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必看!理想汽车凭什么从籍籍无名变身新能源增程 SUV 王者

    Ev视界头像Ev视界头像
    Ev视界02-24

    自 2015 年成立至 2025年成功突破百万辆交付大关,理想汽车紧紧锚定 “家庭出行” 这一核心定位,在特斯拉、比亚迪等行业巨头的激烈竞争中,成功书写了中国新势力品牌的逆袭传奇。本文将深度剖析理想汽车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与战略抉择,为您解读其从初创企业一路蜕变成为行业标杆的进化之路。

    一、创立背景:李想的“不设限”创业哲学

    • 创始人基因:李想,高中辍学后创立泡泡网、汽车之家,凭借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两次成功创业后转向造车。他的核心理念是“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汽车产品”,强调用户场景与体验优先。
    • 品牌初心:2015年理想汽车成立,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目标是为家庭用户提供“无焦虑出行”解决方案,避开纯电续航短板,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

    二、关键转折点:产品与市场的博弈

    1. 2019年理想ONE量产:从质疑到爆款
    2. 首款车型理想ONE于2019年12月交付,凭借“六座大空间+增程式续航”组合,精准击中家庭用户痛点,2020年即实现月销破万,成为首个单车型年销超9万辆的新势力品牌。
    3. 争议与突破:因收购力帆汽车资质,早期被误传为“力帆代工”,后通过尾标“理想”标识与自建常州基地澄清独立生产身份。
    4. 2022年危机与转型:问界M7冲击下的绝地反击
    5. 2022年问界M7上市,理想ONE销量暴跌并提前停产。理想迅速推出L9、L8两款新车型,以“配置升级+价格下探”策略夺回市场,L9更以50万元级定位成为中国家庭豪华SUV销冠。
    6. 2024年MEGA滑铁卢与L6救市
    7. 高端纯电MPV车型MEGA因设计争议与定价失误遇冷,理想果断暂停纯电战略,推出25万元级增程式SUV L6,单月销量破3万辆,成为“全村希望

    三、技术战略:从跟随到差异化创新

    • 增程式技术护城河:早期押注增程式路线,解决续航焦虑,2024年升级至第四代系统,综合续航突破1300公里,油耗低至6.5L/100km。
    • 智能化突围:2025年全系标配激光雷达,AD Pro车型升级城市NOA功能,与禾赛科技合作将激光雷达成本降至1450元/颗,实现“安全冗余+成本可控”双赢。
    • 组织架构革新:2025年李想卸任产供销联席会主任,专注AI研发;总裁马东辉主导智能汽车战略,推动智驾与能源网络融合

    四、里程碑与行业影响

    • 交付神话:2019-2024年,仅用46个月达成50万辆交付,2024年10月突破100万辆,超越BBA成为中国豪华品牌销冠。
    • 市场重构:以30万元以上车型为主战场,2024年市占率达37%,打破德系豪华车垄断,定义“中国式豪华”新标准。
    • 生态布局:自建超充网络、直营服务体系,2025年规划5款增程车+5款纯电车,覆盖家庭出行全场景

    五、未来挑战:智能化与规模化的平衡

    • 纯电路线悬疑:MEGA失利后,2025年纯电SUV能否挽回用户信心?
    • 成本压力:激光雷达全系标配与价格战背景下,如何维持毛利率?
    • 竞争升级: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入局,智驾赛道内卷加剧


    理想汽车的崛起,是产品定义、用户运营与技术迭代的复合胜利。从“单车型打天下”到“多线作战”,从增程争议到智驾领跑,其路径揭示了一条中国新势力的典型成长逻辑——以用户为中心,在动态调整中寻找最优解。

    你更看好理想的增程路线还是未来的纯电布局?欢迎讨论!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