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特斯拉2月全球销量数据公布,堪称“滑铁卢”。数据显示,特斯拉2月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为30,688辆,同比暴跌49%,环比1月的63,238辆更是腰斩51.5%。不仅是中国市场,特斯拉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同样遭遇重创:德国销量同比骤降76%(2月仅售出1,429辆),法国下降26%(2月2,395辆),美国销量连续四个月负增长(同比减少5%)。这一连串下滑背后,是特斯拉面临的竞争加剧、产品迭代乏力、政策环境变化以及马斯克个人争议等多重压力。

中国作为特斯拉全球最大单一市场,销量占比超三分之一,但2月的断崖式下跌暴露了其本土化战略的短板。比亚迪等中国车企通过价格战和技术升级抢占市场份额,比亚迪通过推出覆盖6.98万元至百万元价格区间的21款新车,2月销量达32.28万辆,同比增长164%。且标配智能驾驶功能,直接冲击特斯拉的中高端定位。相比之下,特斯拉车型更新缓慢,主力车型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和Model Y已上市多年,仅靠外观和配置微调难以激发消费者热情。尽管特斯拉在2月初推出购车优惠(Model 3叠加补贴后降价2.8万元),并推出改款Model Y,但市场反应平淡,另外新车型交付延迟导致供应空档也是销量下滑的一大原因。
在欧洲,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正被大众、宝马及中国品牌蚕食。德国作为欧洲最大汽车市场,2月电动车整体销量增长30.8%,但特斯拉销量却暴跌76%。分析指出,马斯克的政治立场成为关键阻力,他公开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并多次卷入欧美政治争议,引发消费者反感。瑞典调查显示,仅11%的受访者对特斯拉品牌持正面态度;英国60%的潜在电动车买家因马斯克的言论放弃购买特斯拉。此外,多国取消电动车补贴(如德国2024年底终止激励计划),进一步削弱了特斯拉的价格竞争力。
在美国,特斯拉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需求增速放缓(2024年销量同比仅增8%),混动车销量却同比激增36.7%;另一方面,马斯克主导的联邦政府裁员政策及与特朗普政府的密切关联,引发部分消费者抵制。加州作为特斯拉“大本营”,2024年销量下降12%,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尽管特斯拉试图通过Cybertruck打开皮卡市场,但转化率不足5%,未能扭转颓势。
特斯拉销量下滑与马斯克的个人形象深度关联。马斯克近年频繁发表右翼言论、介入欧美政治议题,甚至被指“非法侵入美国财政部支付系统”,导致品牌价值一年内缩水26%(从583亿美元降至430亿美元)。消费者调研显示,传统支持者(城市中产、环保主义者)加速流失,而新吸引的保守群体对电动车兴趣有限,形成“两头不讨好”的局面。更严重的是,马斯克的争议言论已引发线下抗议,法国图卢兹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特斯拉门店及充电桩甚至遭到纵火破坏,反映出当地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抵触情绪。
面对销量危机,特斯拉短期内可能继续采取降价策略。2月Model 3的补贴政策未能提振销量,但迫于竞争压力,特斯拉可能进一步下调售价,尤其是计划于2025年推出的低价车型(起售价2.5万-3万美元),可能会成为特斯拉新的销量增长动力。不过,频繁降价是一把双刃剑,2024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已因降价缩水,若持续以价换量,可能损害长期盈利能力。此外,改款Model Y的交付和Cybertruck在欧洲的上市或带来阶段性回暖,但产品老化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