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每一款新车型的出现都像是投入市场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而零跑 B10 的登场,无疑是激起了巨大的浪花。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款备受瞩目的车型,看看它到底有哪些亮点,是否真的值得我们关注。
亲民预售,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的惊喜
零跑 B10 开启预售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发了广泛关注,10.98 万起的预售价让人眼前一亮。更令人惊喜的是,它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这在同价位车型中堪称罕见。
在预约试驾那天,杭州飘着小雨,我来到零跑体验中心。工程师详细介绍了 B10 的硬件布局,其中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离可达 200 米,搭配双 Orin-X 芯片,通过自研算法实现算力动态分配。这样的配置组合,展现出零跑推动技术下沉、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高端配置的决心。对于预算有限又渴望体验智能驾驶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城市道路试驾:智能辅助驾驶的出色表现

城市道路试驾环节,B10 的 NAC 城市辅助驾驶功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庆春路拥堵路段,车辆频繁加塞是常有的事,以往驾驶时遇到这种情况总是让人头疼不已。但 B10 的表现却超出预期,系统能提前识别加塞车辆,并线性减速,整个过程比人类司机操作更加平稳,有效避免了急刹车带来的不适感。
当经过施工区域时,现场情况复杂,一辆未开启警示灯的工程车出现在前方。而 B10 凭借激光雷达的精准识别,提前 200 米就开始减速。在雨天这种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它的这种感知能力极大地提升了行车安全感。对于经常在城市中通勤,面对复杂路况的车主来说,这样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可以有效减轻驾驶压力。
地库挑战:精准自动泊车的惊艳
地库停车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来说是个大难题,不过 B10 的自动泊车功能让人眼前一亮。在地库测试时,它能轻松识别斜列式停车位,并且在泊车过程中,车身与障碍物始终保持 15cm 的安全距离,整个操作比手动泊车更加精准。一同试驾的环保组织成员不禁感叹:“要是这种技术能普及,每年能减少好多因为剐蹭事故造成的资源浪费。” 对于那些停车技术不太熟练的车主,或者在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自动泊车功能无疑是个贴心的设计。
智能座舱:流畅体验与便捷控制
进入车内,B10 的智能座舱同样表现出色。它采用 8295 芯片 + 12GB 内存的组合,我进行了实测,连续打开导航、音乐、空调等五个应用后,系统依然保持流畅运行,没有出现丝毫卡顿。

四音区语音控制功能也非常实用,主副驾同时发出指令,系统都能精准识别。这对于家庭出行来说,极大地提升了使用便利性。比如,主驾在专注驾驶时,可以通过语音让系统调整空调温度,副驾则能同时语音控制播放喜欢的音乐。AR-HUD 的导航信息投射清晰,车速、限速标志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有效减少了驾驶员低头看仪表的频率,提升了驾驶安全性。在日常使用中,车主可以更专注于道路情况,减少因操作中控屏带来的分心。
多场景实测:能耗与充电的真实表现
在为期一周的测试中,我模拟了日常通勤、周末出游、夜间充电三种常见场景,对 B10 的能耗和充电情况进行了详细测试。

城市工况下,将空调设置为 24℃,百公里电耗为 15.8kWh。对于城市通勤来说,这样的电耗表现较为出色,日常使用成本较低。在高速工况,以 110km/h 的速度巡航时,百公里电耗为 19.2kWh。虽然高速行驶时电耗会有所增加,但整体仍在合理范围内。
综合续航达成率方面,CLTC 标准下续航为 530km,实际达成率达到了 84%。这意味着在实际使用中,车辆的续航能力较为可靠,基本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出行和短途出游需求。
快充测试中,从 30% 充至 80% 耗时 26 分钟,相比某竞品快了 12 分钟。这一优势在紧急需要充电时尤为明显,能为车主节省不少时间。而且,车辆的维修保养成本年均 1200 元,比同价位燃油车省 60%。按每年行驶 1.5 万公里计算,电费仅需 900 元左右,相当于碳排放减少 3.6 吨,既经济又环保。对于注重长期使用成本的消费者来说,这些数据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零跑 B10 客观优缺点分析

