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BMW 品牌的故交,杰夫·昆斯 (Jeff Koons) 曾参与2010年款BMW M3 GT2 的艺术车项目,他使用抢眼的线条和绚丽色彩,为这台艺术车塑造出了鲜明的美学特色。这台车也在同年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的竞速赛场上登场亮相。作为BMW 艺术车系列的一员,这台BMW M3 GT2 的创作者昆斯也同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亚历山大·考尔德 (Alexander Calder)、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 等一起,加入了BMW 艺术车创作者的阵容。

如今,昆斯与BMW再度合作,打造了这款THE 8 X JEFF KOONS限量收藏款车型。昆斯与他的团队累计耗时数百小时,于车身内外采用了大量的手工艺技术,最终呈现出风格强劲的夺目造型。这件杰作计划在今年意大利科莫湖举办的Concorso d’Eleganza古董车展上首次揭幕。如果未能成为这场发布会上的幸运儿,那或许只能等到全面公开亮相之后,才能目睹这台新车的真身。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试着先来了解昆斯在这项任务中的设计思路,无论是驾驶者的操控体验,还是钦羡者的审美体验,他都交上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

以意义,塑造韵味
“这款车是与众不同的存在。”
昆斯如此描述在他眼中这款车的独特性。“体验是生活尤为重要的方面,这款车的意义、价值及魅力正在于此,”
他娓娓道来。
“一件艺术品如果能够真正调动起欣赏者的感官,得到了人们的注目与解读,那它同时也就具备了独有的价值,这款车就是这样。在夸张大胆的视觉之外,它因每个人产生的不同体会与理解而变得独特。无论是驾驶者或是乘客,都能以各自的角度从它身上汲取力量。感觉与体验,是更有力的语言。”
以视野,探索答案
为了创作 THE 8 X JEFF KOONS限量收藏款车型,艺术家与其团队耗费数百小时设计与定制外观。在数字艺术作为前沿艺术表现形式大量涌现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这类作品的前景如何?换言之,在艺术品越来越多地通过数字化快速生产,而非传统铅笔或铸模方式创作的世界,素来被收藏家和艺术家视为品质保证的手工艺,还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人类创造工具是为了帮助解决问题或是用于沟通,” 昆斯说, “但重要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创造意义,以及如何发挥其潜能。例如,制造一辆汽车完全依靠技术完成,但不同汽车的区别,在于它的工程和机械形式与我们产生的迥异的共鸣。而技术本身并非答案。”
以艺术,呈递潜能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它的外在形式,而在于它所激发的回响。那么艺术又能为创作者带来什么呢?创作如 BMW 艺术车这类独特事物的过程,对创作者意味着什么呢?
“艺术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创作者的身份,也帮助我完成了自身的升华,铸就了我更完整的人格。艺术帮助我进一步探索自身与外界的关联,也自省内心。关键是,艺术是一种力量,不断推动着我,让我能够更多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更个性!更大胆!”
昆斯擅长激发感官,他的作品往往颠覆世俗概念和普遍的物理、尺寸和材料认知。他不反感天马行空。他成功地建立了强烈的自我风格,并沿用到最新的作品中。
“事实上, THE 8 X JEFF KOONS限量收藏款车型的设计理念源于我 2010年时创作首辆艺术车的原稿,” 他说。 “那时,我本想使用柱透镜技术,但这种方式会使得车体变得非常沉重,并不实用。因此,我选择了B计划 ,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展示它的能量。在计划 A 中,本质上我想要创作一辆既简洁,又 ‘充满自信和富有表现力’的车。现在,我们依旧达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效果;全车均采用人工上漆的方式,令它的外观设计能够更为精准、清晰地表达内涵,引人注目的色彩搭配充满自信,极富表现力地描绘了关于力量、速度及存在意义的主题。落座车内时,依旧能感受到周身弥漫的令人惊叹的热烈氛围,真正令人目眩神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