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10倍投入,100亿经费,这才是我想要的汽车发布会

    江睿谨头像江睿谨头像
    江睿谨2023-12-28

    写在前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发布会,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发布会,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发布会。

    说真的,这次看完发布会真的让人十分激动,所以一直不断的讲,这才是我想看到的汽车发布会。

    中国工业制造已然是世界巅峰,而汽车制造是制造业的集大成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为没有人,没有厂商愿意给大众给消费者们,深入浅出的讲一下中国制造业当下所达到技术水准。

    所以有时候看友商的产品发布,那叫一个无聊。

    但今天小米做到了,从宣布造车1003天后拿出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雷军就像当年闯进智能手机制造一样,今日也同样的给新能源汽车厂商们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上半场-小米汽车 SU7 技术发布

    技术是立身之本,技术也是一个车企是否能够持续成长持续远行的核心。

    小米以10倍投入,100亿的经费,从头起步的决心,终于给了市场一份相当可观的答卷。

    上半场技术发布会林林总总讲了很多,主要介绍了当下智能电动车的几大关键核心技术,电机、电池、一体化的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

    我的归纳是前面三个是智能电动车的硬件,而后面两个是智能电车的软件部分。

    小米超级电机&电池&大压铸

    要想电车跑得快,电机就是驱动系统的核心。

    小米今天首发了小米超级电机V6系列,并且拿出了超一流的小米超级电机V8s。

    跟世界一流的电车相比,小米V6s电机的转速,扭矩,功率密度都达到了一个相对领先的水准。

    而小米超级电机V8s,转速更是高达27200rpm,其它参数更是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小米超级电机V8s, 转速业内最高:27200rpm, 超高强度硅钢:强度高达960MPa, 双向全油冷散热技术:效率跃升50%。

    当然除了V8s,小米还预研了一代,实验室预研已实现 35000rpm。

    不说了,国际领先水平。

    电池方面小米直接抬出了不虚标的真小米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终参数是871V,满电150度续航超1000km。

    而且跟宁德时代合作研发了800V电池包,使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有效的减少了汽车空间的占用,这也是最先进的电车技术,拥有充足的延展性跟77.8%全球最高的能量体积效率。

    即便是CTB一体化电池,但电池的安全在各项试验中也是远超行业标准的。

    小米电池安全,通过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 行业顶级散热、隔热能力:17层高压绝缘防护,7.8m²同级最大冷却面积,并使用165片气凝胶隔热, 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小米车云协同安全预警系统, 行业首创电芯倒置技术,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

    而且还搭载了自研的小米车云协同安全预警系统,最大程度的保护每一位驾乘人员的安全。

    此外小米汽车还设计搭载了小米高效双模热泵,在寒冷工况下加热功率更大,可以在维持乘员舱舒适的温度,以极低的能耗让电池运行在高效率区间,可以说北方冬日无忧。

    最后一个硬件技术介绍,就是小米超级大压铸。

    大压铸带来的优势是惊人的,可以化简为繁的让若干零件一体成型,精简的焊接程序,更是保证了产品生产的一致性。

    小米追随新能源电车特斯拉的脚步,开创了自己的超级大压铸,直接干到了9100t。

    说真的,我一个工科出身的人,看到这种工业巨兽,兴奋不已,这才是中国制造啊。

    72合1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减少了849处焊点,降噪2分贝,还减轻了17%的重量。

    甚至于考虑了防撞维修,还做了三段式防撞设计,在小米自研泰坦合金的加持下,性能继续遥遥领先

    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澎湃OS

    智能驾驶对于小米来说,那真可谓手拿把攥。

    无论是AI大模型,还是技术平台,小米依托过往经验,起步高,且技术迭代快。

    我只提一个点,就是厂商都在用高精地图的时候,小米可以用大模型实时生成道路拓扑。

    可以实时应对道路变化,准确生成行驶引导线,这是高精地图所不能的,而且这种技术甚至可以避免驾驶隐私数据的采集。

    整体硬件上如下图所示,这设置可以说是安全无死角了。

    而智能座舱部分,是带给我想象力最多的。

    当小米汽车的中控大屏一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说SU7的中控大屏是因为小米的平板滞销了233

    但随后,智能交互方面,又让大家惊呼不已。

    什么是手机产商做的车机系统啊,这就是手机厂商做的车机系统。

    在澎湃OS的加持下,整个中控屏,支持多应用,多桌面,且互不干扰,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觉。

