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说还得是马斯克呢,在2023年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终于“剧透”了下一代平台车型的相关信息。
什么车?自然是外界期待已久的新车型——Model Q!
据了解,Model Q是特斯拉计划推出的一款紧凑型SUV,可能会在2025年前上市。该车将基于特斯拉第三代纯电平台打造,制造成本也下降至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和Model Y的一半。
它的平均售价约人民币15万元左右,低配车型很可能不到15万元。
当然了,这些都是互联网上关于这款车型的猜想,至于该车实际到底是什么样子,目前还没有任何的官方答案。
不过,马斯克很够意思地向我们展示一下特斯拉正在研发的两款全新车型。不出意外的话,其中一款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Model Q。

让人意想不到的,马斯克还提到了这两款车型将会成为特斯拉在新阶段披荆斩棘的利刃,预计年产将超过500万辆!
豁,看到这里,黑马有点绷不住了。
新车预计年产能超过500万辆,这是啥概念?
根据TrendForce 集邦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NEV,包含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销售量约1065万辆。在这其中,特斯拉去年交付量为131万辆。

也就是说,特斯拉想要凭借这两款车型,在未来达到全球市场一半左右的产能。
最为离谱的是,这预估的500万辆产能,还没有包括特斯拉的现有在售车型。如果包括了的话,那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都将写上特斯拉的名字。

这野心,但凡是换个人,都会被群嘲,但谁让这人是马斯克呢?对此,外界不仅没有想象中的群嘲,反而觉得马斯克真能做到。
先来说说年产能500万辆的事。
根据马斯克的原话:特斯拉的这两款新车采用了全新的平台,使得制造成本将进一步下行。
早先,马斯克也曾告知外界,在特斯拉采用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平台之后,零部件将同步生产一次性组装,装配成本逐步减少40%,制造成本减少50%,产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具体表现为,下一代驱动单元只需要目前一半的工厂空间,什么意思呢?
同样占地面积的工厂,生产新电机的效率能直接翻一倍。直白点说就是,电机方面的产能,直接提升了一倍。
这样来看,特斯拉再建设同样的工厂,便可提供双倍的产能。这样一来,新车年产能超500万辆确实不存在什么难度。
既然500万辆的预估产能跟上了,那是不是还得卖出去呢?
黑马先问一个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产品才会被大量的用户购买呢?
便宜,是基础条件。

目前,关于Model Q的市场预计售价是在15万元左右,低配车型很可能不到15万元。如果价格属实的话,那确实会对全球的电动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但问题是,Model Q真的能做到这么便宜吗?
按照马斯克透露的情况来看,特斯拉或许还真能!因为这一次,马斯克再次将“抠”发挥到了极致。
除了生产效率提升、产能扩大之外,特斯拉还对电机下手了。
数据显示,特斯拉将在新车的电机上削弱碳化硅的使用,不再使用稀土,配合用铜量为12V的1/4的48V低压架构,在电机方面的制造成本直接就降低了1000美元。

另外,消息还称Model Q 可能会使用来自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来降低成本,且目前刀片电池已出现在特斯拉柏林工厂。
除了在生产成本和重要零部件上通过优化设计降低成本之外,黑马觉得特斯拉可能还要对座舱下手。
因为座舱,向来是特斯拉最喜欢动手的地方。
比如特斯拉新车可以把怀挡砍掉或者直接集成到中控屏幕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再次拉低特斯拉的生产制造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摄像头算法感知是否下雨、前挡是否出现异物,然后电脑自动打开雨刮清理前挡等。
就目前来看,特斯拉也具备这样的实力。
理论上来说,这些功能都是可以通过软件控制自动实现的。对于特斯拉而言,能用软件或者中控屏幕控制实现的功能,那就没有必要使用实体按键增加成本。
尽管目前的特斯拉内饰已经被网友戏称为“毛坯房”,但在降低成本面前,“毛坯房”那又有何妨?

说了那么多,其实上面我们也就只说了特斯拉两款新车中的其中一款。
事实上,黑马觉得特斯拉的这两款新车可能分别是Model 3和Model Y的“青春版”。
以现阶段爆料出的Model Q为例,它属于紧凑型SUV,按照特斯拉的产品线来说,Model Q属于Model Y的下放车型,从曝出的售价来看,它刚好比Model Y便宜个10万左右。
既然如此,那我们自然也就可以推断另外一款新车就是Model 3的下放车型——Model 3青春版。
从售价来看,它可能也会比在售的Model 3便宜个10万左右,也就是来到了13万左右。

这样一来,特斯拉差不多就补齐了自身在汽车市场的主流销售价位。
从低端10万级的Model Q到20万级的Model 3,最后再从80万级别Model X到100万级的Model S。可以说,特斯拉把两个极端都给占完了。
这时,我们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如果特斯拉新车定价在15万级别,国产车还能活得下来吗?
黑马觉得,有点难度,但也不是不行。
虽然特斯拉Model Q的价格也相对亲民,在品牌的加持下,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潜在买家。无论是它的掀背式车身、刀片电池、自动驾驶等,对于这个价位的买家而言,均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但是,这个价位上,国产厂商能给到的配置服务更加的丰富。无论是辅助驾驶功能还是娱乐功能的多样性,国产厂商都能给到你更多的选择。
这对于不喜欢特斯拉“毛坯式”风格的人群而言,更具吸引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花个十几万买个“毛坯房”!
如果单靠科技就能领先,那小鹏应该是“蔚小理”当中的老大,理想应该是小弟。可结果呢,大家也都瞧见了:空调、冰箱、大彩电,同样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另外,还有一点被我们所忽视的是,特斯拉这两款更售价亲民的车型,可能需要等到2025年才能上市。在这个过程中,黑马相信国产厂商完全有充足时间发展以站稳20万以内的电动车市场。
特斯拉的“大杀器”,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国产汽车厂商头顶,黑马相信,这也会使得大家更有动力进行研发,不断推陈出新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产品。
特斯拉明牌,国产厂商这次未必不能跟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