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销量同比腰斩50%的惨淡数据,另一边却是“免费FSD”“零利息”“直降3万”的疯狂促销。消费者不禁疑惑:曾经的新能源霸主,为何要靠降价续命?是真让利,还是被国产车逼到墙角?
1. 销量暴跌背后的真相:国产竞品全面碾压
特斯拉2月中国销量仅3.07万辆,同比暴跌49%,被长安汽车挤出前五。
- 产品力短板: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Y被戏称为“毛坯房”,对比国产车的“精装修”(如小米SU7座椅按摩、极氪001车载冰箱),特斯拉的极简设计已显疲态。

- 智驾神话破灭:FSD国内表现拉胯,变道失误、地图滞后,甚至被车主调侃“不如7万的比亚迪海鸥”。

2. 降价策略:左手涨价,右手“变相让利”
- Model Y长续航版涨价1万,但后驱版推“三年零息”,Model 3送8000元保险补贴,充电桩2.5折。

- 特供版Model Y曝光:减配座椅材质、后排屏幕、氛围灯,售价直降3万,剑指20万级市场。
3. 消费者的“精明选择”:国产车真香,特斯拉遇冷
抖音投票显示,60%用户倾向国产车,理由包括“配置更高”“售后更优”。
- 国产车攻势:华为智界R7订单破8万,小米SU7连续三月销量超Model 3,极氪7X标配空气悬架+激光雷达,价格仅26.99万。
4. 特斯拉的阳谋:降价换市场,还是饮鸩止渴?
- 短期目标:清库存、对冲海外销量暴跌(德国跌76%、挪威份额腰斩)。
- 长期隐患:依赖价格战削弱品牌溢价,创新停滞(如FSD本土化迟缓)可能被国产技术反超。
---
“你会选择降价3万的特斯拉丐版Model Y,还是加量不加价的国产车?”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