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


文 | 沧海梦想家
编辑 | 沧海梦想家

早在1986年奥迪就就开始接触中国市场,并在两年后获得了一汽生产许可,从此正式进入中国的高端车行业。
在这之后,奥迪连续30年霸占了中国高端车销量榜首,但是却在2018年,情况急转直下,奥迪营业额直接暴跌62亿元!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曾经的销量王者沦落至此?


-<暴跌62亿>-
在汽车行业,大家都知道的三个代表豪车阵容的品牌,就是BBA,分别是奔驰、宝马和奥迪,而其也分别诠释了什么叫做豪华、运动和科技。
但是近年来燃油车形势衰微,各大车企都呈现不同程度的颓势,豪车领域作为巨头的三家,也难免受到了波及。

而奥迪,作为曾经一度霸榜中国豪华车销量榜首30年的汽车大咖,如今销量却一降再降,原来能够将奔驰和宝马甩在身后,现在却被特斯拉超过,挤出了前三的宝座。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光是2019年,奥迪从中国豪华汽车销量榜榜首的位置退位后,一年的亏损就高达62亿元,甚至还有传闻称,奥迪撑不住压力向国企求助收购了。

2020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中资金的汽车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更是巨大。
奥迪就是其中之一,不仅销量和销售额都暴跌8.3%,还被奔驰和宝马狠狠地反超,和奥迪昔日被并称为豪车三巨头的两个车企,宝马销量上涨7.4%,奔驰更是上涨了11.7%。

这样的数据对比和大环境下,对奥迪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毕竟曾经连续蝉联销冠30年,现在却连续销量下滑4年。
虽然销量偶尔会出现反弹的情况,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容乐观的,今年的第一财季,宝马售出16万辆,奔驰售出13万辆,而奥迪的却只有12万辆。

就连不完全算是同一赛道的特斯拉,第一财季就售出了13.7万辆,奥迪如果再保持这样的颓势,豪车三巨头可就不是BBA而是BBT了。
2022年,奔驰在中国市场的平均成交额为50万,宝马是40.9万元,而奥迪却只有31.7万元,甚至比不上二线豪华车企中的沃尔沃和林肯。
如今在豪华车市场逐渐边缘化的奥迪,让人不禁感叹,曾经的豪车霸主到哪里去了……


-<光辉岁月>-
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厂商之一,截止到2021年,奥迪的销量已经超过了400万。
从0到100万奥迪用了22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33个月,而从200万辆到300万辆,奥迪只用了22个月的时间。

当初以“官车”树立品牌形象的奥迪,再加上德系车和奥迪企业本身在技术上的钻研和可靠性,直接将其固定在了中国消费者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上。
上个世纪80年代,奥迪就开始准备进军中国市场,之后的两年,更是联合长春一汽一同组装了499辆汽车,并以此开启了奥迪在中国的辉煌时代。

1990年,中国一汽安装了奥迪生产线,并且日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50辆,三年后,奥迪直接加入了一汽大众的合资企业名单中。
为了让奥迪在中国市场拥有更好的发展,1996年,奥迪还在北京专门设立了售后服务部,对应的,还设置了一个专业队伍在北京,负责销售和售后等工作。

1999年,奥迪与一汽生产了奥迪A6,这个车型的推出,直接填补了当时中国高端豪华车生产的空缺,所以刚刚上市的A6就收获了大量好评,并在当年直接创下了6900辆优秀成绩。
2000年,新时代伊始,奥迪在北京创立了第一个经销商展厅,并且引用了标准的服务体系,而这个举措,也正式开启了奥迪在中国销量大幅增长的历程。

光是2000年一年,奥迪就创下了17400万辆的销量,次年的奥迪A8,更是一年就售出了27800辆。
2002年,原本已经风头被A8抢尽的A6再次发力,将变速箱等设备升级,相关内容涉及23项,而改头换面后的新奥迪A6,让奥迪继续在中国豪车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之后几年,奥迪全线车型在中国市场都销售火爆,并在2006年创下了8万辆的好成绩,2014年,奥迪在华销量已经超过57万辆,并成为BBA中首个销量突破50万的品牌。
而奥迪也是从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连续30年霸榜中国豪车销量排行榜榜首,但是现在的的局势让其不得不认真起来。
而奥迪为了应对销量的连续下跌,最终还是选择对中国市场下狠手了……


