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2024 年第四季度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成为继理想汽车后第二家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这一成绩背后有着诸多成功因素。
坚定选择全域自研道路,这一决策为其盈利奠定了坚实根基。在整车核心零部件、三电系统以及智能化系统等方面,零跑自研自造比例达整车成本的 60% 。其先后推出业界首个八合一电驱、率先量产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首个 “四域合一” 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等先进技术。以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为例,这种无模组、无上盖的极致一体设计,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整车的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性。全域自研让零跑掌握了核心技术,避免了对外部供应商的过度依赖,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在其他新势力或追逐高端化、或陷入低价内卷时,零跑精准定位,深耕 10 - 20 万元的主流大众市场。创始人朱江明将零跑定位为 “车圈优衣库”,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高配置、优品质且价格亲民的产品。以 C 系列车型为例,C10、C11、C16 等车型在 15 - 20 万价格区间推出,凭借丰富的配置和出色的性能吸引大量消费者。如 C10 搭载激光雷达,配合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实现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在城市复杂路况下也能为用户保驾护航,却仅以 12.88 - 16.88 万元的价格区间切入市场,实现了 “以 15 - 20 万元价格提供 30 - 40 万元配置” 。这种高性价比策略让零跑在主流市场中占据了明显优势,推动销量增长的同时,也优化了产品结构,提升了整体毛利率。
零跑借鉴丰田的精益生产理念,在成本控制上做到了极致。在技术研发上,采用模块化架构,如 Leap3.5 平台,实现零部件通用率高达 88% ,极大地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零跑与佛吉亚等供应商合作建厂,通过深度整合供应链,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在 18 个月内累计降本超 40%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零跑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细化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到整车组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降低成本的机会。这种精益生产模式使得零跑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为盈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零跑汽车盈利,是在技术、市场、生产等多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