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和所有人在此之前经历过的每一年一样,原本2023年的尾声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刻,无数重要的车市新闻在时间的奔流里变成被掩埋的旧事,无数风流人物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依旧翩翩起舞。然而,你只要看看2023年最后上市的几款新车,你就知道,此时盘点为时尚早,少了它们,2023年将不再完整,所有的总结也少了那么一丝份量。
毕竟,这些压轴产品,不仅重磅,还要左右棋局,包括三电能力、制造技术、供应链能力、高压架构平台、软件能力、操作系统能力、补能体系、生态能力等等,外加创始人或者CEO的个人魅力等等。
事实上,昨晚发布的蔚来ET9是不是“老钱风”, 小米SU7也不会“9.9元包邮”,星纪元ES 是不是真的“不客气”,问界M9还能不能遥遥领先,小鹏X9要做细分市场第一,都是未知数。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说,2023年,对他而言是一个涅槃之年,可见此前他经历的内心折磨和万丈深渊般的痛苦。
山高万仞,只登一步。对于所有的车企和掌门人,万变不离其宗,市场的竞争内核仍是技术竞争,我们依旧从一款款新车说起。
12月20日 星纪元ES
12月23日 蔚来ET9
12月26日 问界M9
12月27日 极氪007
12月28日 小米SU7
1月1日 小鹏X9

对于如此密集的新车,有一堆的疑问,比如:星纪元ES 22.58万元起的起售价,是否避开了智界S7的锋芒;被网友调侃“为了中东土豪造的车”,蔚来ET9到底值不值80万?小米SU7到底是19.9万还是29.9万?本周问界M9的发布,注定余承东会火力全开?小鹏X9想做纯电MPV第一,那理想MEGA呢。
事实上,这些新车,厂家不同,车型不同、价位不同,所有的一切都不同,但相同的地方注定了2024年的纠缠和市场逻辑,也是行业格局的前期预演。
一方面,这五款车都是各自品牌的技术集大成者,这一点尤为关键。可以说,这几款新车的技术配置,将是整个智能电动汽车2024年甚至2025年的主基调。
我们尽量用最少的字词表述核心的技术点。
星纪元ES,全系标配IAS智能空气悬架+CDC电磁减振系统,是30万内唯一全系标配该系统的车型。
蔚来ET9,对标 7 系、S 级、A8、Panamera 的行政轿车,925V 超高压平台+自研 46105 大圆柱电芯,首发 5 纳米「神玑」智驾芯片,全域自研系统天枢 OS,ADAM 2.0 超算平台,Aquila 2.0,全新三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等。
问界M9同样是集大成者,华为途灵底盘,ADS2.0高阶智驾系统,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HUAWEI XPIXEL)、鸿蒙座舱4.0、业界最强75寸华为AR-HUD和全新的光场屏,800V超快充电技术。
极氪007同样全系标配800V架构,搭载骁龙829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且首次应用AI大模型技术,带来了极氪车载人工智能KR GPT。搭载激光雷达,并首发应用了极氪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解决方案,NZP高速自主领航辅助系统。
小鹏X9更是首次搭载Xmart OS 5.0系统,搭载8295座舱芯片,扶摇架构800V,后轮转向,第一梯队的智驾能力。

