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迎来了一位重磅玩家——奔驰CLA纯电版。这款基于全新MMA平台打造的车型,带着超长续航、高压快充和高阶智驾等优势,直接瞄准特斯拉Model3、小米SU7等热门车型。

不过在中国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辆挂着三叉星徽的纯电轿跑,到底是来“割韭菜”,还是凭技术实力“降维打击”呢?今天,咱们就从价格、性能、智能化和市场策略这四个方面,好好分析分析。
价格与定位
奔驰这次可以说是彻底放下了“高高在上”的价格姿态。国产长轴版CLA纯电预计售价在20万到30万元,一头扎进了国产新势力的核心价格区间。对比现在燃油版CLA30万以上的售价,电动版真可谓是“加量不加价”。

入门版:配备58kWh磷酸铁锂电池,续航大概在500km(CLTC),主打的就是性价比,让更多消费者能够轻松拥有奔驰。
高配版:搭载85kWh三元锂电池,续航可达850km(CLTC),还支持320kW超快充,10分钟就能补充325km的续航。
不过这里也有争议的地方:奔驰把价格降下来了,但是20万的定价能不能覆盖研发成本呢?这到底是品牌溢价降低了,还是真的技术进步带来了红利?
性能与黑科技:节能与速度的完美结合?
CLA纯电版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的技术比同级别车型领先不少。
两挡变速箱+碳化硅电驱:在低速的时候动力十足,爆发力强,高速行驶时能耗又特别低,每百公里仅12.2kWh,比特斯拉Model3长续航版还要低15%。

800V全域高压架构:充电功率高达325kW,充电速度快得就跟加油差不多。实际测试,10分钟就能充入325km的续航,这下再也不用担心续航问题了。

四驱性能版4.8秒破百:虽说比不上小米SU7顶配版提速那么猛,但配上AMG调校的底盘,开起来的操控感和舒适度那是更胜一筹。不得不说,新势力老是被吐槽“续航虚标”,可奔驰用WLTP工况实打实跑出792km,这才是豪华品牌对技术的严格要求。

智能化:中国团队打造的智驾体验
奔驰这次也一改往日的保守,CLA纯电版搭载了L2++全场景智驾,而且是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
无图城市NOA+代客泊车:用的是英伟达Orin芯片和禾赛激光雷达,算法是Momenta定制的,在城市里开车、找车位停车都更轻松智能。

MB.OS座舱系统:有三屏交互,还有生成式AI语音,能支持ChatGPT4和必应搜索,副驾屏幕还能用手势操控。不过也有不足的地方,虽然功能跟上了新势力,但UI设计还是有那种德国机械的味道,而且像微信、抖音这些本土常用软件的适配情况还没公布,使用体验可能会受影响。

好看重要还是好用重要?CLA纯电版延续了奔驰一贯的高审美标准,但为了一些技术也做了不少妥协。
溜背造型+0.21Cd风阻:车子外观非常漂亮,风阻也小,可后排头部空间就有点小了,不知道国产加长版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发光星徽格栅+数字灯语:142颗可以点亮的三叉星,解锁的时候会有动态呼吸效果,仪式感满满。但万一磕了碰了,维修成本估计不低。

三联屏座舱:14.6英寸中控屏加上副驾娱乐屏,科技感是有了,可取消了物理按键,开车的时候盲操作就不太方便了。只能说奔驰在追求炫酷和实用之间有点摇摆不定,就像既要面子又要销量的人一样。
市场策略:豪华品牌的电动化攻坚战
CLA纯电版对奔驰的电动化转型来说非常关键,但也面临着两个大挑战。
1.定价难题:要是入门版低于25万,可能会影响C级燃油车的销量;要是高于30万,又得面对Model3降价后的激烈竞争。
2.品牌信任重建:之前EQ系列因为“油改电”被大家吐槽,口碑不太好,CLA纯电版能不能重新赢得大家的信任呢?

当奔驰开始用性价比来争夺市场,这到底是传统豪华品牌的觉醒,还是在电动化浪潮下的无奈挣扎?更关键的是,如果连奔驰都要靠“堆参数”来卖车了,那200万的S级以后还怎么吸引那些追求顶级豪华的土豪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