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关注|何小鹏、余承东“互怼”:不服就实测,到底哪家AEB最强?

    车友观察家头像车友观察家头像
    车友观察家2023-11-07

    就在小鹏汽车赔偿P5的P版车主2万元可转权益的代金券,风波可能再次涌起之时,某车媒专访何小鹏的语录中的几段,忽然被铺天盖地宣传起来,本以为可以彻底掩盖P5事件,并借新一轮的大佬与大佬之间关于AEB的争论,顺势传播一番自家的智能驾驶硬实力,料想不到的是,并非来自“特调”也并非来自“民间小视频”的实测数据,直接打脸。

    前段时间,某汽车垂媒平台完成了2023年夏测,彼时,各家车企纷纷选取适合自己的测试结果进行“选择性宣传”。小鹏汽车制作了两份海报,其中一份,设置了“35万-50万价格区间组别”的定语,表示小鹏G9(图片|配置|询价) 650Max性能版斩获了7项第一、1项第二、1项第三;另一份,设置了“25万-35万价格区间组别”的定语,表示,小鹏P7i 610Max性能版斩获了5项第一、2项第二、2项第三。

    无独有偶的是,两款车型所拿下的荣耀,大都围绕在充电效率、续航里程达成率上,安全性方面的测试结果,未有提及。

    实际上,这次策划多时、规模极大的夏季测试,测试的项目,并不仅局限于充电效率、续航里程达成率之上,还包括ACC、AEB、麋鹿测试等等的安全性测试。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测试中,小鹏G9虽然完美通过了“ACC对静态假车测试”中的80km/h和100km/h的项目,但在“AEB对儿童假人测试”中,以失败告终。

    同样参与了夏季测试的小鹏P7i,完美通过了“ACC对静态假车测试”中的80km/h和100km/h的项目,也通过了“AEB对儿童假人测试”中的50km/h,但却在60km/h上以失败告终。

    反观“竞争对手”问界M5,在这次夏季测试上,不仅满分通过了“ACC对静态假车测试”,还满分通过了“AEB对儿童假人测试”。结合何小鹏和余承东此次关于AEB的技术之争来看,究竟哪方能够胜出,一目了然。

    需要提及的是,关于AEB的争论,双方可谓是愈演愈烈,小鹏汽车官方没有闲着,在官方号上贴出“AEB科普”,声称AEB测试不等同于营销炒作;而问界更是直接硬刚,发文表示“问界智驾车型的AEB有多领先?不用打听不用问,真的假不了,开了就知道”,还一连发出几个专业媒体实测视频而非“民间小视频”,证明自家AEB的实力。

    众所周知的是,AEB本身是一项比较基础又难以掌控完美的技术,在智能驾驶迅速发展的当下,AEB可以说是扮演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色,倘若连AEB这种“基础性”工作都没做好,更难言其它的更高级的智能化功能。

    而在如今,既然智能驾驶迅速发展,那么AEB也理应有着更优秀的表现,更能应对复杂的、多变的、恶劣的环境,以问界的“科普文”来看,“激光、毫米波、视觉、超声波,组成了问界智驾版的融合感知系统”,但问题便出在了这里——夏季测试的车型版本中。

    其中,问界M5纯电后驱智驾版配备了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个激光雷达;小鹏G9 650性能版Max配备了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2个激光雷达;小鹏P7i 610Max性能版配备了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2个激光雷达。

    显然,若论及融合感知系统中的硬件数量,无论是小鹏G9还是小鹏P7i,都远多于问界M5,那么为何最终的实测结果上,却输给后者呢?

    车友观察:敬畏标准,也可以超越标准

    对于AEB的争论,其实是起源于问界M7在AEB上的炫技,按照何小鹏的说法,在60km/h内触发才是合理的,如果速度过高,一旦出现误刹车,对用户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惊吓,这是根本无法接受的。但是,问界M7做到了90km/h的速度刹停,由此埋下了大佬吵架的伏笔。

    然而,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底层逻辑,本应是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媒体的专访上,对于怎么去做AEB,何小鹏提到一个名词,叫做“静态AEB”,即一旦周围有障碍物,车辆会主动避开,想撞都撞不上去。但是,如若结合到时速和变道的突发性,触发这个所谓的“静态AEB”时会主动避开,又是否合理呢?显然,如果解决了技术水平高低的底层逻辑,便会合理;反之,就不合理。

    总之,敬畏标准,也可以超越标准。究竟哪家的AEB技术实力强,结合官方视频、专业媒体实测以及一些民间小视频,综合一下,便知分晓。

    次阅读
    22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22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