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免费模式:预提不够就是画大饼
“智驾免费?先问问财务预提够不够!”3月25日,蔚来闭门沟通会上,李斌面对“车企智驾内卷免费潮”直接开炮。他直言,蔚来不会将智驾功能打包进车价,而是采用“订阅+赠送”模式——新车主免费享3-5年服务,后续需按年付费。
李斌算了一笔账:智驾并非一次性功能,而是需要持续10年以上的数据闭环服务,涉及通信费、云端算力、软件迭代等隐性成本,每年单台车成本至少数千元。若车企承诺终身免费却未做足财务预提,“就像卖车时说质保15年,结果只存了5年的维修费,这不是坑人吗?”
网友辣评:“免费才是最贵的,车企早晚从别处找补回来!”
行业乱象:免费噱头背后,车企集体“财务裸泳”
当前,智驾已成车企营销核心战场。某新势力宣称“全系标配终身免费智驾”,另一品牌则推出“0元订阅全家桶”。但李斌戳破泡沫:“数据服务年烧几十亿,真当车企是慈善机构?”
以某头部品牌为例,其智驾系统年服务成本约2000元/车,若100万用户“白嫖”,一年净亏20亿。更危险的是,部分车企为降本,偷偷削减数据采集频率或降低算力精度,导致系统越用越“智障”。车主吐槽:“高速上连广告牌都识别成车,这就是免费的代价?”

蔚来模式:不赚快钱,但要赚长钱
蔚来的“订阅制”看似保守,实则暗藏商业逻辑:
- 成本透明:将智驾与车价剥离,避免车主为未使用服务买单;
- 持续造血:订阅费覆盖长期服务成本,确保技术迭代不缩水;
- 用户分层:高端用户愿为优质服务付费,普通用户可按需选择。
李斌透露,蔚来已为智驾服务预提专项资金,“承诺15年就得备足15年的钱”。这种“笨功夫”虽拖累短期财报,却换来用户信任——蔚来智驾续费率超70%,远超行业均值。

友商困境:烧钱换市场,盈利成死循环
免费模式看似吸睛,实则让车企陷入两难:
- 现金流压力: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年研发投入超百亿,智驾免费加剧亏损;
- 技术停滞风险:某车企因资金链紧张,智驾团队裁员30%,系统升级停滞;
- 用户反噬:特斯拉FSD免费试用期后,北美续费率仅11%,口碑滑坡。
更讽刺的是,部分车企为降本,竟将用户数据卖给第三方,美其名曰“生态合作”。车主怒斥:“用我的数据赚钱,还让我倒贴钱买服务?”
行业拷问:智驾该不该收费?
李斌的质疑掀起行业反思:
- 技术本质:智驾是“服务”而非“功能”,其成本属性更接近云服务而非硬件;
- 商业伦理:透支未来收益换当下销量,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 监管空白:目前尚无法规要求车企披露智驾预提资金,消费者知情权如何保障?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3年或将出现首例“智驾服务暴雷”——车企无力履约,数百万车主沦为“数字孤儿”。
结语:拒绝“白嫖经济学”,蔚来赌的是长期主义
当行业沉迷于“免费造神”,李斌选择了一条难而正确的路。订阅制虽不讨喜,却能逼车企走出“烧钱—融资—再烧钱”的死循环。
正如网友所言:“今天敢省预提钱,明天就敢省刹车片。”智驾赛道终将回归商业本质——没有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再炫酷的技术也只是空中楼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