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让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迎来发展新契机。这其中,一直“默默无闻”的轮胎行业也开始活跃起来,相关企业加速战略调整和产品布局,正上演着一场电动化的“车轮”之战。近日更有媒体报道韩泰轮胎将于今年5月推出首个电动汽车专用的完整轮胎产品系列。

而事实上,就算韩泰轮胎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其后不久立马就会有新的“勇士”站出来。可以预料到,一场电动化时代下的“车轮战”正逐渐拉开帷幕。

据了解,韩泰轮胎首个专为电动汽车设计的产品系列iON将率先在欧洲市场推出,预计8月在韩国上市。iON轮胎针对高性能高端车型开发,可进一步降低滚动阻力,显著降低噪声,提高轮胎负载能力,并有助于提高续驶里程。该系列产品共6款产品,涵盖18~ 22英寸的夏季、冬季和四季轮胎,适用于家用轿车和SUV。

但在这之前,米其林早有动作。“e·聆悦”和“竞驰EV”,便是米其林正式面向中国市场发布的两款电动汽车专用轮胎。除此以外,倍耐力与LucidMotors联合推出了新能源车型专用轮胎,相比传统产品,可额外承受6%~9%的重量。顺带一提,普利司通也研发了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泰然者T005EV,并计划到2030年销售的90%车用轮胎专供电动汽车使用。

那么反观国内,一直以橡胶闻名海内外的中国企业又有哪些动作呢?2018年,玲珑轮胎推出了首款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EV100,目前在五菱宏光MINIEV(图片|配置|询价)、比亚迪秦PLUS及一汽红旗E-HS3等车型上实现配套;赛轮轮胎分别与奇瑞、北汽、长安、哪吒、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在部分车型上展开合作。
但实际上,目前使用电动汽车专用轮胎的车型并不多。我们熟知的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蔚来EC6和ES6,大众ID.4和ID.6,五菱宏光MINIEV等均有使用。但是,市面上大多数纯电车型依旧选择更高标准的燃油车型轮胎而非专用轮胎。顺带一提,2022款的特斯拉Model 3使用的并非是电动汽车专用轮胎,而是米其林的PILOT SPORT 4全能轮胎。

关于专用轮胎,很多人乃至企业都给出了研发和应用的理由。最常见的原因有不少,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
其一,认为电动汽车整备质量较高,因而要求轮胎有着更大的摩擦力、更强的支撑力以及更坚硬的胎壁材料和更柔软的胎冠(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位)能力。其二,认为电动汽车本身有着更安静的行驶品质,因而轮胎自然也要更加静音与之形成配合才行。

乍看之下两个原因都很站得住脚,但我们不妨反问一句:难道燃油车型就不需要具备这些性能的轮胎了吗?这两个原因中,第一个原因要求轮胎有更强的抓地力和支撑性,第二个原因要求轮胎有更好的静音属性。毫无疑问,这类轮胎不管是于电动汽车还是燃油汽车而言,都是有利无弊的。

再者,纯电车型本身就让很多消费者存在续航焦虑,因而各大车企都在“减负”,为的就是将车辆的整备质量降低,比如现在热门的全铝车身和钢铝混合车身就是解决方法之一。因此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电池技术和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纯电车型的整备质量势必会进一步下降,那届时现在宣扬的纯电车型更重所以需要专用轮胎言论是否还站得住脚吗?

无可否认的是,就当下而言纯电车型的确有着整备质量过重的问题。但从市面上大量的实装车型来看,现阶段的高性能轮胎完全足以满足需求,所谓的专用轮胎更多是一种噱头而已。

诚然,随着汽车电动化浪潮的席卷,整个汽车供应链上下游都面临升级,但个人认为电动汽车专用轮胎的出现不过是一种顺应时代而为的噱头而已。因为即便电动化时代没有到来,汽车依旧会需要更强性能、更加静音和材料更合适的轮胎。
再退一步而言,当下大部分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还处于一个比较抵触的状态,最起码电动汽车还不是大部分消费者的首选。而选择了电动汽车的很多消费者甚至还在留恋燃油车的驾驶感受,以至于不少车企都为旗下的电动车型配备了模拟声浪,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更静音的轮胎真的有必要吗?

从本质上说,电动汽车乃至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环保。因而相关的产业链如果要升级,目的也应该是环保,然后才是其他属性的加成。这种大环境下,如何使用更绿色环保的材料和生产模式,如何调整橡胶的生成配方乃至新的花纹,才是轮胎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需要关注这些部分,大家只需要集中在两点,分别是性能和价格。以2022款特斯拉Model 3为例,30万元左右的车型,轮胎单条售价超过1300元。从轮胎本身的性能来说当然值得这个价格,但同样的轮胎在Model 3和其他同价位燃油车型上是否能够取得同样的效果呢?对此我们暂且打个问号。
两相结合之下,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结论,相比起所谓的电动汽车专用轮胎,轮胎生产企业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轮胎质量,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通过轮胎补足自身现阶段不足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于成本上的考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