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零跑B10预售10.98万起,15万级智能SUV的颠覆者与隐忧

    闲不住的Max头像闲不住的Max头像
    闲不住的Max03-11

    2025年3月10日,零跑B10(图片|配置|询价)以10.98万起售价正式开启预售,首日订单突破万台。这款定位10-15万区间的紧凑型纯电SUV,凭借“激光雷达下放+玛莎拉蒂底盘调校+双旗舰芯片”的越级配置,被称为“中国技术平权的现象级产品”。但低价高配的背后,是真实力还是营销噱头?本文从技术、市场、用户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架构:智能驾驶的“降维打击”​​

    1. ​硬件堆料打破行业潜规则​

    零跑B10是全球首款在15万级市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配合高通骁龙8650智驾芯片(算力254TOPS)和8295座舱芯片,形成“双旗舰芯片+激光雷达”组合。其端到端大模型智驾系统支持城区/高速领航辅助,实测接管里程突破200km/次,红绿灯识别准确率达98%。对比比亚迪元PLUS的DiPilot(仅基础L2)、吉利银河E5的L2级辅助驾驶,B10直接对标30万级车型的智驾能力。


    2. ​算力集成破解行业痛点​

    零跑创新性地实现8295与8650芯片的算力协同,通过动态调度任务,将智舱芯片的NPU算力(30TOPS)用于智驾感知冗余。这种“算力复用”模式,使系统综合利用率提升40%,破解行业普遍存在的算力冗余难题。例如在泊车场景中,座舱芯片可同步处理360°环视影像,降低主控芯片负载。


    3. ​全球化架构的底层支撑​

    基于LEAP3.5技术平台,B10采用CTC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电池包厚度压缩至110mm(行业平均150mm),座舱垂直空间增加15mm。其27合1超级热管理系统,在-40℃极寒测试中空调制热能效比Model Y高25%,脚部温度达38℃。



    二、产品设计:精准狙击年轻家庭需求​

    1. ​空间魔术师与细节控​

    B10以87.4%的“得房率”实现同级最大空间效率:后排纯平放倒后形成1.8米车床,副驾“洞洞板”拓展孔支持折叠桌板、Pad支架等配件自由组合。门板竹叶刺绣、座椅“节节高”打孔等细节设计,将15万级车型的质感提升至30万水准。


    2. ​操控基因的越级嫁接​

    由玛莎拉蒂团队联合调校的底盘,通过50:50轴荷比、前窄后宽轮胎(前215/后235)及LMC一体化运动控制技术,在冰雪麋鹿测试中以82km/h成绩碾压同级,接近保时捷Macan水平。后驱架构预留的“漂移模式”(OTA解锁),更迎合年轻用户对驾驶乐趣的追求。


    3. ​健康与安全双标杆​

    座舱甲醛含量仅0.02mg/m³(国标≤0.1),竹炭纤维座椅透气性比仿皮材质提升50%。车身采用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100km/h爆胎测试中可保持轨迹稳定,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三、市场策略:全球化与性价比的双重攻势​

    1. ​价格锚定与错位竞争​

    B10以12.98万激光雷达版(欧洲售价约25万)形成“国内性价比+海外高溢价”策略。相比比亚迪元PLUS(13.58万起)、AION Y(11.98万起),B10用更低价格提供激光雷达、双芯片、后驱架构等差异化配置,直击“要智能又要操控”的细分需求。


    2. ​Stellantis渠道赋能​

    依托Stellantis集团全球339家门店(欧洲已覆盖),B10跳过品牌认知短板,直接接入成熟售后网络。这种“轻资产出海”模式,使其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快速铺开。


    3. ​用户运营的精准卡位​

    针对年轻家庭推出“宝宝模式”(自动调节空调/车窗/儿歌)、针对极寒地区用户强化热管理、针对科技爱好者开放算力调度接口,形成场景化产品力矩阵



    四、争议与隐忧:光环下的现实挑战​

    1. ​智能化信任门槛​

    尽管硬件配置超前,但城区NOA功能尚未大规模路测,消费者对国产智驾的可靠性仍存疑。相比小鹏、华为已有数千万公里智驾数据积累,B10需快速建立用户信心。


    2. ​空间与续航的妥协​

    4515mm车长比竞品宋PLUS短190mm,满载5人长途舒适性待验证;510km续航(CLTC)在北方冬季实际续航或降至350km,可能引发里程焦虑


    3. ​品牌溢价能力缺失​

    零跑2024年毛利率仅8.4%,B10的高配置依赖成本控制,但长期可能挤压盈利能力。相较比亚迪的垂直整合、特斯拉的软件溢价,零跑尚未形成独特壁垒



    结语:颠覆者还是过渡品?

    零跑B10的爆火,本质上是对“新能源车价值公式”的重构:用15万价格提供30万级技术配置,倒逼行业重新思考“性价比”的定义。但其能否持续领先,取决于三点:

    1. 智驾落地速度:城区NOA的实际体验能否兑现硬件承诺;
    2. 全球化品控:Stellantis合作下欧洲市场的质量反馈;
    3. 生态闭环建设:从“卖硬件”向“软件+服务”盈利模式转型。

    对于消费者而言,B10是15万级市场难得的“六边形战士”,但其品牌认知度和长期可靠性仍需时间验证。若零跑能解决这些隐忧,B10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技术平权的里程碑之作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