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况介绍
作为老电动车主,我置换的第一台是AION S,那时候还没有AION LX,选配也是最简单的基础款EVO,增加了一个 3800的选配,当时叫智库套餐,其实这个套餐是销售不怎么推销的,但是却是我觉得最值得的,除了一些小的智能相关的解锁功能,放电功能外,还有一个隐藏福利在这里,就是双层前挡风玻璃,简直就是超值中的超值。
对于我这种会省钱的来说,买出厂的车,尽量是买素车,不要乱七八糟的选配,尤其主推的黑顶,还要加钱,我自己后贴不好吗?

💰费用明细
新车当时是需要下大定10000;然后说车价便宜了5000,毕竟比较早,不像后来这车便宜到十万出头,最初这车基本上是17—21w的价格区间。
保险,那时候有点黑了,5000多,出库上牌,讲价到1000,我是全款买车,其他费用也没什么了。

🧮选车对比
对比来讲,就是PK比亚迪秦Pro和几何A,之后发现,秦Pro算是销量不错,几何A基本上没啥人买啊,几何A空间太小了,秦Pro内饰也太搓了,所以,为了选择给人的感觉豪华舒适,再加上外形好看,真的只有AION S。

看看这个大后备箱,真的宽阔,平时装完备胎之后,还有这么大地方放水,放杂物,空间太爽。

搞了一个整理箱之后,这个后备箱更牛了,简直就是一个百宝箱一样的存在。

如果说AION S的痛点,真的就是度数太小,NEDC标太高了,58.8度跑510km是真费劲儿啊。
经过车友群里统计:大多数车主都是跑不到的,基本上都在430—450左右,算是正常,小部分车主470—480,极少部分可以500+。
还有一部分暴力开车主,续航也就400左右,所以说,这车总被抓着续航这块骂,也是正常的。尤其开了两年后,这车又开始面临了“锁电门”事件。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现在就想问,当年被吹上天的811到底怎么了?谁能给个解释?
奈何车有百般好,这一个痛点不解决,永远是大家心里的痛。
✏️新车初体验
提车那阵子,真的感觉这车除了续航,大多数都很完美了,内饰空间,轿车里面也是少有。
漂亮的贯穿灯,夜里第一眼就能认出我们帅气的爱车。
驾驭起来,车也是不错,很容易上手,如果说槽点就是,都有很多模式了,还要配合回收等级,真的就是,操作太麻烦,没必要啊。
这车还有一个操作痛点,貌似很多纯电平台都有的一个痛点,就是转弯半径太大,调头转弯费劲儿,尤其新手,平时感觉一把舵可以的,这车得两三把。



最后展示一下这车漂亮的尾部。
不知道为啥,还是觉得老款的贯穿设计,比新款好看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