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了懂车帝里一期MPV的制动测试节目,里面对几款同级别热门MPV车型,分别进行干湿地空载、满载的制动测试。结果发现,丰田SIENNA的高低配车型在制动距离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导致安全性能下降。“中国特供”和“轮胎减配”的问题比较明显。
展开湿路刹车距离超300米,丰田特供中国的低等级轮胎安全么?
要讨论轮胎与制动距离的联系,首先要先了解轮胎在刹车过程中的作用。
在能够触发ABS的前提下,轮胎性能直接制约着刹车距离,是刹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不同的轮胎适用于不同的路面,在干燥路面F1常用的光头胎能提供最强抓的力,到了雨雪路面就需要纹路较多的轮胎。前者在干燥地面的强大抓得力牺牲了复杂路况的使用能力,而后者也会因为轮胎表面花纹块小细碎而损失在干燥地面的抓得力。
轮胎设计者也都试图创造出同时适用于干燥路面和雨雪路面的轮胎,不过受制于物理学和材料学的限制,一直没有完美产品的出现。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对轮胎的认识也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不少人会觉得宽胎会比窄胎能够产生更大的抓得力,使用宽胎有助于减少刹车距离。然而这只适用于干燥的铺装路面,到了雨雪路面宽胎的刹车表现反而会不如窄胎,因为窄胎能够更好地刺破水膜。

轮胎通常由气密层、胎体帘布层、低胎圈区域、胎圈、胎边、胎体骨架层、冠带层、冠带胎面九个部分组成,在这些环节保证使用可靠的材料才能为轮胎的安全提供基础的保障。而轮胎除了采用可靠的基础材料之外,在胎面表面也需要大量的纹路设计来在干燥地面和雨雪地面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
知道了轮胎构造的基本原理,可以进一步了解影响刹车距离的因素:
车重
车辆重量能够影响车辆的操控性,一般来说车辆的负载以及自重越大,刹车距离也就越长
轮胎模块重量
轮胎模块的刹车系统和轮毂的重量都影响着制动性能,通常来说减轻轮毂重量对于提升制动性效果更为显著。这也是铝合金轮毂比铸铁轮毂更受欢迎的因素之一。
轮胎附着力
轮胎附着力受制于轮胎的抓地面积和轮胎配方。轮胎的抓地面积决定于轮胎宽度,这也是干燥地面采用宽胎可获得更好附着力的原因。而轮胎配方则决定轮胎的硬度表现为同等抓地面积下的抓地力强弱,
制动力
制动力虽然由刹车分泵的压力以及刹车片尺寸决定,但是仍然需要由轮胎传输到路面,所以越是制动力强的刹车机构越需要匹配附着力强的轮胎。
以视频中SIENNA的轮胎型号235/65/R17 104S为例,解读轮胎参数:

235——轮胎宽度为235 mm
65——轮胎扁平比即断面高度是宽度的65%
R——代表子午线轮胎(radial-tire)
17——指的是轮毂直径是17英寸
104——指的是载重指数104,对应单条轮胎最大可承重900Kg,4条轮胎就是900×4=3600Kg
S——指的是速度级别为180Km/h
轮胎速度等级的对应标准按A到Z的字母顺序排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速度级别:

轮胎的载重指数代表了单个轮胎的额定承载重量,小型汽车配备了4个轮胎,整体的实际额定承载重量就是额定承载重量X4。

对于MPV车型来说,因为车辆自重以及满载重量的原因,刹车距离远远超越轿车,所以MPV车型上多采用速度级别和额定承载重量数值较高的轮胎来加强刹车性能。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对于车企来说控制成本降低售价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部分车企也会在轮胎上压缩成本。
视频里进行对比的几款车型大部分在轮胎选择上没有高低配之分,可见大部分合资MPV都是比较注重轮胎安全。只有SIENNA大概出于整车成本的控制,在高低配车型的轮胎上采取了差异化配置。

低配SIENNA采用的通伊欧104S轮胎,轮胎特点具体表现为干燥路面制动数据惊艳,而在湿滑路面数据严重翻车。很明显,这款轮胎除了宽胎和纹路设计因素影响了刹车数据之外,用料也是导致轮胎抓地力不足的罪魁祸首。

湿滑路面的大量积水,会在轮胎和水之间形成水膜,如果轮胎自身的排水性不佳就会令汽车在高速行驶刹车时中出现“水滑”现象。如果要解决水滑问题兼顾干湿路面的制动效果,就必须要使用更好的轮胎配方和花纹设计,从根本上增加轮胎抓地力和提高制动下限。
SIENNA高配2.5L混动铂金版选用的是GOODYEAR EFFICIENTGRIPPERFORMANCE 御乘II代 235/60 R18 103V轮胎——轮胎宽度235 mm、轮胎扁平比60、18英寸子午线轮胎、最大承重875X4=3500Kg、速度级别240Km/h。

相对于低配的通伊欧235/65/R17 104S轮胎,高配SIENNA的固特异235/60 R18 103V轮胎宽度与前者保持一致,后者的18寸子午线及更低的扁平比前者的接地面积更大操控性会更好,最大承重前者占优但是速度级前者只能达到180Km/h而后者则能够达到240Km/h。这就导致两款SIENNA在湿地空载和满载的制动成绩出现了天壤之别。

采用了市面上常规轮胎的SIENNA高配版本、奥德赛、嘉华,虽然在干地上的制动表现与采用了简配轮胎的SIENNA低配车型数据接近,甚至还落后于简配胎在干地的表现。

众所周知,影响刹车的三要素是车重、轮胎附着力、制动力度。在排除了新车不存在磨损使胎面沟槽变浅的因素之后,赛那(图片|配置|询价)两个车型在极为接近的车重和制动力下产生湿地刹车表现差异过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特供的通伊欧轮胎无法提供固特异轮胎的附着力。而湿地满载超过300米的制动距离,也表明通伊欧这款轮胎在湿滑路面并不适用于赛那这款MPV。

车辆价格的高低决定了车辆成本,车辆成本则会体现在整车的配件差异上。很明显,SIENNA之所以订制简配轮胎完全是为了把车辆的入门价格拉低,力争获取更高的市场竞争力。不过以这四款车型的定价和品牌度来看,奥德赛和嘉华并不与SIENNA直接产生竞争关系,只有GL8 ES系列才能算SIENNA的真正对手。而SIENNA这种试图在轮胎上节省成本以价格与竞品对抗的策略,很明显是得不偿失的。
SIENNA本身是个不错的MPV,对于已经购买或者打算购买赛那低配车型的消费者来说,要么坚持不在恶劣天气驾驶赛那,要么就更换更可靠的轮胎。四条轮胎的价格在与高配车型的差价中不值一提,但对于驾车安全却是立竿见影的提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