时为博流量而冒险超速,在公路上飙车,是漠视他人生命的危险行为,与谋杀无异。

    市区公路开195,车主已被捕

    虎哥说车在视频里郑重呼吁相关企业,停止过度的性能营销,尽快启动驾驶学院

    正如虎哥说车说的那样,车企的技术无罪,但过度宣传"速度是一种信仰",强调"极致性能"、"赛道基因",却忽略了99%的人从未下过赛道的现实。

    个别年轻车主的冲动下单,把城市道路当成赛车场,无疑是对公共安全和秩序的挑战。

    "虎哥说车"建议相关部门健全法律法规,给大马力车装上"电子围栏",市区限速功能,利用大数据监控车主的危险驾驶行为,一旦超速50%,立刻上传交警系统。

    对于“虎哥说车”的观点,小编比较认同,小米汽车的性能无罪,但太超前的性能,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的掌控力,而这恰恰就是事故多发的一个原因所在。

    几秒破百的电车,在人流密集的市区公路,在高速行驶的车流中,充斥着太多不可预知的危险。

    汽车只是代步工具,当一味地以性能做为营销口号,一味地追求流量和回头率,那就失去了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最核心的意义,安全更无从谈起。

    最后,我们需要的是能在地上安全驾驶的汽车,而不“弹射”起步的火箭,更不是人手一辆的“导弹”在马路上“对轰”。

    安全驾驶人人有责!

    马路不是哪一个人的,莫拿生命开玩笑!

    对于大马力电动车,我们要有敬畏之心!

    .万次阅读
    492评论
    133赞同
    收藏
    分享
    492评论
    13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