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到这一层说明对于汽车的暖风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是一些网友提出的问题,汽车暖风之前分为两类。
- 燃油车,内燃机的防冻冷却液
- 电动车,PTC电加热
插电混动汽车则是“PTC+ENGINE(发动机)”,也就是说插电混动汽车的暖风有两路,用电的时候就是电加热,用油电混合模式的时候要启动内燃机,这时候就可以切换到暖风水箱来制热以降低耗电量了。

燃油车使用的发动机是“往复循环式内燃式热机”,依靠燃烧燃油产生的热能转化机械能(动力);只是绝大多数的热能都无法有效转化成动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冷却损耗掉的。这一部分主要是传导到了防冻冷却液里,在热车后的温度可以达到100℃左右;那么打开暖风水箱的阀门,高温的防冻液就能把水箱烫热从而再去烫热空气。
这是典型的“废热利用”,就像是用电场冷却塔里的水加热的水暖系统一样;所以在油电混合模式里就用内燃机的热能,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综合能耗。

具体到汉唐DM(图片|配置|询价)-i/p还有一点区别,那就是纯电模式的制热系统要分为两类。
- PTC,DM-i短续航版本,老款DM3.0等
- 热泵系统,DM-i长续航版本和DM-p(四驱)
汉唐的短续航版本用的还是PTC的陶瓷加热模块,这个模式确实比较费电,制热过程可以达到五千瓦左右;纯电续航里程短,理论上更应该使用热泵系统来保证低温续航里程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吧。

然而热泵系统的制造成本比较高一些,这些版本的初衷是为拉低车辆的消费门槛,利润空间已经很小,没有再进行硬件升级的成本空间了;所以这些版本只有用低成本的PTC,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倒是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续航短,中长途驾驶总要使用内燃机,那么热源也就稳定了。
反之,DM-i的长续航版本和DM-p的纯电续航都比较长,有200多公里,这个标准就带来了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麻烦;短途是肯定不用油了,一般的中长途也用不到,结果则可能是刚刚启动发动机没一会就到了地方,那么如果启动后让内燃机快速加热防冻冷却液就不值当的了。
该平台使用的内燃机有四路冷却循环系统,一般内燃机只有两路,为冷启动时用小循环,热车后用大循环;而DM-i/p架构专用的阿特金森发动机多出了不循环和微循环的标准,参考下图。

这样的设定是为了让内燃机更快的达到理想运行温度,以更有效的降低综合能耗;如果要为了快速加热防冻冷却液以获取暖风,结果反而是耗油量升高。
所以在不能主要依靠内燃机制热的前提下,选择一种高标准的低能耗热源就很有必要了;采用压缩机制冷的热泵系统就有低能耗的特点,更适合这些纯电续航更长的车,当然也是这些版本的价格略高了一些,有了应用更高标准硬件的成本空间。这就是汉唐DM-i/p暖风系统的特点,说白了还是“EV用电加热”和“HEV用油加热”,只是区别了PTC和热泵。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