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蔚来汽车的财务状况与发展战略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蔚来2024年业绩电话会上,董事长、CEO李斌与CFO曲玉共同面对投资者与公众的关切,就蔚来业绩、销量目标、盈利预期、新车规划、降本进展及乐道蔚来渠道整合等关键问题作出详尽回应。透过这场电话会议,我们不仅看到了蔚来的当下困境,更看到了其在变革中寻求突破的决心与努力。

一、蔚来2024年业绩:营收增长与巨额亏损并存
蔚来2024年的业绩呈现出复杂的态势。一方面,总营收达到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这一成绩仅次于理想汽车,在五大新势力车企中位居第二。汽车销售额为582.3亿元,同比增长18.2%,显示出蔚来在市场拓展与产品销售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另一方面,蔚来的净亏损高达224亿元,同比增长8.1%,日均亏损超6100万元,这一亏损额几乎是小鹏汽车的4倍。从毛利率来看,蔚来为9.9%,仅高于零跑,与小鹏、小米、理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截至2024年底,蔚来现金储备为419亿元,按其亏损速度,现金储备显然不足以支撑其未来两年的发展。

二、李斌的解释与未来规划:销量与盈利目标的双驱动
李斌在电话会上重申了蔚来的2025年目标:全年销量翻番至44万辆,Q4实现盈利。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蔚来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
(一)新车发布计划:以创新引领市场
蔚来计划在2025年发布9款新车/改款车,这一举措旨在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其中,一款重磅高端电车将在Q3发布,有望凭借其高端定位与卓越性能带动毛利率增长。乐道L90将在4月亮相,三季度开始交付,四季度乐道还有另一款高毛利车型发布。这些新车型的推出,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更将助力蔚来在高端市场与主流市场同时发力,实现销量与利润的双提升。

(二)降本措施:全方位优化成本结构
蔚来自研的神玑芯片成为降本的关键举措之一,其可实现单车降本1万元。此外,蔚来通过提升零件通用化率、统一智能硬件接口等措施,在2024年实现了整车10%的BOM降本,并计划在2025年继续推进降本工作。从座椅骨架平台的共用到智能硬件接口的优化,蔚来在每一个细节处精打细算,力求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三)品牌与渠道整合:协同效应的深度挖掘
蔚来与乐道在售后、财务、人事等领域进行资源复用,这一战略将充分发挥双品牌的协同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效率。然而,在门店层面不会合并,因用户群体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化策略有助于精准定位市场,避免品牌混淆,确保每个品牌都能在各自的目标市场中发挥最大潜力。
三、蔚来的挑战与应对:困境中的砥砺前行
尽管蔚来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但其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一)乐道L60(图片|配置|询价)订单不及预期:问题与解决并行
乐道L60订单不及预期,李斌归因于品牌知名度低、销售门店不足、销售人员经验欠缺及前期电池供应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蔚来正积极采取措施。随着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乐道的知名度将逐步提升;销售门店的持续拓展与优化,将提高销售效率;销售人员培训的加强,将提升团队专业素养与销售能力;电池供应问题的解决,将保障换电站电池周转的顺畅,提升用户体验。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乐道的订单和试驾量正在增长,其市场表现有望得到改善。
(二)财务状况的隐忧:盈利压力与资金保障
2024年第四季度,蔚来净亏损超过71亿元,盈利压力巨大。为缓解资金压力,蔚来表示融资渠道丰富,会根据业务发展灵活安排融资。然而,持续的巨额亏损对蔚来的财务健康构成威胁,如何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实现盈利,是蔚来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蔚来在成本控制、产品定价、市场推广等多方面找到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竞争的加剧: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车企纷纷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抢占市场份额。蔚来在这一竞争格局中,既面临着挑战,也蕴含着机遇。挑战在于必须不断提升产品力与品牌力,以应对竞争对手的冲击;机遇在于市场整体规模的扩大,为蔚来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蔚来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结语:变革中的蔚来,未来可期
蔚来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李斌带领团队推进组织架构调整、现车促销、新车换代等举措,以期实现销量和盈利目标。未来,蔚来的调整效果如何,还需时间验证。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其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用户体验等方面的积累与努力,蔚来有望克服当前困境,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迎来属于它的美好未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