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懂车帝原创 杨艺帆
[懂车帝原创 行业] 临近2020年年末,一则新闻,再次让上汽大众帕萨特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12月2日,中保研最新一期车辆测试结果显示,帕萨特的A柱,又“支棱”起来了。
一

第一次测试结果

第一次测试结果

第一次测试结果
在过去的将近12个月,如果说合资中型车里面谁的话题度最高,那么帕萨特绝对当仁不让。当然,能够收获如此高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帕萨特的销量。2019年圣诞节前一天,中保研公布了第二批车型的碰撞成绩,其中2019款帕萨特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A柱出现严重弯折,且安全气囊完美避开了假人头部,并伴随有明显的驾驶舱侵入现象。相关的碰撞视频,则迅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传播。

第一次测试结果
“折戟”中保研,也许是帕萨特自进入中国以来面临的最大公关危机。在中国私家车市场飞速发展起来的这20年间,帕萨特凭借先入局者的身份,以及“大众”这块金字招牌,成为无数中国家庭迈入小康生活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更被誉为“中型轿车王者”。而此次在中保研测试中遭遇滑铁卢,某种程度上也彻底扭转了人们此前对帕萨特的印象。

2020款帕萨特
要知道,在2019年12月,帕萨特可是当月的国内中型车市场销冠。随之而来的2020年1月,帕萨特即在销量上遭遇腰斩,由12月的2.6万辆左右下滑至1.3万辆左右(也有春节因素影响)。来自日系阵营的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在销量上对其实现了一举反超。“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正是对全新一代帕萨特自2018年10月在国内上市后的真实写照。

第一次测试结果公布之后,某网络购物平台上出现了“帕萨特车主专用头盔”
4月,帕萨特又参加了中汽研的C-NCAP碰撞测试,并取得了五星的成绩。一时之间,关于帕萨特安全性的讨论,再次成为吃瓜群众在茶余饭后乐此不彼的话题。至5月,大众高管终于出来回应了,总结下来,大概以下几个意思:
1.国情不同。相比欧洲、美国,中国的交通事故中涉及25%偏置碰撞的比例要少很多,大约只占1%;
2.网友有些过于关注“25%偏置碰撞”这件事本身了。其实帕萨特在很多环节中表现是良好的,比如“车辆辅助安全”测试环节就拿了满分。与此同时,2020款帕萨特也于这期间被正式推向了市场。

两次测试的车型配置差异
接下来,就是前不久帕萨特在中保研的考场上“二进宫”,并取得了令人喜大普奔的优异成绩。对比两次碰撞测试结果,2020款帕萨特的A柱经受住了考验,变得非常硬气,且方向盘气囊和新增的前后排侧气帘也顺利弹出。毋庸置疑,相比此前发生A柱90度弯折的2019款帕萨特,2020款帕萨特针对车身结构进行了优化,变得更加安全了。

第二次测试结果

第二次测试结果
抛开“2019款帕萨特的车主很受伤”不说,有网友的一席话却颇为耐人寻味:25%(偏置碰撞)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不是企业能不能做到,而是想不想做到。时至今日,帕萨特虽然在月销量上还能过万,但却被雅阁、凯美瑞以及同门兄弟迈腾牢牢压制,短时间内再度坐上中型车销冠宝座应该是无望。

第二次测试结果
毫无疑问,对帕萨特来说,亡羊补牢值得肯定。未来,“A柱加强”后的帕萨特也许会在销量上逐渐回暖,重现巅峰,但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失去的信任和一落千丈的品牌形象,怕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挽回、重建。
二
2020年,对很多传统车企来说都是哀鸿遍野的一年,可反观几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却是“风景这边独好”。这其中,理想汽车绝对令人无法忽略。

2020款理想ONE

今年7月,理想汽车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继蔚来汽车之后第二家登陆美股的中国造车新势力。10月,理想汽车宣布已累计向用户交付20000辆理想ONE,创下中国造车新势力最快交付记录。不过,野蛮快速生长的背后,一系列隐患也随之埋下。

理想ONE起火视频截图

理想ONE起火视频截图

5月8日,一辆理想ONE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机舱冒烟,随后起火燃烧。事件发生后,理想汽车在官微发布声明,称“经过现场检测,车辆电池系统没有出现问题。目前车辆已经移到安全区域进行检测。”

5月8号起火事件理想汽车致歉信
5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道歉信,表明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前机舱右下部的排气管前段表面附着了外来异物造成的起火”。据悉,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着火的理想ONE在交付前的整备过程中将一块车漆防护垫遗落在了前机舱内。对此,理想汽车在道歉信中坦言“自身管理出现了问题,缺失了对流程的细节把控,并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如果说5月8号的起火事件暴露了理想汽车在交付量飞速攀升的过程中,存在管理上的不到位,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断轴事件则更令人大跌眼镜。

理想ONE 8月断轴事故

理想ONE 8月断轴事故官方声明
8月9日,一辆理想ONE在厦门发生“断轴事故”,理想汽车声称该事故是由于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所致,且理想ONE的悬架系统是非常安全和可靠的。

