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技术出海:从“换市场”到“定规则”
1. 吉利×雷诺:混动技术输出南美
2月17日吉利与雷诺巴西公司达成合作,通过技术授权和本地化生产,推出零排放及低排放车型。吉利以混动技术换取巴西市场渠道,首款合作车型由雷诺工厂生产并销售,成功规避欧盟高关税壁垒。
*战略价值*:轻资产模式降低海外建厂风险,技术变现提升利润率(比单纯出口高30%以上)。
2. 零跑×Stellantis:欧洲本土化生产落地
零跑与Stellantis成立合资公司,利用后者在欧洲的产能和渠道,实现T03、C10等车型“欧洲产、欧洲销”。双方正探讨与法拉利合作开发电动化技术,零跑B10(图片|配置|询价)车型预售1小时订单破1.5万辆,性价比优势冲击高端市场。
3. 奇瑞×西班牙埃布罗:老牌车企焕新
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合资生产EBRO S700电动车,盘活当地闲置工厂,创造上千就业岗位。该项目被全国人大发言人点赞为“中欧合作典范”,技术输出同时重塑西班牙国民品牌。
二、反向合资:中国技术成国际“硬通货”
- 小鹏×大众:智能化反哺巨头
大众借助小鹏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驾驶技术,将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0%,2026年推出两款专供中国市场的车型。小鹏则通过大众渠道加速进入欧洲。
- 宁德时代×Stellantis/福特:电池技术全球授权
宁德时代以技术授权模式与Stellantis共建欧洲电池厂,并与福特合作北美市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其麒麟电池技术成为跨国车企争夺焦点。
- 上汽×奥迪:反向技术输血
上汽集团为奥迪新车型提供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技术,首款合作车型已进入路测阶段,打破合资品牌传统技术依赖。
三、技术出海的底层支撑
1. 全产业链优势
中国掌控全球60%动力电池产能、90%电机电控国产化率,从锂矿开采到整车组装的成本比欧美低25%。
2. 智能化先发壁垒
自动驾驶算法、OTA升级等技术依托国内互联网生态,小鹏NDA 4.0、华为智驾方案等已形成代际优势。
3. 政策护航与模式创新
通过AEO认证、跨境电商等政策工具,车企加速渗透160+国家。技术授权、合资建厂等模式比直接出口减少50%关税冲击。
四、挑战与未来趋势
- 贸易壁垒升级:欧盟新规要求电动车供应链碳排放披露,倒逼中国车企深化本地化生产。
- 技术竞争白热化:欧美车企加速自研固态电池,中国需保持电池材料、智驾算法等领域的迭代速度。

中国汽车正从“产品出海”迈向“技术标准出海”,通过反向合资重构全球产业话语权。正如专家所言:“这是从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历史性转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