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奔驰全新CLA轿车发布/年内加长国产,Model 3和小米SU7坐得住吗?

    CarPedia头像CarPedia头像
    CarPedia03-16

    日前,全新奔驰CLA轿车正式发布,新车是首款基于奔驰MMA平台开发而来的车型,在动力层面提供纯电和48伏轻混两种可选。值得注意的是,全新奔驰CLA将在今年年内推出国产长轴距版车型。

    设计争议:未来感与品牌基因的博弈
    全新奔驰CLA的设计语言在传承与颠覆之间找到了微妙平衡。车头标志性的“三叉星辉”阵列从前格栅中央向外辐射,142颗独立发光的LED星徽与呼吸光效的结合,既延续了奔驰的豪华基因,又注入了概念车的未来感

    不过,这种设计也引发了用户的两极评价:支持者认为“星辉呼吸灯效让奔驰的豪华感更上一层楼”,质疑者则认为“前脸元素过于密集,不如老款简洁大气”。纯电版与燃油版的差异化设计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争议——前者采用封闭式格栅和贯穿式灯带强化科技感,后者则以镀铬星徽和AMG套件保留传统运动风格。

    车身侧面的溜背线条和2790毫米轴距(比上一代增加61毫米)是CLA的加分项,不仅优化了空气动力学效能,也为后排空间带来显著提升。不过,隐藏式门把手虽然降低了风阻,却也引发部分用户对冬季结冰隐患的担忧。来到车辆后部,全新奔驰CLA车尾的贯穿式尾灯与小鸭尾扰流板延续了运动轿跑的经典元素。

    智能座舱:豪华感与实用性的天平倾斜
    奔驰在内饰上的“屏幕哲学”在CLA上达到新高度。三联屏设计(10.25英寸仪表+14英寸中控屏+可选14英寸副驾屏)与12.2英寸HUD投影的组合,将科技感推向极致
    。第四代MBUX系统引入的“零层级界面”和AI语音助手,减少了操作层级。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的极简交互和小米SU7的澎湃OS生态,在操作直观性上或许更胜一筹。

    值得关注的是CLA的“声音座舱”创新——解锁音效、泊车提示甚至模拟声浪都经过柏林之声团队调校,提供海洋、森林、星空及传统引擎四种声效模式。这种沉浸式体验虽显豪华,但也有用户质疑“花哨功能是否掩盖了基础配置的不足”。

    动力革命:能效标杆背后的隐忧
    动力方面,奔驰用CLA纯电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动力答卷:800V高压架构、碳化硅逆变器、两挡变速箱的组合,让后驱版WLTP续航达到792公里(国产长轴距版CLTC 850公里),四驱版百公里加速仅4.8秒
    1710。对比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CLTC 713公里)和小米SU7 Max(CLTC 800公里),CLA在参数上形成压制。但用户更关心的是实际场景表现:多源热泵系统虽能缓解冬季续航衰减,但奔驰尚未建成自有超充网络,依赖第三方充电桩可能影响补能效率。

    轻混版本则陷入尴尬境地。1.5T发动机+20kW电机的组合被戏称为“油改电过渡方案”,纯电滑行模式虽支持100km/h时速,但25kW能量回收功率在插混竞品面前缺乏竞争力。有观点认为,奔驰保留燃油动力更多是出于市场惯性,而非技术必要性。

    智驾博弈:本土化能否打破“外来和尚”魔咒?
    CLA搭载的MB.DRIVE智驾系统是奔驰转型的关键棋子。2025年将在中国首发的L2++级城市导航辅助驾驶,采用Momenta无图方案与英伟达Orin芯片组合,直接对标华为ADS和小米Pilot
    。不过,特斯拉FSD V12已实现“端到端”神经网络控制,而奔驰的智驾系统尚处期货阶段,早期用户可能面临功能迭代滞后的问题。

    更值得玩味的是奔驰的“技术双轨制”:海外版依赖激光雷达,国产版则采用视觉+毫米波雷达的无图方案。这种差异化策略既体现了对中国路况的重视,也暴露出传统车企在智驾技术路线上的摇摆

    市场困局:品牌溢价VS新势力围剿
    CLA纯电版预计30-40万元的定价区间,正处在特斯拉Model 3(23.19万-33.59万元)和小米SU7(21.59万-29.99万元)的包围圈中
    。奔驰的豪华品牌溢价仍是核心武器——调查显示,仍有38%的豪华车消费者将品牌LOGO作为首要购车因素。但新势力的价格攻势不容小觑:小米SU7 Max以29.99万元提供双电机四驱+800km续航,这对CLA的后驱版形成降维打击。

    奔驰的破局关键在于本土化。国产长轴距版增加61毫米轴距,直击中国用户的空间痛点;车机系统由本地团队深度定制,支持微信、抖音等高频应用。不过,这些努力能否抵消新势力在智能生态、用户运营上的先发优势,仍需观察。

    行业启示:传统豪门的电动化生存法则
    CLA的发布揭示了传统车企转型的深层逻辑:既要保持设计、工艺的传统优势,又要在三电、智驾领域实现跨越。奔驰MMA平台展现出的模块化能力(兼容纯电、混动、燃油)是技术亮点,但也折射出转型期的妥协
    值得警惕的是“参数内卷”陷阱。850km续航、4.8秒加速这些数字游戏,已让部分用户产生审美疲劳。真正的竞争焦点正在转向用户体验维度:充电便利性、软件迭代速度、用户社区运营等。奔驰若想守住王座,需要将工程师思维转化为用户思维,在电动化时代重新定义豪华内核。

    全新CLA既是奔驰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也是传统豪华品牌电动化突围的试金石。它用850km续航证明能效实力,用无图智驾展现转型决心,也用争议设计引发市场热议。当Model 3车主与CLA用户在充电站相遇,胜负或许不在参数表上,而在谁能让用户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就是我想要的未来。”这场战役的终局尚未到来,但CLA至少证明:那颗闪耀了百年的三叉星辉,依然渴望照亮电动时代的道路。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