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慕尼黑车展上,奔驰发布了一款纯电概念车,除了用上碳化硅和800V平台外,还增加了一个新玩意儿,就是两挡变速箱。

看到这个玩意儿,你肯定会觉得非常意外,“变速箱有啥新鲜的?10AT都不算新鲜了,这玩意儿才两个挡怎么好意思拿出来显摆的?”
确实啊,这玩意儿对油车来说见怪不怪,但对电车来说,绝对算得上新鲜。甚至不出意外的话,没准还会带起一波新风向。
电车没有“变速箱”?
说了半天变速箱,但实际上,电车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变速箱”,只有“减速器”。

对于油车来说,减速器是一个独立于变速箱之外的部件,藏在驱动轴里,通常会和差速器共享总成。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发动机扭矩从曲轴输出,依次经过变速箱和减速器,并按照各自齿比逐级放大,就最终成为了轮上扭矩。

而对于部分拥有低速四驱功能的硬派越野车来说,其分动箱中还会再设定一套齿比,如此反复叠加,让轮上扭矩达到更惊人的数值。
变速箱
变速箱我们都很熟悉,它的内部设置了多套齿轮组,从而提供多套齿比。
变速箱的作用可以参考蹬自行车。你应该有发现,用同样的频率蹬脚蹬子,有的自行车的速度,就是比你更快,哪怕他的车轮更小。

这个问题就出在,更快的自行车有直径更大的链轮,而这样大小直径不一的前后链轮组合在一起,就相当于是一套齿比。
虽然大链轮组成的齿比可以让自行车的极速更快,但这又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起步、加速和爬坡时,大链轮又不如小链轮快和省力。

变速箱就是为此诞生的。还是蹬自行车,你可以在爬坡时挂低速挡,既省力爬坡又快;而平地上又可以挂高速挡,既省力速度又快。
汽车变速箱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为了额外保证平顺性和NVH,油车变速箱对挡位数量和齿比又会做更精密、复杂的设定。
减速器
而对比之下,减速器只有一套固定齿比。于是在没有变速箱的电车身上,它就成为了某些车评人口中的“单速变速箱”。
这么讲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在油车身上,减速器的作用是在变速箱之后进一步提升轮上扭矩的,单论效果的话,其实和变速箱的低速挡差不多。

换句话说,减速器就是电车的“变速箱”,并且99%的电车都是在用1挡“走天下”,换做油车车主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1挡也就起步用一下,极速真不快啊。
电车为啥没有“变速箱”?
为什么油车标配的变速箱,到了电车这里只剩减速器了?在我看来,大概有3点原因:
电机的高效区间更宽泛
首先是电机的输出特性和发动机不一样。电机起步就能输出最大扭矩,并且转速最高能接近2万转。也就是说,电机的高效运转区间非常宽泛。
发动机就完全相反,涡轮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始于涡轮起压后,自吸发动机则需要攀升到中高转速,而买菜车的红线转速,普遍都不过6000转。

另外,发动机的高效运转区间,即“最省油”、“最有劲”、“最静谧”也是彼此独立、且区间极窄的,所以油车必须靠多挡位的变速箱来主动选择、并保持在这些区间。
变速箱本身有一定负担
第二是纯机械结构的变速箱,对电车可能是一种负担。驱动机械传动结构本身就会消耗掉一部分动力,并且还会占据整车宝贵的空间和重量。

比如宝马使用的ZF 8AT变速箱的重量就接近90kg,而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的电机重量则差不多为92kg,这也是很多车企宁愿再增加一颗电机的原因。
多数消费者“不需要”
第三则是现实因素。绝大多数人购买电车,都是图它的用电成本低,并且用车场景也几乎都是走走停停的城市里,减速器的一个“挡位”完全够用了。
虽然但是,还是要有变速箱?
既然大家都用不着变速箱,为什么奔驰又要给未来的拳头车型增加变速箱呢?
消费者的需求变了
随着电车数量的增加,今年我们可以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电车车主开始选择在节假日期间拖家带口跑长途,甚至是穿越、越野自驾游了。

但这对电车来说并不友好,一方面是,很多电车的电机不支持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不仅会增加电机散热压力,长时间大倍率放电也会危害电池寿命。
另一方面是,电机扭矩会在电机中高转速后快速衰退。这些对发动机的影响都不大,所以油车可以轻松对抗高速风阻,甚至长时间保持超高速的激烈驾驶。

所以,当电车车主的出行需求,从最原始的“通勤代步”向更高阶的“休闲娱乐”转变时,电车就得想办法补齐自己的短板了,而使用变速箱就是一个办法。
典型的例子就是保时捷Taycan。德国人开车是出了名的快,所以为了不沦为“马路三大妈”,保时捷率先在Taycan的后轴搭载了2挡变速箱(其实是减速器)。
这台变速箱(其实是减速器)设置了2套齿比,其中低速挡齿比为15:1,高速挡则为8:1——哪怕是高速挡齿比,在油车里也太低了,但Taycan还是能靠它冲到极速260km/h,并且还能同时兼顾2.8s的最快零百加速时间,和相对更持久的高速续航里程。
保时捷要飙高速,奔驰则要省电。按照奔驰的说法,概念车搭载的这台“2挡变速箱”,可以为新车省下5%的电耗。

可别小看这5%,按照我之前试驾奔驰EQE和EQS的体验,哪怕这两台大车的技术力不如头部国产电车,其实际电耗也不过15kWh左右,真的很低了。
车企想要高端
如今国内的电车卷成了什么样,大家都有目共睹。比如上礼拜发布的智己LS6,又是全域800V架构、又是3.75C超充、又是305km/h巅峰极速,关键顶配价格还不超过30万,简直是在拎着BBA电车的脑袋使劲往墙上砸!
这种把新技术做成白菜价的卷法,彻底打破了BBA等老牌车企通过百年时间才建立起的“技术定价权”,如果以后还想做高端,“常规”技术肯定不够看了。
所以,变速箱的机会来了。一方面,变速箱确实能满足大家对电车更高阶的需求,比如兼顾更快的加速、更高的极速和更长的续航。
另一方面,欧美企业在机械研发、制造层面依旧拥有无法忽略的优势,这就给了BBA等老牌车企继续“讲故事”,来维持高端定位与定价的资本。

同样的,后起的一些其他造车新势力,也可以考虑借助变速箱来建立品牌和产品特征,不至于在时代的大漩涡中,因为“平平无奇”被头部车企卷死。
资源不太允许
海外车企之所以看好变速箱,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它们在新能源产业中所掌握的资源有限。
具体怎么讲呢?比如电机的永磁体需要稀土材料,电池又需要锂、镍、钴等材料,这不仅涉及矿产资源,还涉及生产、加工等流程。

中国虽然不是矿产储量最丰富的,却是掌握这些资源最多的,并且拥有完备的全套生产加工流程。而欧美企业如果想要跟进,只能花更多的钱来买。
这在某些程度上,也导致了很多海外车企对跟进新能源拧巴的态度,比如丰田、比如死磕有刷电机的宝马,以及宣称要戒掉稀土的特斯拉。

简单来说,高性能同步电机、高倍率电池都太贵了,欧美车企也是要过日子的,所以在成本有限的前提下,采购便宜的小电机和小电池,再靠变速箱放大动力,也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嘛。
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你对电车的“变速箱”有了相对明晰的认识,如果未来搭载“多挡变速箱”的奔驰电车上市,你会优先考虑它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