另一方面,是的,他们都在争夺定义权,争夺细分市场的定义权,比如蔚来ET9对于行政旗舰的“定义权”,往大了说,也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第一次参与行政旗舰定义”的车型。问界M9对于大型SUV的定义权,星纪元ES 、小米SU7和极氪007对于中大型纯电轿车的定义权,定义的背后是对爆款的谋求和渴望。
这一点,写在余承东的脸上,写在极氪的脸上,写在雷军的脸上,写在所有想要在2024市场格局中分得一杯羹的车企脸上,总结下来就是:
李斌:ET9要抢夺行政旗舰“定义权”。
余承东:大型旗舰SUV,还要遥遥领先。
雷军:守正出奇,只为爆款。
安聪慧:颠覆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占据了8年的位置,顺带做细分市场第一。
尹同跃:国内和国际,全都要。
20日率先出牌的奇瑞星途星纪元ES,官方的表述是“希望这个车能够在20万-30万级别的纯电轿车里面在2024年进入行业前三。”依旧是爆款逻辑,市场的残酷正在于,无爆款,不生存。
星途首款纯电轿车星纪元ES,有两句话引人注目。一句是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今年10月份的“2023奇瑞科技日”上坦言“明年奇瑞将不客气了!”另外一句是发布当晚,尹同跃表示,星纪元ES将要同步面向海外出口,出口价或将突破100万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出口单价最高车型。
事实上,20-30万纯电家轿市场,无论是星纪元ES 、小米SU7和极氪007,包括此前的华为与奇瑞合力打造的智界S7,如果只盯着彼此,恐怕已然输掉一局,这些车型的共同敌人,是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
24日,手机端跳出的第一个讯息来自马斯克,《福布斯》最近公布了2023年前10位财富增长最多的亿万富豪榜单,其中,埃隆・马斯克2023年增加1084亿美元(约合7700亿元)排名第一,目前身家25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万亿元),成为目前全球最能赚钱的人。
这一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特斯拉股价的回升和SpaceX估值的飙升,而特斯拉股价的飙升和马斯克的首富地位,离不开特斯拉主销两款车型Model 3和Model Y,因为全部都是爆款,也因此,中国市场出现层出不穷的对标Model 3和Model Y的新车,意义正在于此,因为Model 3和Model Y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不论是品牌溢价、技术标杆、智驾还是不断下探的价格,依旧是遥遥领先。
如何夺得定义权,模式是技术为先,爆款铺路。
在 25 万级纯电轿车市场,Model 3 是卖得最好的产品,去年销售了 12.5 万辆,“但这款车已经卖了 8 年”,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认为,市场中还缺少更有实力的产品去跟 Model 3 竞争,这正是极氪 007 的目标。
对于爆款的鼻祖,福特T型车被李斌和小米的雷军数次提及。李斌说,他今年读了《福特传》和《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然后意识到原来我们现在想的事情,几百年前的人都已经琢磨透了。

雷军在他的著作《小米创业思考》中更是对福特不吝溢美之词,他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00年前就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论断:“商业的成功,并非在于为女王们提供更多的精美绝伦的产品,而在于工厂女工们能买得起的产品和女王们的一样好。”雷军表示,一家伟大的公司,总是能把好的东西做得越来越便宜,最出名的就是福特T型车。
在近日接受采访时,雷军也表达了两点,他说,小米的第一辆车投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过了100亿。第二点,雷军称:“(对首款车型)肯定有预期,但汽车的确很复杂,我特别担心,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你肯定很担心。更担心的是如果大家都来买,这一等,要等一两年肯定会被骂惨,其实是各种很焦虑的情绪。”
小米的投入和背水一战可见一斑,这是一个与余承东类似,不惧打硬仗、不怵流量、同样强悍的手机制造商,2024年的大戏终于有了硝烟弥漫的气息。
这不,小米和极氪率先打起了口水战。

近日,极氪多位高管怒怼小米汽车,极氪副总裁朱凌发文炮轰“生态造车”。朱凌认为,汽车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供应链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的行业,虽然有些技术可以弯道超车,但很多积累是无法弯道超车,每一颗螺丝都是需要实实在在打上去。作为大多数家庭最贵的消费之一,大厂永远是消费者购车最靠谱的背书。
这场口水战的背后,正是极氪007和小米SU7上市在即,极氪007预售价格为22.49万元起,目前收获订单超2.5万台,有了Flyme Auto赋能的吉利造车,一不小心就成了小米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不出意料,2024年,手机厂商造车的威力还将进一步放大,这场口水战只是开胃菜而已。
好在对于行业格局,李斌的话颇具代表性,他直言:“关于行业格局,手机公司都在造车,都是‘战斗力爆棚’,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让中国汽车产业越来越好。”
李斌表示,汽车行业从来都不是赢者通吃,从来都是长时间竞争,是个“马拉松”比赛,几年前大家不会想到比亚迪有300万辆的销量。正如几年前大家也没想到拼多多会是美国中概股市值第一名。
活着的花,有一万种开法。2023年的车市结尾,没有细雨和风,依旧充满战斗的气息,最后一周的碎碎念也仅仅是短暂的观察,借用一位车企高管的表述做今天文章的结尾:
无论是媒体,还是同行,给三个诚恳的建议吧。
1、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未来看现在,而不是用过去看现在;
2、不要以自己的知识边界,来约束这个世界;
3、少一点指点江山,毕竟,山外有山。
否则,打脸的时候,很疼。共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