理想ONE 9月断轴事故
9月,理想ONE再次发生断轴,事故原因是“用户在下雨的时候没注意前方路况,以51公里/时的速度撞到道路中间的水泥花坛。”接下来,理想ONE又接二连三发生断轴,在民间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在很多人看来,虽然碰撞事故会导致断轴,但这也一定程度暴露了理想ONE的悬架系统存在设计缺陷。

理想ONE 10月断轴事故
11月1日,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理想汽车公布了最新的涵盖硬件及软件的升级计划。其中,在硬件升级中,有关前悬架下摆臂球销的升级,正是针对之前的断轴事件。
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有10起发生了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的情况,即“断轴”。“通过对已发生事故的分析和汇总,理想ONE在碰撞事故中球头脱出的概率确实高于同级别车型。”理想汽车的此份回应,算是首次从官方口径中承认了设计缺陷。

理想汽车11月6日致歉信
不过很快,这份“升级计划”就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业内人士指出,理想汽车把常见的“召回”表述为“升级”,容易误导消费者,也不符合行业和公众的认知。最终,理想汽车不得不在11月6日再次发布致歉信,称“理想汽车将诚恳地接受批评,对之前不正确、不合理的做法向各位车主、媒体和行业的朋友表示深深的歉意,并立即启动主动召回程序”。至此,理想ONE断轴事件算是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理想ONE宣布召回
分析理想汽车针对断轴事件所采取的一系列回应与措施,不难发现,其直面问题的态度是积极的,值得肯定,但在实际做法上,却有待商榷。无论是早期拒不承认悬架系统存在问题,还是在召回后使用“升级”这样的字眼欲盖弥彰,在每一个环节上,它其实都有机会做得更好、更妥帖。遗憾的是,理想汽车错过了这些机会。

在此,笔者丝毫不打算否认理想ONE的产品力,屡破纪录的交付量和交付速度,便是市场对其最好的认可。只是,对包括理想汽车在内的,国内所有正在蓬勃成长和即将入场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正是因为这些车企的发展步伐快,缺少传统车企的积淀,因此更要在每一个环节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否则,为你们的大意和疏漏买单的,将是广大无辜的消费者。
三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不过在中国车市,能比六月的天气变得更快的,应该就是特斯拉Model 3的售价。如同你永远猜不透一位武林高手何时出招,你永远也不知道特斯拉Model 3会在什么时候调(降)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12月,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售价为33.105万元;2020年10月,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售价为24.99万元。不到一年时间,特斯拉Model 3高达8万元的“自降身价”不仅拨弄着无数持币待购者的心弦,更让刚买车的车主捶胸顿足想砸店,直呼被“割韭菜”。

根据懂车帝在今年10月份的统计,在最近的29个月里,特斯拉针对旗下车型进行了多达16次的调价,平均每1.8个月就会进行一次调价,其中有降价,也有涨价,整体以降价居多。分析其中原因,大概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成本下降。随着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更多本土化供应商的加入,特斯拉在物流、供应链等方面的成本实现了大幅下降。以电动车“三电”中的电池为例,有分析认为,一辆纯电动车的成本中动力电池占到了30%-50%,后者成本的下降相应也将拉低整车的成本。
2.直营模式。众所周知,特斯拉一直坚持直营模式。通过该模式,可规避传统4S店经销商存在的价格不透明现象,以及高额的利润。另一方面,销售人员的职能也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推销,而是提供体验式服务。
3.目标驱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经在一封内部邮件中表示,特斯拉在2020年计划达成50万辆的总产量目标。在产能可以支撑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若想达成更高的销量目标,降价自然成为一种快速的捷径。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
事实上,很多车主不能接受的并非特斯拉三天两头的调价,而是一些销售人员的误导行为。一位来自厦门的Model 3新晋车主坦言,他原定的提车时间为9月24日,却“无故”被提前到了9月23日。当他怀疑Model 3会降价并进行询问时,销售人员给出了否定的答复。然而就在提车后的第八天,特斯拉Model 3官宣降价,这一天也正好跨过了特斯拉承诺的7天不满意退车的最晚期限……
不过,并非所有遇到类似情况的车主都会难以释怀,一些车主在购车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一位国产Model 3车主向懂车帝表示:“买的没有卖的精,降价很有可能伴随着减配和后期付费。买特斯拉,高低得被割!”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日益扩大的市场规模和不断下降的成本,未来国产特斯拉Model 3依然存在巨大的降价潜力。一方面不断被更低的价格啪啪打脸,另一方面看着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水涨船高——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也许每一位特斯拉Model 3的车主都会用这么一句话来安慰自己:还好,它是特斯拉。
简评
2020年是云谲波诡的一年,对中国汽车行业更是如此。前所未有的疫情挑战、汽车市场的内在调整、国际局势对汽车贸易的影响……在这一年,不少传统车企遭遇了巨大的舆论与公关危机,部分造车新势力却扶摇直上实现弯道超车;我们目送了一个又一个车坛老将的黯然退市,也迎来了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初入局者。无论如何,这一年终于快过去了。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2021年的车市如何,谁也不敢妄下结论。不过,也许它会如今天——冬至一般,从今往后,黑暗终将会逐渐褪散,光明和希望笼罩大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