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签完合同,已经定下了6gt,大旅行家版本,+5AU,整个选车定车终于告一段落。
中间经历过很多次艰难选择,分享出来帮助到有同样选择困难症的车友。
本人略有点逻辑控,所以讲得比较干,有耐心的盆友慢慢往下看。
整个过程分为选车、找车、定车三个部分:
【选车】
Step1. 燃油/混动 or 新能源(这里其实是指电车)?
买6gt的估计大部分没有在这个问题纠结很久,但多少还是有人思考过,或者被亲朋好友问到过类似的问题。
毕竟还有人问“搞不懂为什么这个年代还有人买油车?”
我想的是:“为什么会有人问出这么XX的问题?”👎
说说我的理解:
1. 从日常使用可行性来说:先确定一个事儿,你现在的居住环境可以装充电桩吗?
我本人常年在外地上班,租住环境居多,不可能装充电桩,如果买电车意味着需要到商场等公共场所去充电。
“对不起,我买车是为了更便捷的,不接受每到缺电就到处找公用充电桩,到了可能还发现有车占用,或者排队排几十分钟几个小时。”
2. 从车辆实用性来说:市内、短途确实不错。但长途呢?
有人会说加油站都有充电桩了,我开电车去XXX也毫无问题!
是,“有”了,但有不等于“优”,不等于便捷舒适的体验。以目前的基建状况,在旅游高峰期开着电车跑长途的,我愿称之为勇士,满满敬意。
旅行,要的不就是“说走就走”,“自由自在”,“不用有任何焦虑”的心情?去的不就是“不那么urban,风景美丽,空气清新”的地方?
如果每次出发前都要先做功课,根据可充电的地方来规划路线;如果每一段路程开不了多久就要开始里程焦虑;如果好不容易找到个充电桩还可能面临着损坏、排队等等情况...
“对不起,上述任何一件事的发生,都会毁掉我旅行的好心情”
“那你买个车一年能出去玩几次?”
“哪怕我一年就出去一次,也必须要有好的体验。有时候某1天带来的体验,会让你觉得剩下364天的搬砖才有意义。”
3. 从车的本身品质来说
确实,现在的电车,尤其是国内品牌的电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造车水准也早已跟多年前的国产车不是一个概念了。
tesla蔚小理BYD岚图问界极氪等等等等,从外观,内饰,性能层面基本都能吊打同价位大部分的油车。
但请注意,是同价位。
在切身开过了电车之后,我还是觉得高品质燃油车的感受是目前电车给不了的,这是多方位的碾压。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
所以直接说我自己的结论,仅从品质而言:50万以下,电车更容易出现好的选择,50万往上,燃油车目前还是更优。
所以只需要一台车的时候,我目前选油/混动,成家后家里的配置肯定是一油一电了。
最后说点我对新能源趋势的理解,不一定对看客们自己参考。
电动车不等于新能源车,它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电”只是“能源”中的一种,这样好理解吧。
电动车发展的关键,不在于续航里程,而是充电便捷性和充电速度。你这个车哪怕续航2000公里,如果没电了还是要到处找充电桩,或者充一次电1个小时,那它依然是一台“有使用限制”的车。
而充电这个事,不是造车厂家能解决的。这需要整个科技的巨大进步。
电跟燃油、氢能等能源有个最大的区别,电本质上是“不可储存”的,目前的储电其实是把电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量。
也就是说你充电的时候,本质上是有一个地方在给你发电,那发电又靠什么呢?还是要靠别的能源(油、煤、水等等),这个事儿本身就挺有意思的。
而燃油,氢能等等其他可储存的能源,是把东西放在这,你来了直接往你车里灌,它能不快吗?
所以我始终相信新能源的未来不是电,是其他某种真正可储存的资源,比如氢能源。
没想到油or电就扯了这么多😂,确定了不买电车接下来就是:
【选车型、品牌、车款】
Step 2. 车型:轿车 or SUV or ...
这个完全看个人需求,就不多说了。我个人是因为之前的开的都是轿车,所以这次想换个口味试试。
说实话一开始没想到会买旅行车,虽然我从小是很喜欢这类车的,但奈何国内的人都不买账,导致几乎没什么可选,看车之前只想着沃尔沃的V90可能是个备选,当时基本就觉得自己会买SUV了。
Step 3. 选品牌、车款
花最多时间纠结的就是这一步了,说说我考虑过的车型,其中部分试驾过,部分没试驾就ban了。
试驾过:X5、X6、6gt、GLE、飞行家、XC90
没试驾,考虑过:V90
【第一轮淘汰及原因】
V90:目前在售只有CC版本,确实觉得颜值丑了,买旅行车颜值本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直接ban了。
飞行家:操控感和乘坐舒适感不好。操控不说了,林肯也不以此取胜。舒适感,主要问题在于后悬挂的紧致度太差,坐在后排能明显感觉到很多多余的晃动,且悬挂异响较多,试驾过一次后ban了。
GLE:奔驰,什么都好,还是操控...我还是个喜欢自己开车的人,试驾过2次GLE,确实提不起驾驶它的欲望。开船感太重了,并且有一次试驾是带着我妈妈去的,她坐在后排都直呼晕车。真要买奔驰不就是为了家人舒适的,家人都不舒适了那就没理由了,所以也果断Ban掉。
【第二轮淘汰及原因】
X6:原因是价格和后排。X6的操控是真的很好,又具备SUV的视野,只考虑开车的人真的是个很好的选择。可惜:
1. 它的后排真的是太难受了,主要问题是靠背角度太直,直过飞机经济舱,你想想吧。虽说后排坐人的时间占比肯定不高,但是要坐人的时候基本都是和亲朋好友出去自驾游,这种后排真受不了。
2. 价格太贵,七八十万只能买到2.0的入门版本,3.0t的顶配落地要往100w走了。当然,贵不是他的问题😂
XC90:原因是布局、 外观、内饰。我们试驾的是顶配混动那个版本,性能很猛,直观感受强过x5 3.0t。底盘悬架的感觉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毛病也谈不上多好的操控感。问题就是:
1. 七座布局(除了最低配都是7座):我实在用不上。虽说第三排可以长期放倒,但我的理念是不花太多钱买冗余的东西。且因为有了第三排,第二排的空间和舒适度是不如其他几款对比车型的。
2. 外观:确实像40岁+的人开的,我看了他很久,还是觉得太老气
3. 内饰:沃尔沃的用料不用说,非常好又环保,不过整体还是偏老气,包括屏幕、车机,感觉是10年前的产品了。
沃尔沃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喜欢的品牌,低调又务实,主被动安全性拉满。等我40岁再换车的时候一定买他。
【决赛圈】最纠结的来了!