-<直接“打骨折”>-
2017年,可以说是奥迪巅峰的一年,当年奥迪在全球销量达到了187.8万辆,但这也是奥迪最后的辉煌了,次年,奥迪的销量就开始下跌。
2019年,宝马以72.37万辆的销量,成功反超奔驰和奥迪,成为中国豪车市场销量排行榜榜首,自此之后,奥迪就在BBA中一直处于垫底的位置。

虽然今年第一季度,奥迪全球销量相较去年同期同比反弹8%为42.18万辆,但中国市场销量却跌到了13.64万辆,跌幅15.6%。
而同期的宝马和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为19.5和19.1万辆,如此一经对比,奥迪的颓败更是明显了。

奥迪A6L作为其主要的支柱车型,今年5月的销量只有1.3万辆,相比于近两年来月销量的巅峰时期,下降了24.5%。
而奥迪Q3的销量也同样惨淡,今年5月,奥迪Q3的销量只有4757两,也同样与近两年单月小亮点封闭下滑45.9%。

面对这样的局势,奥迪决定通过降价,来实现以价换量,毕竟只有先保证销量不再继续下跌,才能够在日后重新翻身。
经销商表示,官方指导价为45.49的奥迪A4 L45TFSI甄选动感型,优惠了将近12万元的价格,裸车也只需要34万元左右。

而官方定价为42.79万元的A6L 40TFSI豪华动感/致雅型,落地价也只有36万元左右,裸车价更是低达32万元,这价格甚至比比亚迪汉还要便宜了。
奥迪Q3的价格也同样让人心动,光是Q3 35TFSI进取动感型,裸车价格就只有16.87万元而已。

与原来定价的27.88万元比,相当于直接按6这出售了,这样的价格也是要比比亚迪宋要便宜的存在。
要知道这样优惠的折扣力度,别说在高端车行列中了,光是普通的车企中都鲜少见到,能够直接优惠十万元的价格,也可见奥迪对中国市场是多么的重视。


-<一样走不通的新能源道路>-
但是即使是想要通过降价来挽回中国市场,奥迪依旧无法再回归当时在中国市场的巅峰状态,因为汽车行业的衰微,并不是波及到了整个领域,更多受到影响的还是燃油车部分。
随着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消费者们在购车选择上,相比于燃油车,更多的开始偏向了新能源。

虽然从燃油完全过渡到新能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根据市场调研显示,已经有更多的人在购车时会选择混动型汽车。
但是奥迪的陨落也不单单是行业形势使然,其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才导致沦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光是奥迪的品牌力下滑就已经决定了其销量不会重回巅峰,去掉“官车”身份加持的奥迪,就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影响力。
再加上车型设计上,已经连续几年没有推出过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不管是从外观还是内饰,当年主导了汽车设计潮流的伸缩式显示屏,也终究是成为了过去时。

而奥迪为了保住销量选择降价,这一剂猛药下去,也就导致了之后销量越来越差。
为了跟上时代脚步,奥迪也选择向着新能源方向发展,但是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在燃油车领域可以成为霸主,并不代表在新能源领域同样可以继续保持。

尽管奥迪已经推出了纯电车,但是已经太晚了,光是中国的自主品牌崛起,就已经将国内的市场份额占了个七七八八,更何况姗姗来迟的奥迪呢?
尽管在去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奥迪中国区总裁表示,在汽车行业里要紧紧抓住中国市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奥迪重新找回中国市场,可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


奥迪在中国豪华车销量排行榜连续坐了30年榜首的位置,但是距离从神探跌落也不过几年的时间,为了摆脱困境可以说是下了大手笔。
但是汽车市场局势也是多变的,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我们只希望能够拥有更多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汽车,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您迅速关注到最新内容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