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倍率不断提升的当下,6C快充电池“快马加鞭”地赶来了。
近日,在鸿蒙智行尊界S800(图片)的技术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透露,尊界S800将配装全新巨鲸电池2.0。其中,65kWh增程版电池的充电倍率达到6C,即仅需10.5分钟就能将电量从10%充至80%。
6C快充电池纷至沓来
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材料与工艺、技术与产品以及产业生态的创新、竞争异常活跃。
为缓解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焦虑”、“补能焦虑”等问题,超充成为企业的加强布局和展开比拼的一个新领域。
从3C、4C到如今的5C、6C,快充电池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
6C快充电池的到来,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效率上迈上新的台阶。如今,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对6C快充电池领域的布局力度,一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竞赛正在上演。
2024年以来,部分动力电池企业相继发布6C超充电池新品,通过采用先进的电池材料和创新的电池结构设计,以显著提升快充性能。例如,2024年4月,欣旺达正式发布闪充电池3.0 6C LFP欣星驰电池、6C NCM欣星耀电池。据介绍,欣旺达超快充技术使得电池充电速度比传统电池提升数倍,充电峰值倍率达6C,仅需10分钟,就能充电至80%SOC;2024年6月,亿纬锂能在首届锂电池大会上发布大圆柱电池新品Omnicell全能电池,该电池支持6C电池全场景补能,可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300公里。在快充过程中,电池会产生热量,但通过圆柱电池的多面冷却技术,可实现70%的换热效率。
另据报道,宁德时代计划推出具备6C快充的第2代麒麟电池。该电池将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进行“混搭”使用,以均衡电池性能。理想、极氪等车企已与宁德时代就该款产品进行技术交流。
整车企业方面,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今年年初透露,上汽通用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充电10分钟可增加行驶350公里。长城汽车管理层去年5月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在快充技术方面,公司4C超充能力电芯已开发完成,正在做6C倍率的超快充电芯,目前已进入验证阶段,配装整车后可实现充电10分钟增加续驶里程500公里。
今年1月,蜂巢能源发布蜂行短刀电池。得益于集成采用的超导电解液、高能量正负极材料、复合隔膜材料及热复合飞叠等多项先进技术该款产品具备6C充电倍率和185Wh/kg的能量密度,仅需8.5分钟即可实电量从10%充至80%。
补能体验革新改变整车格局
6C快充电池可加速缓解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此前,充电时间长一直是电动汽车的一大痛点。而6C快充电池问世,能在10分钟内实现接近满电状态,使得电动汽车的充电体验越来越接近传统燃油车燃料加注的过程。
充电便捷性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同时也能推动市场格局发生变化。采用快充技术的车型在市场上将更具竞争力。
从数据上看,理想MEGE、问界M9、极氪007、小米SU7等车型纷纷采用超快充技术,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反过来,快充电池的应用也促使车企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升级,以更好地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5C快充电池能在12分钟内充满电,6C快充电池则只需10分钟即可。这意味着电动汽车10分钟充满电的速度将与燃油车加油时长接近,届时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速度将加快,普及程度也会大幅提升。不过,目前市场上6C快充电池还很少,多数快充能在1小时内充至80%已属不错水平。3C充电技术正处于普及阶段,相比之下,6C技术较为超前。”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对记者表示,6C快充电池大规模商业化的时间还难以预测,且存在不确定性,但随着固态电池的应用,6C电池未来或可加速推广。
《2025年中国6C超充电池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指出,从市场规模看,随着6C超充电池推广应用,预计到2025年支持高压快充的3C以上电池需求量将达350GWh,6C超充电池渗透率也将大幅提升。而且,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融合率超电子网正极、第2代石墨快离子环、超高导电解液配方和纳米级超薄SEI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等多项技术,显著提高充电效率,保障了电池性能的稳定性。

记者了解到,产业链正在为超快充落地一齐发力,开发适配快充电池的高压平台架构。小鹏、理想、智己、广汽埃安等车企纷纷推出800V高压快充车型。卢晓日前表示,上汽通用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的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将在今年配装在新升级的奥特能准900V平台上,实现充电10分钟增加350公里续驶里程的突破。
有市场预测显示,到2026年国内800V以上高压平台车型销量预计可达58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0%;2025年支持高压快充的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GWh,占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的59%。
快充要兼顾倍率及其他性能
6C快充意味着电池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充入大量电能,这对电池的散热性能、材料稳定性及电池管理系统提出较高的要求。目前,虽然已有部分企业发布6C快充电池,但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性能稳定性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6C快充电池在高倍率充电时,产热更多,因此需要更高效的热管理系统来抑制温度上升,采用液冷技术、优化电芯结构设计等措施是当前的研究方向。
对于目前快充电池的发展,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内卷”的行业竞争环境,导致车企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过分强调打造“性能车”,其中就包括快充。但是,反观丰田等国外车企的电动汽车,基本上做的是“储能车”,也就是说更加关心电池本身储能效果、效率、效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快充。“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应重视电池快充的技术性提升,而不应该过分鼓励非技术性地‘卷’快充性能。6C快充电池,就好比每天让人6分钟快速吃完饭。吃这么快,不细嚼慢咽,更容易得胃病。”曹广平说。
张翔向记者表示,6C快充电池需采用新配方、新结构,对工艺要求高,当前生产技术尚不完全成熟。因是新技术,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较高。6C快充电池充电功率大,对充电桩建设有挑战,并非所有地方的电网都能满足6C充电桩的功率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多地正稳步推进大功率充电桩的建设。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相继提出建设“超充之都”、“超充之城”目标。
例如,根据规划,2025年深圳市将建设超充站300座,“超充/加油”数量比达1:1;2030年,超充站将增至1000座,完成超充骨干网建设。日前发布的《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超级充电站1000座以上(超充桩2000个以上),城六区服务半径1公里,主流超充车型(800V电压平台)在超充桩平均一次充电时间可降至15分钟左右,高质量超充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到2035年,高质量超充站的超充桩平均一次充电时间可降至8分钟以内,显著提升充电服务品质,实现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有效提升充电服务体系资源使用效率。
文:赵玲玲 编辑:庞国霞 版式:李沛洋
给小编加个鸡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