1.优点
- 智能驾驶配置突出:全系标配 128 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搭载高通骁龙 8650 芯片(100TOPS 算力) 。这一组合使得车辆能够实现全场景 L2 级智驾,包括高速 NOA、城区 NOP 以及自动泊车等功能。激光雷达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超精准感知,配合高算力芯片,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感知数据,极大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在同级别车型中,这样的智驾配置属于优先水平 。
- 智能座舱体验良好:采用高通骁龙 8295 芯片(AI 算力 4TOPS)赋能,支持连续语义理解与多模态交互。车机响应速度较行业快 30%,这意味着在操作车机系统时,无论是启动应用、切换界面还是进行语音指令操作等,都能得到迅速反馈,减少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使用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和愉悦感,为驾乘人员带来更舒适的智能化体验 。
- 动力与操控表现佳:提供 132kW/160kW 后驱双版本,其中 160kW 版能实现 6.8 秒破百,动力输出强劲,满足追求驾驶激情的用户需求。转弯半径仅 4.7 米,在城市道路行驶或停车时更加灵活。底盘由 Stellantis 集团玛莎拉蒂团队操刀调校,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悬架组合,滤震降噪达 72dB,弯道侧倾角仅 ±3.1°,使得车辆在操控稳定性上表现出色,兼顾舒适性与运动性,有类似德系豪车的操控质感 。
- 空间表现不错: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为 451518851655mm,轴距达 2735mm 。这样的轴距为车内乘客提供了较为宽敞的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得以保障。后备厢容积为 420 - 1415L,可满足日常出行以及装载大件物品的需求,例如旅行时放置行李、搬运家具等场景 。
- 性价比高:预计定价在 13 - 15 万元区间,在这个价格段内,配备了激光雷达、高通 8650 智驾芯片、高通 8295 智舱芯片等一系列高科技配置,相比同价位其他车型,在配置丰富度和科技含量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让消费者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较高水平的智能和性能体验 。
2.缺点或待提升之处
- 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相比比亚迪、广汽等品牌,零跑汽车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保有量可能稍低。这可能导致在消费者购车决策过程中,品牌因素成为阻碍部分消费者选择零跑 B10 的原因。较低的市场保有量可能还会影响到车辆后续的保值率,以及售后服务网点的覆盖密度,给车主在维修保养等方面带来一定不便 。
- 续航表现不够突出:先期申报车型 CLTC 工况续航为 510 公里,在当下电动车市场中,部分竞品车型续航里程更长。对于有长途出行需求或者对续航焦虑较为敏感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续航表现可能无法完全消除他们的顾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辆的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 。
- 低功率版本动力相对不足:低功率版本的 132kW 功率在同级别车型中不算高,对于追求极致动力性能的消费者而言,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驾驶需求。在一些需要快速超车、高速行驶再加速等场景下,低功率版本可能表现得不够从容 。
成本优化:推动行业发展的力量

零跑 B10 的量产不仅对消费者有着诸多好处,还对整个供应链产生了积极影响。某激光雷达厂商负责人表示:“零跑的订单量让我们有信心将单价控制在 5000 元以内,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成本的下降,未来智能驾驶技术有望更加普及,让更多消费者受益。这也意味着,在零跑 B10 的带动下,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和成本优化,对于消费者来说,后续可能会有更多高性价比的车型可供选择。
综合对比:性价比优势明显
经过反复对比,我选择了 B10 的中配车型。在五年使用周期内,相比某合资竞品,B10 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成本优势。保养费用可节省 1.15 万元,油电差价能省 2.4 万元,购置税减免 1.2 万元。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用来安装家用充电桩,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而且,B10 的高阶智驾功能让长途驾驶更加轻松,AR-HUD 和四音区语音控制也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在隔音方面,双密封条设计使怠速噪音仅 38.6 分贝,高速行驶时车内交谈无需提高音量,营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驾乘环境。车机系统内置多个主流 APP,支持在线更新,露营时还能当作家庭影院使用,增加了车辆的实用性和娱乐性。
未来可期:期待正式售价与更多惊喜

对于 B10 的正式售价,我和众多准车主一样充满期待。参考零跑 C10 的定价策略,B10 起售价可能下探到 10.58 万,顶配 13 万内落地。如果真是这样,12 万级新能源 SUV 市场格局很可能会被彻底改写。此外,零跑官方还在计划推出电池回收计划,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环保属性。这一系列动作都让人对 B10 的未来充满信心。
零跑 B10 在可靠性、经济性和智能化方面做到了较好的综合平衡,它让智能驾驶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惠及大众的实用配置。它或许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在现阶段,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不知道大家对零跑 B10 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起分享你对这款车的期待和想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