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华汽车市场当中,A级、B级乃至C级车细分市场的竞争大多都是属于BBA的“内部角逐”,尤其是在A级、B级这样的中高端领域,能留给日系、美系的大多都是残羹冷炙,只有雷克萨斯ES还能在C级市场以稍低于同级BBA的定位偷得一定空间来与之抗衡。
也正是这样的主流市场竞争局面,使得我们都以为从品牌力到产品力,美系、日系豪华车型都是难企及BBA的。然而,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类“走量细分市场”外,像林肯、雷克萨斯等品牌却能在最顶层较量中跟BBA打个平手,比如我们这里要看到的全尺寸SUV车型林肯领航员。
在过去的一两年时间里,落户长安的林肯在合资国产端引入了冒险家、航海家、飞行家三款不同级别的SUV车型,而它们的中文定名实际上就是沿袭领航员而来。
落位于全尺寸SUV市场的领航员算是年少成名,早在2005年,林肯品牌还被放在福特汽车的展厅中首度向中国消费者展示的时候,2004款领航员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那个时候身长超过5.2米的领航员就已经带着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后排液晶屏与车载电视,并搭载5.4L V8发动机呈现,单单是倒车影像、车载电视、车身长度、大排量八缸这些东西,就足以让2006款奔驰GL级自愧不如。

外观设计
现在镜头之中的领航员算是第三度入华,它的价格门槛来到了109.8万元,比起宝马X7(图片|配置|询价)还要高了近10万元。
相比于宝马X7、奔驰GLS级保持的家族设计,领航员与飞行家们的设计差异性其实是更显著的,标志性的下沉式盾形格栅是车头中的标志物,交错的中网也与品牌标志相融合,配上引擎盖边缘组成的双标,其在反复强调品牌辨识度的同时,也会凸显车辆的旗舰身份。

但除了这个家族式盾形标志外,领航员的分体式大灯在远近光灯腔塑造上显得比同样的SUV导流孔还要宽大,而在对贯穿式保险杠、底盘包围以及车身线条的勾勒中,林肯为之选择了更加平直简洁的做法,所有的线条都在为强化车辆硬派车身风格而努力。
可换个角度看,车辆除了有平直线条外,其悬浮式车顶结构与粗壮的贯穿式尾灯又会确保了车身视觉上“稳重而不臃肿”。

尺寸规格
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宝马X7,还是奔驰GLS级,它们在尺寸规格上都落后了领航员的。
林肯旗舰的车身尺寸达到了5355/2073/1937mm,边框结构较为规整的车体结构使得这本就占优的外观显得愈发庞大。而在此基础上,领航员还提供了长轴距版,5657/2073/1934mm的车身难有车辆出其右,3342mm的轴距也将一举超过劳斯莱斯库里南,让宝马X7、奔驰GLS级们在它面前化为了“娇小”的小可爱。
内饰设计与车载配置
舱内的豪华度始终是旗舰级SUV争夺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美系本就是占优的。
中控台的布局是以实用性见长的,10.0英寸触控屏虽说相对较小,但却被推向了中控台的最顶端,而且从是这块触控屏开始,空调出风口、常用功能按键、空调控台之以及“双开门”木质扶手箱在这里形成了视觉贯穿,将主副驾驶舱一分为二。而且贯穿了左右的前挡装饰台也不乏设计感,配上大量装饰胡桃木板材或丝光镍饰件、7色氛围灯、多分区自动空调等等配饰与功能,舱内的档次的确不低。

另外,领航员还有30向调节的高级真皮座椅,并在前排覆盖了按摩、后排提供了液晶多媒体;真皮电动方向盘也覆盖了电动记忆全功能,外后视镜、天窗、踏板均为全系电动;再加上20喇叭的Revel锐威音响、前多层隔音+后挡风玻璃以及主动降噪系统,这奢华程度的确让德系汗颜。
只可惜,领航员的辅助驾驶系统实在不怎么样,仅达L2级的自动驾驶水平,在国内20万元以内能轻松搞定了。

动力系统与底盘悬架
机械硬件上,领航员全系全系均搭载3.5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285kW/680N·m),并在传动上匹配福特与通用联合开发的10AT变速箱,基础动力规格已经高于宝马X7 xDrive40i与奔驰GLS 450,尤其是高达680N·m的峰值扭矩以及双涡轮中的小惯量涡轮,将让车辆实现更良好的起步。

更重要的是,尽管现在的领航员已经不像十余年前那样装满了横向稳定杆、空气弹簧的悬架配件,但由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组成的独立悬架系统仍有可变悬架系统支持,整体操控反馈根本不像开一台大车;而更为特别的是,领航员仍旧是以非承载式车体结构打造的,大梁与整体刚性的优势是宝马们无法比拟的,多路况驾驶乐趣也会因此成为它的一大优势。

写在最后
如今我们看到的2020款领航员已经是这个家族的第四代,它虽说没能像2016年洛杉矶车展上的概念车那样,变成一台可伸缩踏板、鸥翼式启闭车门的“变形金刚”,但它无论是在新晋的宝马X7,还是在老牌的奔驰GLS级面前,都能占据到不同层面上的显著优势。虽说林肯的品牌力,也就是市场认可度是远不及BBA,但领航员却能在硬碰硬中上位,让懂车又想保持低调的隐形富豪爱不释手,这便愈发证明了车辆综合实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