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零跑汽车凭借其独特的市场策略和强大的综合实力,于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公司。2025年2月,零跑汽车再次发力,推出了一系列购车权益,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2月1日至28日期间,消费者锁单购买零跑C16、C10、C11、C01、T03等车型,可享受至高2万元的旧车报废补贴、现金补贴、金融补贴和选装基金等权益。与1月权益相比,此次新增了旧车报废补贴,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零跑汽车的销量增长注入新动力。

成本优势:零跑的盈利基石
零跑汽车能够在众多新势力中脱颖而出,成本控制功不可没。其坚持全域自研战略,覆盖电池、电驱、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减少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从而大幅降低了硬件采购成本。例如,零跑通过自研自产电驱、BMS等核心部件,将整车BOM成本降低了约15%-20%。此外,零跑采用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不仅提升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还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进一步优化了成本。这种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使得零跑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了显著的价格优势,为其盈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定位:精准把握大众需求
零跑汽车的成功,离不开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当其他新势力纷纷聚焦高端市场时,零跑却将目光投向了15-25万元的主流市场。这一价格区间占据了新能源市场62%的份额,但此前却鲜有车企深度布局。零跑通过推出高性价比的C系列车型,以“高配平价”的策略迅速抢占了这一市场空白。例如,零跑C11(图片|配置|询价)增程版以14.98万元的起售价切入市场,凭借其出色的配置和性能,迅速成为爆款。此外,零跑还采用了“直营+代理”的混合渠道模式,将单店成本控制在传统4S店的1/3,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不仅提高了获客效率,还使其在二三线城市建立了强大的市场基础。
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零跑汽车的核心驱动力。零跑用8年时间搭建起行业最完整的自研体系,其“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将动力、智驾、座舱、车身四大系统集成至1块SOC芯片,硬件成本降低了30%,开发周期缩短了30%。此外,零跑自研的油冷电驱总成,功率密度达到3.3kW/kg,物料成本比外采降低了40%。2024年,零跑还推出了CTC 2.0技术,使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了15%,每度电成本压至650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零跑汽车的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更使其在成本控制上具备了显著优势,为盈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灵活战略:拓展全球市场
零跑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2023年,零跑与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达成合作,后者投资15亿欧元并持股20%,双方共享电动化平台与技术。通过这一“反向合资”模式,零跑不仅保留了核心技术的主导权,还借助Stellantis在欧洲、东南亚的渠道资源,加速了出海步伐。目前,零跑已在欧洲13个国家建立了400余家销售网点,并计划到2025年底前拓展至500家。此外,零跑还计划在2025年加快布局亚太、中东及非洲和南美市场。这种灵活的全球化战略,不仅提升了零跑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更为其实现持续盈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总结
零跑汽车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市场定位和灵活战略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通过全域自研和垂直整合,零跑实现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高配平价”策略,零跑迅速抢占了主流市场份额;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零跑构建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借助灵活的全球化战略,零跑拓展了国际市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零跑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公司。
正如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所言:“零跑要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级智能电动车企。” 这一目标并非遥不可及,零跑汽车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零跑将继续以用户为中心,持续为用户的出行和生活创造更多幸福感,让卓越触手可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