    这UI,这软件适配,说句丝滑都是朴实叙事。

    整个中控屏开机快、启动快、升级快,疾速激动只需要1.49s,座舱升级3分钟,整车升级30分钟。

    整个智能交互无论是多屏互联,丝滑切换。

    还是不用学习就能使用的交互体验,直接上手无门槛。

    亦或是丰富多样的生态软件,小米汽车中控屏支持车辆原生软件-支持主流平板-甚至手机应用也可以无缝Pin到车上直接上屏使用。

    更不提,米家生态产品上车,以及支持苹果手机也能使用2333

    这也很符合小米给苹果一贯生产配件的风格2333

    在小米自研的技术框架下,小米CarIOT生态也全面对第三方开放,到时候如何改造智能座舱就看大家了。

    整个上半场的技术发布,可以用一图来总结,就是在小米摩德纳的平台架构下,小米SU7全面领先

    下半场-小米汽车SU7预发布

    开宗明义-雷总给小米SU7的定位是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

    先上一个整体的参数图

    小米SU7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运动、科技、优雅、漂亮、舒服。

    局座曾说过,颜值就是战斗力,好看就是硬道理。

    一款好的产品,一定是美的,而且还要拥有自己的设计美学。

    而小米SU7的切入点就很好,无论是极致低风阻的流线外形,还是黄金比例的轮轴比、轮宽比。

    小米SU7的美就如发布会介绍一样,符合直觉,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喜欢。

    什么水滴大灯,电动尾翼,半隐藏式门把手等细节之处,无不看出小米汽车团队的巧思。

    在内饰方面,回归了物理按键,让驾驶体验更有仪式感。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在很早之前就说过,物理的有时候真的比电子可靠。

    以人为中心的座舱, 环绕式座舱,5.35㎡整车玻璃面积,行业领先的天幕及前挡风防晒隔热保护 更符合直觉的设计,更舒适的体验: 物理按键设计,经典方向盘设计,运动风座椅, 还有动感氛围灯和杜比音响系统。

    用设计大师的话来说,这是一台没有过度设计的车。

    性能&安全

    性能方面,加速性能,又是领先友商。双电机,全轮驱动,最大马力673ps。

    因为性能强悍,车速安全方面,小米做了四重制动的安全机制,最大限度的保护人车安全。

    从100-0km/h制动,小米只需要33.3米。

    除此之外,小米通过设计打造被动车身安全防护。

    整车设计坚固稳定,「被动安全」体系全面可靠: 创新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设计,四大核心结构件全部加强 90.1%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占比,2000MPa最高强度,51000N·m/deg扭转刚度 40项碰撞测试高标准通过,数据标准行业领先。

    除了车身安全,小米对于隐私还做了很多设计。

    全域安全|全新小米澎湃OS系统,从底层到应用层全域防护 账户安全|账户之间隐私隔离,专人专用,多重保障隐私数据 设备安全|人车家全生态端到端加密,给你全副武装的安全感

    总的来说,小米真的很用心的在做自己第一代汽车,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

    写在最后

    写到这,其实我发现别的答主已经总结的很全面了,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其实我比很多人都要期待小米汽车的发布,因为我关注的真的太久了,也在跟若干人不止一次的讨论过小米造车的命途。

    但是今天发布会看下来,我的心放下了一多半。

    除了不知道价格,小米汽车SU7真的是一出世简直没什么对手。

    整个互联网铺天盖地的宣传这小米汽车的消息,我就知道这事大概率成了。

    今天之后,小米集团在惊险一跃上迈出了一大步。

    1000天前雷军雷总对大家说,这是他压上了全部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真的不可谓不令人捏一把汗。

    但今天看到全程激情充沛,主持演讲了3小时依然活力昂扬的雷总,真的是打心眼里让人佩服的。

    中国那么多创业者,有多少能比得上已然54岁的雷总呢?

    又有多少人,敢赌100亿再创业出发呢?

    都说雷军是顺势而为,但是这种顺势而为是拥有着极大的自信跟无穷的战斗力才能实现的。

    雷中最后说,他想造一辆,让驾乘者在下班后可以在车内多休息一会的车。为驾驶者造一辆好车,造一辆承载所有向往的梦想之车。

    我觉得这就足够了,拥有人文关怀的企业,一定能造出好车。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