国产X5 vs. 6gt,准确点是:国产x5 3.0t标配 vs. 6gt 大旅行家。在这俩之间来回摇摆了不知道多少次...
说说二者之于对方的优势:
X5优势(排名分先后):
1. 3.0t直六:我上一部车是锐志,对V6的质感非常喜欢,更何况这是宝马的直六+采埃孚8at,动力水准、质感对比2.0t明显更优。
2. 四驱:6gt和我的锐志一样,是后驱。这一点各有利弊,但整体来说四驱更优。四驱的优势当然是能适应更多的路况,尤其是下雪的时候(后驱车有多难我是体会过的,好在我的用车环境不在北方),稳定性也更好。
3. 内饰豪华度:X5是新一代的内饰了,加上又火山红的配色,豪华感更好
4. 座椅舒适度:国产X5换了新座椅,很大、很软,很舒服。长途开久了不知道如何,但起码试驾、展厅坐着,是真的舒服。至于不是真皮,我压根不在意那个。
5. SUV的车型优势:高视野,且更霸气(一丢丢)。
6gt优势(排名分先后):
1. 操控:对比国产后的X5,6gt操控上的优势是碾压性的。这几年宝马都越来越“不宝马”了,全面性的向舒适性妥协,尤其是国产车型。所以相比之下6gt现在保留下的操控感更显珍贵。
2. 音响:宝马上的宝华韦健,yyds。我是爱音乐的人,也很享受在车上听音乐的感受,这一点很看重。为此专门试了大旅行家的B&W,沃尔沃的B&W,X5的哈曼卡顿。总结下来,宝马的B&W碾压式存在。
3. 后排舒适性:就一点,后排座椅角度可调。以后出去旅行要带家人的,后排的舒适性必须考虑,我可以不追求像GLE后排那样的多角度,但至少靠背可调吧。
4. 旅行车的车型优势:6gt,太小众了。而我恰恰也是个不随大流的人,这一点上性格相配吧。
5. 颜值:溜背造型、无边框车门(我实际没那么感冒,不过确实好看一些),掀背尾箱,可升降尾翼......论霸气是X5,论格调是6gt。
说说二者差不多的部分:
后排空间:X5国产化后轴距长了很多;6gt本身就不弱(7系标轴底盘),空间上基本一致。
装载实用性:SUV不用说,X5还是天地门很实用;6gt因为是掀背设计,后备箱也巨大,实用性拉满。打平。
隔音:单独说是因为6gt无边框车门,原本以为隔音有问题,结果试下来异常好,看评测也确实如此,不知道宝马怎么做到的。并且由于6gt造型原因,风阻对比suv更小,所以实际试驾时候甚至感觉6gt略胜一筹。
最后怎么选下的6gt呢?
1. 优劣势的直接对比:6gt的优势更影响我的实际使用(尤其是驾控、音质,这是每天体验的东西,我到底还是个“爱开车”的人),x5的优势除了动力,其他更多在于“账面上”。至于动力嘛,6gt的也很强了足够用,且想想在这个年代,减少点排放还是我愿意做的,且6缸机也体验过了,没太大遗憾。
2. 气质问题:说起来很好笑,还有个劝退x5的原因是‘’用户画像"。观察了一下开x5的车主,还是“大哥”,“大叔”居多,我们的气质不搭。这算是个小点吧,不过在纠结胶着的时候还是很起作用的。
好了,至此选车结束,最后的2选1纠结真的是旷日持久(接近一个月),心力交瘁...
最后就是【找车、定车】
这里更多是跟4s店的沟通谈判,就不多说了。
唯一的是找车着实费了些力,问了10来个城市几十家4s店。为什么呢?
因为我要选装5AU,那套L2级的智能驾驶辅助Pro
照理说这个年代了,又是这个价位的车,带个L2级的驾驶辅助不过分吧,而且宝马的这套又是油车里的天花板。结果居然很多店定回来的车都不选装,很难理解。
有人为为什么不定制,原因如下:
1. 时间太久(看了车友圈的时间,基本都要半年左右,甚至可能更久)
2. 2022年7月以后生产的6gt减配了,动力略微减弱,也减掉了少量舒适性配置
所以我明确要一台现车或是目前已在途的车。好在最后还是被我找到了,心满意足了算是。
最终我定的这台大旅行家,贝灰摩卡内,选装了5au、激光大灯、香氛负离子、方向盘加热,预计9月底到岗,10月下旬希望能提车吧。
以上是整个选车的过程,希望对还在纠结的朋友能提供一些参考。
也欢迎6gt车友交流,分享一些你们的用车经验,比如贴什么车衣,什么膜等等的,大家互通有无吧!
等提了车,再交个提车作业,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