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款小鹏G9(图片|配置|询价)即将上市之际,小鹏汽车一则“面对过去‘非产品力’的滑铁卢,G9如何完成涅槃重生”的文案,堪称大胆、诚实,又带着些许的狂妄。而在这一切声量营造之后,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对于这么一款旗舰级车型,该是怎样的一个定价?
先看数据。目前,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除了12月份获得了4020辆的佳绩,其余月份的销量在2000辆以下,而且大都在月销不到千辆,这不仅仅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极差,作为一款旗舰级车型,对于品牌的贡献度也是非常有限。
对于小鹏G9的产品力,网上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该车的性价比极高,理由是出自800V平台,中高配车型支持XNGP,更是有着富有新意的5D座舱,所以在驾驶上、乘坐上体验感应该都是满满的。
有的认为该车产品力十分不足,没有做好定位,虽然出自800V平台,但并非全国四处都铺设有小鹏的超充站,即便在第三方充电站的充电效率高于其它车型,实则不太明显,对于用户而言感知不高,况且,目前充电基础设施的铺设不足仍旧是一大问题。
至于XNGP,其实早有专业人士分析,智能驾驶就目前来看,并非消费者的刚需,而在G9身上,若需要体验到XNGP功能,便要付出多2万块钱,如此,34.99万元的起售价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不得不说,小鹏G9经历过一次SKU调整,调整之后,车型配置尚且清晰,但为何还是没能一炮而红,没能支撑小鹏汽车迈向高端,理由无疑是——错误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其实可以从其它成功的车型总结一二,比如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理想L7/L8/L9等等,Model Y或许是个例外,毕竟特斯拉属于鲶鱼级别,有着多年的品牌深耕经验;至于蔚来ES6,本身就面向豪华车市场,定价不低,目标消费者是财务还算自由的人群、精英人士;理想L7/L8/L9,则极力在塑造家庭用车属性,大致是面向30岁以上甚至40岁以上的有家庭负担的人员。

再看小鹏G9,基于企业一直深耕于智能驾驶,所以有意在新车上也体现出更多科技之类的新鲜玩意,但可惜的是,小鹏汽车自身的定位不算明确,产品跨度较大,尤其是品牌力不足,最后购买小鹏汽车的大多数年轻人群体,虽然这部分群体更容易接受智能驾驶这些新颖的事物,但面对售价30万元以上,且需要34.99万元才能体验到XNGP的G9时,便是囊中羞涩、无从下手。

事实上,在请来王凤英、易寒等一众出自传统车企的大人物之后,小鹏汽车就逐渐有着清晰的定位,比如G6低价入市,经销模式偏重于直营模式,说明小鹏汽车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策略,是“走量”。
另外的一点,对于即将上市的2024款G9,定价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但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之所以如此说,是新款G9定价大概率会比现款的低,但低多少是个难题,首先不可能对自家的G6造成背刺的影响,其次,不能因为过低,而对老车主造成背刺,从而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我认为,目前同级竞品的定价大都在28万元以下,甚至达到了25万元左右,小鹏G9是定价或许比G6贵5万是极限,即25.99万元起售。当然,在降低价格之后,必然需要针对老车主补回一定的权益。

车友观察:硬伤不少,低价或能真正走量
话说回来,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在国内数一数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件商品最根本的东西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论其智能驾驶卖多一万元好,或卖多两万元也罢,从基本的需求上,G9确实硬伤不少。最简单的一个,作为中大型SUV,为何只提供了5座可选,而没有6座,这里就会流失掉一部分的消费者。
当然了,只要价格足够低,没有卖不掉的商品。况且,钟情于小鹏汽车的大多数是年轻人,谁理会那么多属于家庭属性的东西呢?只要价格好看,才能证明是“非产品力的滑铁卢”,才能完成涅槃重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