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国产新能源车再贵下去,以后大家就只开得起奔驰宝马...

    只爱老婆婷婷头像只爱老婆婷婷头像
    只爱老婆婷婷2023-12-29

    “国产新能源车再贵下去,以后大家就只开得起奔驰宝马了”

    #小米汽车引热议# #小米发布新车# #小米新车发布# #小米出击车市# #小米造车必胜# #小米造车必败#

    雷军,数码圈公认的“价格屠夫”。

    自从前年小米宣布进军造车界,多少人就开始期待“屠夫”再次出山,把国产电动车的价格也打下来。

    结果今天小米汽车举办第一场发布会,虽然还没公布价格,但已经让各种高喊起哄“9.9万”“19.9万”的网友们心里一沉。

    只见雷军左一句“全球电机天花板”,右一句“要尊重科技”,就差说自己要做电动车领域里的爱马仕了。

    在发布会上拿来做对标的,是保时捷和特斯拉。

    无数网友不禁自嘲:“现在国产新能源车实在太贵了,如果大家不努力工作,以后只能开奔驰宝马和奥迪了。”

    不只是价格悬而未决的小米,今年下半年几家国产新能源推出的新车,都有一种让我等普通人高攀不起的感觉。

    定价50万起步,动辄就要冲击“百万豪车大关”。

    一直以来,国产新能源车一向被认为是圈内物美价廉的存在,如今人人都喊着消费降级,可电动车怎么却越来越贵?

    一边冲击高端,

    一边降价打折

    让人突然感到钱包羞涩的,不是某一辆新能源车定了高价。

    而是一众新势力车企集体冲击高端线,眼看着就要抛弃普通消费者。

    两天前华为发布了“最贵”车型问界M9,46.98万元起售,纯电Ultra版更卖到了56.98万元。

    就连柯洁都在网上直言,“太贵了,反正这价格我肯定是买不起。”


    就像是商量好了似的,2023年进入下半年,这些国产新能源品牌似乎都在铆足了劲儿比谁更贵。

    蔚来刚发布的全新旗舰车型ET9,预售价格为80万元;极氪推出了纯电猎装超跑001 FR,售价76.9万元起,突破了以往车型的定价峰值。

    理想的首款MPV车型MEGA价格还未正式公布,但根据官网信息大概会在50-60万之间,也就是宝马X5的水平;

    更不要说还有比亚迪旗下的仰望U8这种“大杀器”,官方预售直接达到了109.8万元。


    尽管一直有人翘首企盼小米汽车能给个好价格,但雷军本人早就已经开始给市场打了预防针。

    发布会之前接受采访,他就提到“确实有点贵,但是有理由的贵”。

    目前一些车圈人士猜测,第一款小米汽车可能会定价在30万左右的水平。

    表面看来,新能源厂商们似乎已经纷纷变身刚挤进上流社会的盖茨比,沿着中高端的路线撒丫子狂奔。

    然而矛盾的是,车企们一边狂卷豪车赛道,另一边市面上主流售卖的新能源车型又在降价。


    如果你今年曾经关注过汽车市场,就会发现“价格战”才是电车厂商们主要的销售策略。

    从年初特斯拉宣布Model 3和Model Y分别降价3.6万和2.9万之后,国内新能源品牌甭管是高端定位还是平民定位,统统开始了“打折大促销”。


    有的是直接降价,比如小鹏P5的价格下调 2.3 万元;极氪从今年8月到年底,多个车型立减3万元。

    有的则是额外出了入门款车型,最夸张的是比亚迪在2月份推出的秦 PLUS DM-i 冠军版,起售价甚至低到了9.98万,震惊业内。

    还有的车企像蔚来,虽然明面上没有直接降价,但是把原来标配的免费终身换电服务变成了付费可选项目,相当于如果不要这项服务的话,全系车型的购车价都能降低3万元左右。

    理想7月刚刚放出豪言,L8和L9双双逼近月销一万,“没有降价,没有优惠,没有增配。”

    结果10月就有车圈大V爆出,有人买理想L8(图片|配置|询价)优惠了两万多,还送积分和吸尘器等礼品。

    相比之下,最近一连串七八十万的新能源豪车倒更象是餐厅门口摆的菜品样子、方便面上的宣传图案。

    最主要的是把走过路过的人都吸引过来,顺便烙上一个自家品牌“高端”“优质”的思想钢印。

    真走进店里,会发现菜单上卖的还是那些家常菜。

    有没有人买不重要,

    关键要把“贵”的招牌打出去

    如今很多人争论“一台50万以上的国产电车,到底什么人才会买”。

    但对于车企本身来说,这样一辆车的品牌价值或许远远大于商业价值——换言之,本来就不是为了冲销量的。

    根据“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分析,用高端汽车打开市场本来就是车企的一种“惯用路线”。

    因为“起步阶段是中低端车型,那后续想进军高端市场难上加难;反之若先树立了高端定位,那后续无论是高端还是中低端市场均有‘可解释空间’。”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特斯拉最早给国内年轻人留下“酷炫高级”印象,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个从上方打开的“鹰翼门”设计。

    配置了这个设计的Model S和Model X两个产品线,售价都在60万以上。


    然而等这群年轻人工作了、攒到钱了,转身去买的却是Model 3——

    售价在25-33万之间,属于30多岁的一线城市准中产也能消费得起的价格。

    对于一家车企来说,高端车型本身就起到了“秀肌肉”的作用,树立品牌形象从而带动整体销量。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