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一直都是风口浪尖的品牌,有人捧也有人黑,对于新势力造车到底好不好,笔者保持中立态度,因为见不到实物,见不到产品无法给出结论。但新生事物在国内发展又难又简单,如果只是旅游、网红等事件,那么一夜之间就可能火遍全网,人人效仿。而对于汽车产品,多数人依然保持质疑和观望态度。这次笔者拆了一台100000公里的蔚来ES8(图片|配置|询价),通过测试和拆解反观可靠性。

由于拆解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本篇幅我们只和大家分享蔚来ES8的车身耐久性和有哪些新奇的结构设计。通过下面两张图,我们先用了解本车车辆的拆解信息,以及笔者为何选择拆一台10万公里的蔚来ES8?



车身耐久-底盘平整与耐久
无论燃油车还是EV车型,底盘部件都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譬如磕碰、锈蚀等。ES8为EV专属设计车身,所以安装电池后底盘平整度较高,不易受到磕碰。由于ES8采用全铝车身,所以并没有像大多数车一样喷涂防腐材料。

前后电机下方分别设计非金属护板,可防止泥沙、碎石击打底盘,对路面腐蚀液体有一定防护作用。此次拆解车辆的后护板局部有一定损伤,但内部完好。说明护板起到一定作用。笔者并不建议私下改装为金属护板。

拆开底盘所有护板,可看到前后副车架和底盘电池中央部分。虽然车辆已经行驶十万公里,但有前后护板遮盖,副车架内部比较干净,电机/减速器部分布局在副车架上方,即便是遭遇较严重托底,也能够保护电机免受损伤。

车身耐久-底盘橡胶部件
汽车底盘/悬挂中所有“软性”橡胶材料均属于易损件,经过时间、温度的变化橡胶逐渐变硬,出现龟裂现象。半轴、避震筒等也会因油封老化而出现跑冒滴漏。由于该车仅行驶1年半时间,对于橡胶零件还算年轻,所以并未出现过度老化现象。仅有极个别零件出现正常龟裂痕迹。


车身耐久-空气悬挂耐久性
气动避震代替螺旋弹簧起到支撑作用,根据驾驶情况可调节高度,气动避震虽具备诸多优点,但它的寿命一直备受关注,担心较重的车身会加快避震的老化导致漏气。

四根避震均为ATE品牌,一般多被某德系合资车采用,笔者咨询数个专修该品牌车型人员得知,ATE避震故障率偏低。但使用寿命永远没有螺旋弹簧长。

车身耐久-制动盘+制动片磨损
电能回收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电机回充电能,与此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大制动性能,提升刹车片使用寿命,如果控制得当,通常只有车辆在完全挺稳前需要踩刹车进行制动。

蔚来ES8允许最大承载为3吨,所以需要更强劲的制动系统,尽管车辆已经行驶超过100000公里,前后制动盘并没有出现明显沟壑,制动片磨损尚可,还有一定厚度。

车身耐久-数百次充电各接口耐久
该车换电次数达到数百次之多,极为考验换电设备的精准对位以及接口的耐久性。电池接口边缘无任何磕碰或划伤痕迹,电池接口需要0误差,严丝合缝对准难度极大。

如果说自动换电对准接口比较难的话,那么电池水路设计要加上一个“更”字。电池冷却液接口采用单向阀设计,需要先密封再通水,整个换电中保证无液体漏出。同样,对位也需要准确无误。从周边表面看并无物理损伤。

笔者认为,所有车辆耐久性当中,最难设计的就是电池与车身之间连接的螺栓与螺纹孔,电池本身重量多达两百多公斤,再加上车辆行走时会受到不同方向的力震动,对其耐久性是个不小的挑战。另外,历经数百次拆装螺丝和螺纹要完好,不能螺溢扣。这对自动换电池设备精度和力度要求很高,要达到每次拆卸螺丝对准位置并且拆装扭矩几乎无偏差。该车10个固定螺纹均无滑丝。

车身耐久-减速器磨损状况
虽然减速器属于电机中的一部分,作为机械部件笔者就将它归类于此,减速器与电机输出轴直连,减速器内采用齿轮硬连方式,可靠性远高于任何一种变速箱。

减速器被变速箱油浸泡,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拆开减速箱观察所有齿轮,并未发现局部损伤,剩余油液肉眼观察也未发现金属碎屑。

车身设计-何为EV平台?
不是所有EV车型都具备EV平台,所谓EV平台是专门为EV车型而量身定做的车身架构。它与传统燃油车设计理念完全不同,而平台中的车身,除了具备对车内乘员的保护以外,还要考虑对底盘电池的保护。结构看似简单了,但设计变得更复杂了。

车身设计-前碰环抱式设计
蔚来ES8除了具备常见的前纵梁、吸能盒、前防撞梁、非金属低速缓冲层以外。还专门设计了上纵梁(红色部分),形成环抱式结构,可加强正碰和小角度偏置碰撞防护能力。笔者曾经在沃尔沃XC90见过相似设计。在发生小角度碰撞时,犹如打太极,将自己弹出危险碰撞区。

车身设计-前纵梁与车身局部加强
EV车型需要更多空间布局电池,所以加强结构与传统燃油车有着根本区别,前纵梁与门槛梁之间的加强部件(上红色)可提升前碰时力量分散,90%以上燃油车并没有类似设计。笔者曾在一台特斯拉白车身结构中发现类似设计,所以对此结构并不陌生。

在汽车碰撞中,侧面缓冲空间小,所以是全车最薄弱环节,作为EV车型来说,硕大的电池布局在底盘中央,需要大幅提升侧碰防护能力,减少因碰撞对电池的挤压和损伤,蔚来ES8将侧碰加强结构全部集中在地板内侧,设计6条不同尺寸的贯穿式加强梁。与B柱和门槛梁形成立体式闭合结构。


车身设计-车内加强乘员保护结构
蔚来ES8乘员舱主驾驶和副驾驶脚下分别设计两条纵向加强结构(红色部分),该设计也常见于部分传统燃油车,其设计目的是增加前碰撞时的防护,提升乘员舱内部强度。属被动安全防护结构中的一部分。重点:采取两侧对称设计。

车身设计-硕大的门槛梁结构
由于蔚来ES8采用全铝车身,再加上自重较大,为了加强侧碰防护等级,减少横向变形量,所以门槛梁(红色部分)显得十分硕大,内部不规则蜂窝结构支撑,贯穿管线。

车身设计-防护杠可更换拆卸的好处
该车曾经遭遇过被追尾事故,导致后防撞梁和后围板损坏。后防撞梁可更换是目前主流设计,为了其降低维修成本,方便快捷。后围板更换后采取人工涂胶处理,与生产线自动设备涂装相差甚远。后续可加强人工培训相关工作。


由于碰撞力度并不大,所以并未殃及后纵梁位置。内置后纵梁设计也曾在沃尔沃XC90上见到。二者唯一区别就是气罐摆放位置不同,ES8将气罐布局在车底。

总结:今天我们从耐久性、结构、材料特点和大家分享了蔚来ES8的车身结构,从耐久性方面,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日常驾驶常规磨损外,没有发现疲劳破损、油液泄露、以及物理损伤现象。ES8的车身平台也是目前主流的新能源平台,未来扩展性也较高。而全铝车身,既能降低重量,又能提升车身耐久性。唯一需要加强的部分就是维修人员涂胶技能,虽然不要求与机械臂相同,但至少应该美观。

评论·0